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文OA文献 >On the Application of Back Translatability as a Reference Factor for Literal Translation — With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Moment in Peking as an Example
【2h】

On the Application of Back Translatability as a Reference Factor for Literal Translation — With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Moment in Peking as an Example

机译:反向可译性作为直译的参考因素的运用-以《北京片刻》的中文翻译为例

代理获取
本网站仅为用户提供外文OA文献查询和代理获取服务,本网站没有原文。下单后我们将采用程序或人工为您竭诚获取高质量的原文,但由于OA文献来源多样且变更频繁,仍可能出现获取不到、文献不完整或与标题不符等情况,如果获取不到我们将提供退款服务。请知悉。

摘要

21世纪的文化发展是多方向、多维度、多层次的,这给文学翻译的实践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因此为了满足新作者发展与文本文化交流在翻译过程愈发凸显的地位的新要求,我们需要新的翻译视角。这一论文从引介回译理论出发,使其理论化成回译度,并尝试详述回译度的三个层次以及它们对翻译过程的影响。本文试图指出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交流的程度与可能性与回译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且选用适当程度的回译度将在直译过程中激活文化交流,使之得以实现。本文在第三章中试图通过对一具体文本(即《京华烟云》的汉译)的分析,尝试提出一些回译视角下的评估标准与参考因素,并证明参考适宜回译度的翻译不仅能更好地实现文学翻译的信度,而且能为文化交流作出贡...
机译:21世纪的文化发展是多方向、多维度、多层次的,这给文学翻译的实践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因此为了满足新作者发展与文本文化交流在翻译过程愈发凸显的地位的新要求,我们需要新的翻译视角。这一论文从引介回译理论出发,使其理论化成回译度,并尝试详述回译度的三个层次以及它们对翻译过程的影响。本文试图指出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交流的程度与可能性与回译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且选用适当程度的回译度将在直译过程中激活文化交流,使之得以实现。本文在第三章中试图通过对一具体文本(即《京华烟云》的汉译)的分析,尝试提出一些回译视角下的评估标准与参考因素,并证明参考适宜回译度的翻译不仅能更好地实现文学翻译的信度,而且能为文化交流作出贡...

著录项

  • 作者

    陶泽慧;

  • 作者单位
  • 年度 2013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zh_CN
  • 中图分类

相似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