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三届中国休闲与旅游发展论坛
第三届中国休闲与旅游发展论坛

第三届中国休闲与旅游发展论坛

  • 召开年:2018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18-11-15

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会议文集:第三届中国休闲与旅游发展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旅游的研究将受到广泛的关注.空间问题是乡村旅游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为了更好地把握与乡村旅游空间有关的研究脉络和态势,本文对1990-2017年国内外有关乡村旅游空间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综述.结果发现:①近年来,乡村旅游空间研究成果呈现上升趋势;②乡村旅游空间研究呈现多学科互动的态势,已形成以旅游学和地理学为主,社会学、环境学和管理学为辅的研究格局;③现有文献主要从乡村旅游空间的结构布局、演化过程、影响因素、驱动机制和路径优化五个方面展开讨论;④未来研究应从实践出发、拓展理论构建与应用、运用多元分析方法等方面加以深化.
  • 摘要: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将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重要利益相关者、边缘利益相关者,对城市校园在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时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及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定位.
  • 摘要:员工心理契约研究是心理科学与管理科学交叉的研究领域,对于维护员工队伍稳定、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员工心理契约研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乏专家学者对员工心理契约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总结,但少有研究采纳文献计量的方法分析员工心理契约研究热点、知识基础与演迸、图谱可视化等内容展开整体性分析梳理.员工心理契约文献计量分析与知识图谱有助于归纳主要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总结研究文献内在的联系和科学结构,描绘该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本研究对员工心理契约研究现状和趋势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依据知识图谱相关理论与方法,利用SATI、Ucinet、Netdraw等可视化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所收录的员工心理契约的施引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再利用可视化软件描绘关键词的网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成果数量趋于稳定,研究内容围绕心理契约维度及其对员工态度行为影响展开,呈现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的特征;“演化博弈”和“社会网络”是新的研究趋势.未来研究启示应从加强合作交流、理论本土化分析、混合研究方法创新、拓展旅游业员工管理心理与行为关系等方面展开研究.
  • 摘要:随着休闲意识的增强,城市公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城市公园声景观的设计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将声景理论引入城市公园,采用实地勘测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世纪公园的声景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自然声是公园声景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听者好感度最高且与各区域最为协调的声景类别;世纪公园受到一定噪音污染,整体较为喧闹,其声景类别及声级大小主要受到游客活动和生活作息的影响.城市公园声景应朝着特色更加鲜明,层次更加丰富,与环境更加协调的方向发展.
  • 摘要:本研究目的是透过台中“新社花海节”为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机会,运用节庆活动相关文献的讨论,探究研析其运作模式.本研究方法系以新社花海节活动之执行策略作为主要的个案研究,采以文献研究、次级资料等质化研究分析进行探讨.立论架构则采用波特钻石理论模型(Diamond Model)以及永续节庆营销分析来了解新社花海所建构的观光策略模式,藉由这两项理论架构探讨新社花海节,如何有效地发展地方产业.本研究于第一阶段透过文献了解新社花海节的发展缘起背景与相关资源;第二阶段透过钻石分析,分析该活动之竞争力以及发展层面;第三阶段引用学者Tinnish,Mangal(2012)所提出的可持续之庆典营销规划模式(sustainable event marketing planning model),解析花海节可持续发展之策划.藉由“新社花海节”活动之可持续规划发展探讨与分析,期能提供节庆管理营运部门参考与建议,并作为台湾国内节庆活动之借镜.
  • 摘要:虚拟现实(VR)已经成为多领域快速发展的技术.目前,VR技术正在旅游目的地的营销中逐渐发挥巨大潜力,主要表现在对目的地营销作用和影响潜在顾客的信息搜索过程和目的地选择决策过程.通过VR技术,顾客能够提前在情感和实物上体验目的地,从而产生详实的目的地印象和对游览的真实期待,进而引导顾客更好地做出是否游览的决定.本文通过对旅游顾客消费周期和澳大利亚旅游营销案例分析,具体地阐释了VR在旅游目的地营销中的潜力、重要性和作用.
  • 摘要:近年来,高层次的文化旅游逐渐成为当今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趋势.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大省,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众多,其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因其独具的文化特色和艺术底蕴而广受游客的喜爱.本研究基于文化旅游迅速发展的背景,关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探索了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镇远古镇服务质量认知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完善国内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服务质量研究的空缺,并为少数民族旅游目的地相关管理部门提供量化依据.
  • 摘要:随着中国近程出境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中国社区居民赴日旅游的决策和行为得到学界诸多关注.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采用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法,研究了社区居民不同群体对赴日旅游限制因素、中日关系阻碍因素以及相应的营销策略影响因素的感知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首先,社区居民关于赴日旅游限制因素以及中日关系阻碍因素的感知可划分为正面感知型、负面感知型和中立感知型三类;其次,社区居民近期赴日旅游促销影响因素的感知可划分为促销无关型和促销主导型两类.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基于不同聚类群体的需求感知差异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营销意见.
  •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走进大众生活.尤其是在体验经济时代背景之下,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更追求个性化、体验化,获得高品质的旅游体验和享受满意的旅游服务.本研究以上海迪士尼主题乐园为例,在结合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研法和专家访谈法进行实证研究,运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法对上海迪士尼旅游受访者进行了旅游动机、旅游服务质量、旅游情感体验三大维度的主成分因子分析.其次,采用方差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年龄细分市场下上海迪士尼旅游受访者对旅游动机、旅游服务质量、旅游情感体验等的感知差异;研究得出:①不同年龄细分市场的旅游受访者对上海迪士尼品牌主题体验因子的感知存在显著性差异;②不同年龄细分市场的旅游受访者对上海迪士尼旅游服务人员素质、服务安全保证、服务吸引有形的感知存在显著性差异;③不同年龄细分市场的旅游受访者对上海迪士尼游前负面情感体验、游后负面情感体验存在极显著性差异.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线路营销策略、产品营销策略等旅游服务体验提升策略.
  • 摘要:以往研究暗示休闲涉入和畅爽体验存在某种关联.基于休闲涉入和畅爽体验测量维度的理论成果,构建两者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并采集南京德云社相声欣赏者的调查数据,探讨休闲涉入对畅爽体验的影响.研究发现:①相声欣赏休闲活动呈现一定的群体特征;②吸引、生活中心化和自我表达是休闲涉入的重要衡量指标,控制、集中注意和内在兴趣对畅爽体验具有很好的解释力;③相声欣赏者休闲涉入量越大,其畅爽体验程度就越高;④自我表达对畅爽体验维度影响较大,而生活中心性影响相对薄弱.
  • 摘要:基于百度大数据和顾客需求调查数据,分析了需求侧对城市休闲街区概念、商业网点配置和原住居民去留的响应程度.结果表明:政府自上而下推动发展的城市休闲街区得到市场的强烈响应,已然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必然选择.但富有特色且能够吸引顾客消费体验的商业网点配置尚不够科学,关系街区特色与民风民俗的原住居民的去留问题也未得到有效解决.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增强城市休闲街区吸引力的对策和建议.
  • 摘要:城市文化聚落是宝贵的人居文化遗产,国家公园是国际社会较早建立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国福建离岛金门文化聚落遗产保护与开发较早与国际上的国家公园制度结合,创造了容积移转、奖励补助、地上权设定等运行机制,对我国大陆城市地区的遗产保护与国家公园制度试点探索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 摘要:随着社会文明发展,特殊群体的休闲活动逐步进入国内休闲研究的视野.从现状来看,我国无障碍环境和相关服务尚未健全,残障者群体的休闲活动参与程度较低.本文重点探讨了残障者休闲活动类型和休闲制约的类型,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反映了国内残障者休闲活动参与现状,分析制约因素的影响特征,为我国特殊群体休闲生活的改善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摘要:旅游城市与城市旅游化是城市旅游理论研究与实践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在旅游目的地由单个景点向全域旅游发展的进程中,城市景点规划、旅游市场促进、城市环境建设和旅游公共服务提供等实践活动对城市旅游化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梳理城市旅游化理论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和探讨全域旅游背景下城市旅游化构成要素内涵的变化,探讨城市旅游化与城市建设及旅游公共服务提供之间的关系,研究基于不同理论基础构建的城市旅游化模型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困境,探索全域旅游背景下城市旅游化面临的新问题.
  • 摘要:在全域旅游和众创空间快速发展的时代,探究我国文化创意旅游者的产品偏好与市场细分特征,对于提升我国文化创意旅游质量,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等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我国泉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例,基于市场需求视角,采用聚类分析法、方差分析法分析我国文化创意旅游群体的产品偏好与市场细分特征.实证研究结果将我国文化创意旅游群体分为文化创意旅游产品中立群体和追随群体.研究发现,文化创意旅游次数不同的群体,他们对画廊、演艺类酒吧、废弃工厂创意改造体验的偏好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对于不同学历的旅游者而言,除画廊、演艺类酒吧、民间展演外,他们在其他文化创意旅游项目方面均呈现出显著差异.本文在分析上述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对应的营销管理策略.
  • 摘要:休闲街区作为城市旅游转型升级的一种形态,其水平高低是城市内部要素与休闲要素协调发展的结果.基于文化创意视角,对乌鲁木齐休闲街区进行了研究,认为乌鲁木齐现有休闲街区存在主题不明确、缺乏特色、功能单一等问题,提出乌鲁木齐休闲街区的开发应结合当地文化内涵,以独特的创意设计,从突出民族特色、传承历史文化、融合西域风情、丰富街区功能、协调现代文明等途径进行思路创新,以休闲业态多元化、商业业态主体化、文化业态创意化、旅游业态体验化、生活业态本土化为目标,打造具有娱乐休闲、餐饮、购物、住宿、文化体验、旅游观光等多重功能、主题鲜明的休闲街区.
  • 摘要:本文论述城市有机更新背景下城市公园在公园城市理念、公共开放空间规划、社区生活圈等理念的提出下迎来了新的发展变化.公园城市理念是城市公园休闲环境在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核心内容,对城市公园空间格局、休闲环境要素及市民休闲环境体验具有相关关系.公共开放空间规划对其具有增强连续性和整体性特征,并对此产生有机延续的影响.社区生活圈对城市公园休闲环境的产生积极的溢出效应.在此背景下城市公园休闲环境具有以下主要特征:①呈现综合性公园为核心,社区公园为骨干,专类公园为支撑的休闲环境特点;②层级分布较为明显,主要分为城市级和社区级,其层级分布与城市公园面积和区位相关,综合公园和社区公园成为城市级和社区的区域休闲环境的活力中心;③休闲游憩活动以社会交往、休闲健身为主,休闲环境更加突出以社区生活为基础的日常休闲特点和变化更新的以社会属性的人本需求为主并兼顾休闲生态环境为特点.因此城市公园休闲环境从空间物质需求和心理精神需求两方面得到渐进式改变,进而提高城市公园休闲环境的综合效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功能层级服务,以期能更好地符合新时代城市公园休闲环境的发展方向.
  • 摘要:市场细分是一项重要的营销战略工具.长久以来,旅游市场营销采用人口统计变量、行为变量、心理变量、个性特质变量、环境变量、地理变量、文化变量等变量进行市场细分,效果差强人意.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发展,游客消费行为发生巨大变化,传统游客市场细分方法在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操作层面面临挑战.整合营销传播尝试超越市场细分概念,探索基于个体在市场上的行为进而将这些个体聚合为不同群体.本文结合苏州市吴江区实证案例,根据游客调查数据,采用舒尔茨所提出的市场分析思路进行游客市场聚合.研究不仅尝试从总体市场中聚合出“财务价值游客”这一关键目标市场,还进一步聚合出“旅游先行游客”“态度忠诚游客”和“行为忠诚游客”三个关键目标市场,通过识别和分析各聚合市场的旅游地形象偏好和营销接触特征,实现更有效的市场洞察,探索旅游市场聚合理论与方法创新.
  • 摘要:休闲餐饮作为旅游六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近年来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受到各界重视.目前国内外关于休闲餐饮的研究以个案研究为主,关注餐饮品牌建设和营销管理,尚未从城市化角度研究地区休闲餐饮的发展特点.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法,通过松江统计年鉴、美团和大众点评收集数据,深入研究城市化与地区休闲餐饮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发展推动地区休闲餐饮数量和类别的增加,休闲餐饮价格受城市化发展和居民消费习惯的双重影响,口味与城市化速度密切相关.
  • 摘要:时代的发展带来社会的进步,尤其是现代女性的地位与古代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女性各方面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同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时间的概念愈加清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肯定.本文结合时下热门的休闲与现代都市女性相结合,对都市职业女性和家庭主妇休闲时间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初步构建了都市职业女性和家庭主妇的休闲时间管理模型,以期对现代都市女性有所帮助.
  •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大学生拥有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闲暇生活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的闲暇生活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反之,不健康的闲暇生活会损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还会引起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关注大学生的闲暇生活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问卷分析法对上海师范大学770名大学生的闲暇生活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对大学生闲暇生活状况进行分析,并探讨导致大学生闲暇生活问题的原因,归纳出大学生的闲暇生活的基本特征,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引导策略.
  • 摘要:近年来国内民宿业态发展迅速,积累了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少值得总结的教训.本文从2016年7月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一次民宿论坛研讨成果生发开去,立足于文化本源探究,结合人本主义需求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从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面,尝试以渐次递进提升的取向,对民宿消费群体的普泛内在动因,进行知性审美分析,旨在给民宿的滥觞及其可持续发展一个经得起推敲的存在性理由.
  •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对黄浦江沿线绿地游憩空间可达性的影响,研究范围为黄浦江(徐浦大桥—吴淞口)两岸绿地游憩空间.依据绿地游憩空间、道路网、地铁站的分布数据,利用Arc GIS10.2的Network Analyst工具,分析黄浦江两岸13个绿地游憩空间30分钟内步行到达的范围及囊括的地铁站点.依据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出入口数量、站点规模、时间距离、道路网阻隔等因素构成指标体系,对沿线绿地游憩空间可达性的高低程度进行划分并提出建议.
  • 摘要:随着旅游行业竞争的日趋白热化和人工智能、智慧旅游等概念的提出,在智慧旅游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化旅游行程规划等课题逐渐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为用户和大众提供了很多产能和解决方案,将人工智能应用在旅游行业,加速智能化旅游行程规划系统的技术接受,可以极大提升行业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形成旅游行业的技术革命.本研究通过国内外文献综述,以技术接收和满意度理论为基础,以旅行社星联盟自主开发的智能化旅游行程规划软件开发为案例,对中国东中西部不同典型城市的旅行社计调人员进行了深度访谈和抽样调研,研究了不同聚类群体旅游从业人员对智慧旅游行程规划软件使用技术接收满意度差异,研究发现智能化旅游行程规划软件聚类群体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智能化旅游行程规划系统使用技术接受一般满意型群体、第二类为智能化旅游行程规划系统使用技术接受非常满意型群体,两类群体对软件使用意愿度和模块使用满意度认知存在较为显著差异.本文的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东中西部不同典型城市的旅行社计调人员进行了深度访谈和抽样调研,从而获得研究数据资料.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不同群体旅游从业人员使用智能化旅游行程规划软件的满意度差异,为识别智能化旅游行程规划软件使用高认知顾客群提供可靠依据,为未来智能化旅游软件市场开拓奠定基础.
  • 摘要:本文从旅游凝视角度出发,以上海朱家角古镇为研究对象,以携程网和马蜂窝网作为图片和文本的数据来源,运用Nvivo软件和ROST软件对图片和文本进行分析,从景观风貌特征、空间意象特征和情感特征三个维度分析朱家角古镇的典型意象.研究结果表明:①景观风貌特征:整体意象上,游客对景观建筑、古桥水巷、旅游服务和乌篷船关注较多;标志景点上,“放生桥”“大清邮局”“课植园”“城隍庙”“廊桥”是游客最为关注的景观意象,景观类景点受到关注度最高,其中人文景观类更受欢迎,游客对民俗文化展示内容关注不足.②空间意象特征:区域联系上,游客对朱家角古镇空间定位多数与周边古镇相联系;空间格局上,沿着古镇河道分布,尤其是在主河道的两旁形成集聚.③情感特征:多数游客对朱家角古镇情感呈现正面态度,中性情感居中,负面情感最少,负面情感词中,反映出古镇商业化和人流量大两个问题.
  • 摘要:购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活动,然而,城市居民在基本物质需求日益满足的情况下,购物从最开始的购买“生存需要”的物质转变为一种集娱乐、休闲、交际、文化等为一体的新兴生活方式,相应地城市大型商场开始出现“购物+休闲”的新组合,城市购物公园正是这一组合的新实体.本文应用RMCP模式,对上海爱情海购物公园的旅游与休闲资源、市场需求、竞争与合作(社区参与)以及产品开发这四个方面展开分析,深入挖掘爱琴海购物公园的吸引力,并提出爱琴海购物公园应以旅游产品为核心,结合现有资源、开拓市场、与周边商业形成战略合作关系,活化现有旅游吸引物,使之更加富有特色及创新,从而提高其旅游与休闲吸引力,进而促进“购物+休闲”这一新业态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乡村旅游整合发展理论,将浙江省莫干山地区作为案例地,研究该地区乡村旅游整合发展的状况.本文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法,对莫干山乡村旅游发展的四类利益相关者群体进行深入调研.并且利用SPSS软件对调查对象的评分进行描述性分析,利用ROST软件对访谈文本统计词频以及情感倾向分析,从而推断该地区乡村旅游整合发展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乡村旅游产业在莫干山地区占据主体地位,该地区拥有相对完善的纵向和横向网络,内生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显而易见,成本与收益的互补效果良好,但社区嵌入程度低,基础设施比较缺乏,赋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有待加强.
  • 摘要: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市场信息获取渠道呈现多样化趋势.在这一背景下旅游市场需求不断升级,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和多样化的需求要求旅游企业不断进行变革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因此旅游企业借助于信息技术进行智慧化建设成为必然趋势.本研究通过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市场细分为理论基础,以旅行社星联盟自主开发的智能化旅游行程规划软件开发为案例,对中国东中西部不同典型城市的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了研究,研究了旅游从业人员对于智慧旅游行程规划软件技术接受度,并从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受教育程度、行业工作年限、月平均收入、软件使用时长、是否使用过其他智能化软件八个方面对旅行社导游使用智能化旅游行程规划软件认知度进行市场细分差异的分析.本文的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东中西部不同典型城市的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了深度访谈和抽样调研,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智能化旅游行程规划软件质量和扩大软件使用范围,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而降低企业成本,为未来智慧旅游研究提供更为广阔的视角.
  • 摘要:情绪地理学是人文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从情绪评价理论角度出发,以江苏灵山小镇——拈花湾为案例地,探索游客在我国古镇型主题公园旅游目的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中如何产生积极情绪体验,这种积极情绪又如何影响游客满意度与游客忠诚.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借助Amos软件检验了以“环境认知评价—积极情绪体验—游客满意—游客忠诚”为路径的概念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由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组成的环境刺激因素能够诱发游客的积极情绪,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游客更容易实现游客满意,并且通过游客满意进一步间接影响游客忠诚.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的修正指标,增列了自然环境对游客满意的路径,即游客对自然环境的认知评价会直接影响游客满意.文章合理解释了积极情绪对游客满意度和忠诚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古镇型主题公园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激发游客积极情绪、提高游客满意度、提升景区美誉度、培养忠诚游客提供了理论借鉴.
  •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活动正日趋普遍化和经常化,对高素质复合型旅游人才的要求也更高.本文以教育部直属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为例,使用因子分析等方法,对现阶段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教学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第一,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教学满意度可从实践内容、理论内容、实习合作、教学条件、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交流合作等方面进行评估;第二,总体来说,7个公因子的均值都在3.00以上,说明各教学满意度因子得到复旦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受访者高于“一般”的评价;第三,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对教学内容方面最为满意,对实习合作方面满意度最低.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相关管理启示:第一,完善理论框架,加强国际交流;第二,优化课程设置,夯实教学内容;第三,提高实践能力,开展校企合作;第四,增加教学设备,改善教学条件.本研究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满意度评估提供了理论基础,为高校的教学评估提供了一定的实践价值,为旅游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 摘要:近年来,中国主题公园事业蓬勃发展,外来品牌与本土乐园争相落地开花,极大地激发了所在区域的城市活力,丰富了我国人民的休闲生活,尤其给亲子家庭提供了生动趣味的休闲旅游目的地.在游园中,亲子家庭通常会出现寻路、排队、疲劳等烦恼.本文从空间认知与寻路研究理论、有机建筑理论、朴门永续设计三个理论着手,实证主题公园动线规划在空间认知、功能与形式的匹配、可持续发展三个维度上可提高亲子家庭的游客满意度,从而对亲子家庭的二次消费产生影响.
  • 摘要:1989年华侨城集团投建的“锦绣中华”项目开启了我国主题乐园建设的先河.随着中国旅游从观光型向度假型转变,中国主题乐园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主题乐园项目投资巨大,回收期长,对于投资运营者而言是高风险投入.IP和主题的选择是一个主题乐园项目的成败关键,受到投资方性质、选址地域特征、政府引导倾向、项目定位、客群定位、消费者偏好、竞争对手等诸多因素制约.笔者拟以新时期背景下的国内主题乐园行业为依托,丰富关于主题乐园行业在IP、知识产权、主题策划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同时,笔者利用身处项目一线优势,在参与双鱼岛主题乐园项目建设过程中,以商务实战的角度辩证分析理论研究的指导成效,将理论研究与行业动向相结合,为其他主题乐园项目的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 摘要:主题公园在国内发展迅猛,已成为一种新形的旅游业态,学术界和业界都对此领域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希望通过研究和实践提升主题公园的游客吸引力和商业竞争力.游客对主题公园的感知价值,将直接影响游客对主题公园的满意度,从而影响游客对该主题公园的评价、忠诚度以及回游率.因此,有必要对游客在主题公园的感知价值进行深入研究,挖掘游客感知价值的内涵维度,并研究影响感知价值的景区特征和游客特征,以及游客感知价值对主题公园游客满意度的影响模式.青岛东方影都万达乐园是近期在旅游城市青岛全新开业的主题公园,本研究拟将青岛东方影都万达乐园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主题公园游客感知价值的内涵及其前因后果变量的关系,以为该乐园的管理提升和未来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