首页> 外文OA文献 >The Judicial Application of Informal Source of Law——Base on the Research of Civil Cases from the Gazette of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2h】

The Judicial Application of Informal Source of Law——Base on the Research of Civil Cases from the Gazette of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机译:非正式法律渊源的司法适用-基于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对民事案件的研究

代理获取
本网站仅为用户提供外文OA文献查询和代理获取服务,本网站没有原文。下单后我们将采用程序或人工为您竭诚获取高质量的原文,但由于OA文献来源多样且变更频繁,仍可能出现获取不到、文献不完整或与标题不符等情况,如果获取不到我们将提供退款服务。请知悉。

摘要

非正式法律渊源,究其本质乃是一种法律渊源。从立法视角看,非正式法律渊源是相对于制定法等正式法律渊源而言的其他规范形式;从司法视角看,非正式法律渊源是影响法官裁判规则形成的综合因素。正是这种“双重身份”,注定了其功能定位具有复合性。作为规范,其在司法裁判面临立法空白和疏漏时,发挥漏洞补充及法律续造的功能;作为法官法源,其在司法决策过程中发挥维护裁判正义的功能。而司法适用的本质即法官在司法决策时生成裁判规范的过程,这一过程充满着法官的能动性,法官或有意或无意地从非正式法律渊源中寻找裁判依据,并将其转换为裁判理由。故本文的关注点即在于考察司法过程中,法官是如何将非正式法律渊源转化为裁判理由的。 本...
机译:非正式法律渊源,究其本质乃是一种法律渊源。从立法视角看,非正式法律渊源是相对于制定法等正式法律渊源而言的其他规范形式;从司法视角看,非正式法律渊源是影响法官裁判规则形成的综合因素。正是这种“双重身份”,注定了其功能定位具有复合性。作为规范,其在司法裁判面临立法空白和疏漏时,发挥漏洞补充及法律续造的功能;作为法官法源,其在司法决策过程中发挥维护裁判正义的功能。而司法适用的本质即法官在司法决策时生成裁判规范的过程,这一过程充满着法官的能动性,法官或有意或无意地从非正式法律渊源中寻找裁判依据,并将其转换为裁判理由。故本文的关注点即在于考察司法过程中,法官是如何将非正式法律渊源转化为裁判理由的。 本...

著录项

  • 作者

    朱玲玲;

  • 作者单位
  • 年度 2016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zh_CN
  • 中图分类

相似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