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文OA文献 >The Images of the Hu (Barbarian) in Dufu's Poems——Concurrent Discussion on the Influence of Dufu's Thought on Yi-xia Relationship to literatis in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2h】

The Images of the Hu (Barbarian) in Dufu's Poems——Concurrent Discussion on the Influence of Dufu's Thought on Yi-xia Relationship to literatis in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机译:杜甫诗歌中的胡(蛮族)意象-兼论杜甫思想对夏夷关系的影响对唐中后期文人的影响

代理获取
本网站仅为用户提供外文OA文献查询和代理获取服务,本网站没有原文。下单后我们将采用程序或人工为您竭诚获取高质量的原文,但由于OA文献来源多样且变更频繁,仍可能出现获取不到、文献不完整或与标题不符等情况,如果获取不到我们将提供退款服务。请知悉。

摘要

“胡/汉”问题是中国中古史研究领域里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安史之乱后唐宋思想转型思潮,亦是唐宋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内容。笔者尝试从“胡/汉”的角度探索唐宋思想转型的一个侧面。杜甫(712~770)生于唐玄宗先天元年,卒于代宗大历五年。他生活在李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是李唐帝国衰落后的第一代文士,面对帝国的衰落,他的思想动态如何?本文通过对杜甫诗歌中的胡人形象的解读与分析,来探究杜甫的夷夏思想,并进一步考察杜甫的夷夏思想对中晚唐文士的影响。 杜甫在诗歌中塑造了安史叛军首领安禄山的形象和叛军军队的胡人形象。他的夷夏思想主要表现为民族意识觉醒,夷夏之防转严;尊王攘夷,寄望李唐中兴。中晚唐文士的夷夏思...
机译:“胡/汉”问题是中国中古史研究领域里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安史之乱后唐宋思想转型思潮,亦是唐宋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内容。笔者尝试从“胡/汉”的角度探索唐宋思想转型的一个侧面。杜甫(712~770)生于唐玄宗先天元年,卒于代宗大历五年。他生活在李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是李唐帝国衰落后的第一代文士,面对帝国的衰落,他的思想动态如何?本文通过对杜甫诗歌中的胡人形象的解读与分析,来探究杜甫的夷夏思想,并进一步考察杜甫的夷夏思想对中晚唐文士的影响。 杜甫在诗歌中塑造了安史叛军首领安禄山的形象和叛军军队的胡人形象。他的夷夏思想主要表现为民族意识觉醒,夷夏之防转严;尊王攘夷,寄望李唐中兴。中晚唐文士的夷夏思...

著录项

  • 作者

    高云玲;

  • 作者单位
  • 年度 2013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zh_CN
  • 中图分类

相似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