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外文期刊>農業世界 >農業廢棄物在菇類的實際應用案例
【24h】

農業廢棄物在菇類的實際應用案例

机译:

获取原文
获取原文并翻译 | 示例
           

摘要

臺灣菇類產業源遠流長,栽培的方式廣泛而多元,利用的介質包含段木、木屑、稻草和廢棉,以太空包、PP材質塑膠瓶或是床架式栽培,各種菇類各有一套模式在生產運銷。自五〇年代政府大力推動洋礎(Agaricusbisporus)產業起,帶動了薛類產業鍵開抬活絡,整個產業發展至今其年產值早已逾百億。隨著青年農民與其他產業退休者的投入,綜觀農糧署每年的栽培量統計數據,現今以香菇(Lentimla edodes)和金針菇(Flammulina velutipes)栽培量為數最多,年栽培總量約為2億1千萬包和1億1千萬瓶,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年栽培量已局於1億3千萬包,木耳(Jiuriciilaria polytricha)與秀珍薛(P.sajor-caju)年栽培量合計也已超過5千萬包,洋薛則有將近每年10萬坪的栽培面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