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7
  • 召开地:呼和浩特
  • 出版时间: 2017-07-28

主办单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内蒙古自然资源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农村居民点建筑密度及其容积率的测定,是其人居环境评价和土地节约利用评价的重要基础.由于资金、技术和人力等限制,致使该项工作目前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该项工作日显迫切重要.为此,本文通过试验,探索出了一套成本低效率高、易学易用的农村居民点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无人机遥感测定技术方法.主要包括:大疆无人机影像获取、无人机影像镜头校正、影像几何校正、影像拼接、房屋屋基地范围判读提取和建库、房屋楼层数判读提取和建库、居民点房屋建筑密度及其容积率计算、精度评价.利用该技术方法,对成都市新都区清流镇一典型新村建设的农村居民点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测算表明:3人天完成了面积为84338M2农村居民点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测算,并形成了成果报告.其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分别为0.455,0.985.这表明,通过新村建设,农村居民点的建设用地得到了节约利用,环境得到了改善.该研究表明,利用价格在1万元以下的大疆无人机和本文探索出的技术方法,可以实现农村居民点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准确测算,且具有较高的精度.该技术方法易学、易用,具有效率高、成本低、风险小的特点,无人机起落条件限制少.总之,该研究为平原和平坝区农村居民点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测定探索出了一条先进而实用的技术方法,该技术方法在平原和坝区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这对农村居民点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监测、优化和调控具有重要意义,这有利于农村居民点的优化利用和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
  • 摘要:利用中国气象局等部门发布的最新相关数据资料,对内蒙古自治区的风能资源概况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内蒙古风能资源储量极为丰富,70m高度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约为15亿kW,居全国首位,≥150W/m2区域面积为101.3万km2,占内蒙古总土地面积的85.63%.风能资源开发利用已形成一定规模,截至2016年底,内蒙古风电总装机容量为2806.4万kW,总装机容量居于全国第一位.弃风限电制约着风电产业发展,同时风力发电对草原区生态环境存在着一定影响.在全国当前铁腕治污及内蒙古风能资源优势的大背景下,内蒙古风能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但需深入研究对草原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
  • 摘要:利用中国地面气候标准值年值数据集(1971-2000年)中722个气象站点资料,分别采用土壤温度内插法和多元回归法计算出气象站点50cm深度的土壤温度数据,采用普通克里金法和回归克里金法进行预测.用平均误差(ME)、平均绝对误差(MEA)和均方根误差(RMSE)对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土壤温度推测的回归克里金法的ME、MAE、RSME最小,预测效果最好,其次为基于气温推测的回归克里金法,基于气温推测的普通克里金法ME、MAE、RSME最大,预测效果最差.随着海拔的上升,回归克里金法中基于土壤温度和基于气温的预测结果的差值不断增大,范围为-0.59°C-3.93°C,其中差值在0°C-2°C范围内的面积占到了全国的74.55%,主要集中在中国第二、第三阶梯内;大于2°C的误差集中出现在青藏高原、阿尔泰山、天山和横断山区.
  • 摘要: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保障全省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我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分为水源涵养型(指长白山森林生态功能区)和防风固沙型(指科尔沁草原生态功能区)两种类型.重点生态功能区要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不影响主体功能定位的适宜产业,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为更好的对吉林省重点功能区的管理提出合理建议,现对吉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东昌区、集安市等13个县市以及蛟河、桦甸、磐石、梨树、辉南、柳河、镇赉等7个县市进行评价.按照水源涵养、防风固沙等不同重点生态功能区类型,分别采用水源涵养指数、土地沙化指数为特征指标,评价生态系统功能等级.研究结果如下:吉林省水源涵养型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评价结果均为高等,这些重点生态功能区主要集中在吉林省的中东部;吉林省防风固沙型重点生态功能区主要是镇赉、通榆、梨树等三个县市,评价结果显示梨树县土地沙化指数评价结果较高,镇赉次之,通榆土地沙化指数较低.
  • 摘要:以广东省典型海湾养殖区柘林湾为例,采用水面以上测量法得到养殖区水体光谱反射特征曲线,结合水质参数浓度,建立了海水养殖水质参数反演模型.利用Landsat80LI卫星影像对反演模型进行精度检验,得到养殖区环境氮磷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选择总磷的敏感波段建立抛物线反演模型,得到总磷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关系数达0.77,总体平均相对误差21.23%,表明该模型的稳定性较好.总氮与单波段拟合不理想,利用波段比值法将反演模型的决定系数提高了25个百分点.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塘埂的剔除效果较明显,能有效对不同养殖模式进行分类.海水养殖是近海水体污染源之一,产生氮磷污染最为严重的的区域为黄冈镇及网箱养殖区.研究方法有助于提高海湾水域污染监测和评估水平,实现海水养殖大范围水域污染的动态监测;本研究为海水养殖可持续发展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 摘要:生态补偿作为一种平衡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工具手段,在发展中国家兼有保护环境和减贫的双重目标,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逐渐受到重视.然而在一些实施生态补偿制度的地区或者国家在当时形势下所具备的制度条件并不相同,实施的效果也差异显著,可见生态补偿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政治体制、法律制度、产权制度以及经济发展等制度与法律条件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生态补偿实践发展,探讨实施生态补偿制度所需的法律与制度环境是否完善,在当前形势下尤为必要.本文基于法律和制度视角,梳理国内外关于耕地生态补偿运作机制以及实施条件研究成果,构建了以政策许可、产权安排、财税制度、监管制度和公众参与等为基本要素的评估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中国是否具备实施耕地生态补偿的基本条件.结果表明,中国目前总体已经具备实施耕地生态补偿的制度条件总体具备,但在项目考评机制、合同契约、谈判协商平台、第三方服务机构等辅助性制度条件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耕地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和推广.最后,从法律与制度的角度提出改革和完善耕地生态补偿制度环境的对策建议.
  • 摘要:人群气候偏好是指人类对于气候条件的喜好程度,人群通常喜欢温暖的冬天,不喜欢炎热与潮湿的夏天,喜欢雨水较均匀的分配.研究人群气候偏好的时空格局有助于认识气候变化情景下的人地关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政府制定应对未来全球变暖相关战略和规划提供借鉴.然而,由于有效的气候偏好评价指标相对较少,目前对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人群气候偏好的时空格局仍然不是很清楚.本研究目标在于评估过去1971-2013年人群气候偏好的时空动态,并对未来2014-2050年人群气候偏好进行模拟预测.选择天气偏好指数来测量人群气候偏好,该指数综合考虑一月最高温度、七月最高温度、年降水量、年降雨天数以及七月相对湿度等因素,已经在美国等地区得到了成功的应用.采用气象和人口普查数据,在计算中国各县1971-2050年天气偏好指数的基础上,在全国和气候区(包括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康滇、青藏和蒙新七个区)两个尺度上,分析了过去气候变化背景和未来气候情景下的中国人群气候偏好的时空格局.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中国平均天气偏好指数为1.55,西南高东北低的空间格局,四分之一的县人群气候偏好较低;在气候区尺度上,康滇区的天气偏好指数最高(4.29),东北区最低(-1.07),在热点区尺度上,天气偏好指数高值热点区为西南山地区和东南沿海区,低值热点区为华北平原区和东北平原区.1971-2013年,中国天气偏好指数总体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各气候区中,青藏区、蒙新区和康滇区天气偏好指数显著上升,其余各气候区天气偏好指数变化不显著.未来RCP4.5和8.5情景下2050年天气偏好指数(1.42和1.37)与现在变化趋势所预测的情景相反,相较于2013年都降低.通过人口暴露性分析发现东北平原区内的人民面临着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威胁.由此可见,中国大陆人群气候偏好在过去是呈显著增长趋势,但是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人群气候偏好的变化趋势仍不确定.因此认为需要采取有效的行动来应对气候变化,尤其是在脆弱人口暴露风险较大的东北平原区,需要加大行动的力度,改善生态环境,降低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 摘要:通过比较不同性质资本对区域能源效率的影响来分析产权结构与中国节能技术扩散之间的关系.使用面板标准误差修正方法验证了1995-2012年间中国产权结构与区域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结论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和非国有投资均能有效提高中国能源效率,而内资和国有投资却降低能源效率;外商直接投资和非国有投资是节能技术在区域之间扩散的主要原因.最后,从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完善能源品种结构、加强电网等输送管道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充分发挥外商直接投资和非国有资本促使技能技术扩散作用的可能思路.
  • 摘要:复杂和难以预测的突发事件对国家金属资源安全造成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对金属资源领域突发事件典型案例进行历史回顾,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分析不同类型突发事件对国家金属资源安全的冲击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对自然灾害、战争及海盗袭击、重大矿难及环境事件导致的供应失衡、供应中断情景以及金融与资本市场投机事件导致的投机需求冲击情景进行系统动力学仿真模拟,探索不同类型突发事件对金属资源价格冲击的影响程度和传导路径,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研究发现,自然灾害、战争及海盗袭击、重大矿难及环境事件对金属资源价格造成直接冲击,影响较大,持续时间较长,而资本与金融市场投机事件则通过投机需求间接影响价格,影响相对较小,持续时间较短.研究发现对于了解突发事件演化机理进而更好地应对非常规突发事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摘要:铬是一种战略性矿产资源.为了保障中国铬资源供应安全,本文从资源、市场、政治三个角度选取评价指标,运用历史对比和定量评价方法,对供应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资源保障度低、对外依存度高、二次回收水平低、全球生产集中度高、政治风险大是中国铬资源供应面临的主要风险.为了提高中国铬资源可持续供给能力,建议:建立铬铁矿资源储备机制;从政策和资金上对采选矿技术、铬替代品的研发、含铬废品资源的回收再利用进行扶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国内企业到境外投资参股开发矿山.
  • 摘要:通过野外定位观测和室内分析,研究了神府煤田风沙区采煤塌陷1-2年后地表颗粒组成、土壤水分和植被群落的动态变化及引发的生态问题.结果表明:非塌陷区(对照)沙丘,地表颗粒组成以细砂和极细砂为主,占整个组成的63.76%,而采煤塌陷1-2年后,颗粒组成以粗砂和中砂为主,占整个组成的65%以上,呈现粗化现象,潜在可风蚀性程度加强;形成的塌陷裂缝和地表破损,增加了土壤蒸发面,导致土壤水分降低,和对照相比,地表层(0-20cm)范围内的土壤水分流失量最大,达151%,中间层(30-70cm)流失139%,深层(70cm以下)流失101%,整个沙丘典型位置的累积土壤水分流失量达392%,且随着剖面深度的增大而减小,直接加剧了沙质土壤的旱化;采煤塌陷引起的塌陷裂缝、地表破损、地表颗粒粗化以及土壤水分的流失等因素,促使植被大量死亡,植被的死亡率加大又直接反作用于塌陷地表,在风的作用下引发严重风蚀.
  • 摘要:中国人口众多,随着经济的发展,知名度高的遗产地在法定节假日等旅游高峰期,游客密集的现象日益严重,影响着游客的旅游满意度和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必要从旅游空间系统的角度,分析中国旅游高峰期的游客密集现象及其主要原因;从全域旅游的视角,探求有效的缓解对策.以世界遗产九寨沟为例,在中国现行节假日和休假制度的背景下,结合气候舒适度评价与游客量分布,分析该景区旅游高峰期游客密集的原因;通过构建九寨沟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区,阐述全域旅游在应对旅游高峰期中的作用,并提出资源整合、产品多元、主客共享、智慧旅游等发展策略.
  • 摘要:内蒙古与蒙古国山水相连,文化相近,随着两国双边政治关系的稳定发展,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的较大发展,具有经济和文化双重价值的旅游合作将逐渐成为两个区域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内蒙古与蒙古国旅游业发展现状的梳理,针对两个区域的旅游合作进行PEST-SWOT分析,最后对旅游合作对策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 摘要:乌兰察布市作为重要的草原旅游休闲度假地,其气候因素是重要的限制条件.本文利用近十年(2007-2015年)气候统计资料,采用温湿指数(THI)和风效指数(K)的综合值作为旅游气候舒适度指标,对乌兰察布市部分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区县的气候特点、人体舒适度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评价.研究发现本研究区四个区县的4月-10月,均为人体感觉到舒适的时间段;其中,集宁区,凉城县,四子王旗的5、5、8、9四个月中,人体的感觉会非常舒适;察右中旗的5、7、8连续三个月是非常舒适期.研究区四个区县的1、2、3、11、12月均属于人体感觉不舒适的时间段.舒适期连续的区域:适合作为休闲度假和中长期旅游出行目的地;舒适期不连续的区域:适合作为短期观光和小长假出行目的地.总体来看,研究区适宜旅游时期较长,综合条件比较理想.
  • 摘要:本文利用中国土地市场网2008-2015年广东省地级市层面土地出让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营改增"后不同财政压力、城市禀赋的地方政府商住用地出让行为偏好.实证过程中,财政压力和城市禀赋分别采用三个指标衡量,出让行为均用面积与宗数两个指标衡量,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健性.研究结论如下:"营改增"使财政压力较大的地方政府倾向增加商住用地出让金收入;"营改增"后,在追求商住用地出让金最大化的过程中,财政压力较大的地方政府没有显著增加市场化程度较强的拍卖出让方式,而是倾向选择带有行政干预色彩的挂牌出让方式,甚至使挂牌出让价格高于拍卖出让价格;"营改增"使城市禀赋较好的地方政府显著减少挂牌出让商住用地行为,对地方政府通过挂牌出让商住用地招商引资的行为有一定替代作用;"营改增"后,地方政府倾向挂牌出让商住用地主要目的是缓解财政压力.因此,在新一轮财税、土地制度改革之际,不仅需要构建地方主体税种,而且需要考虑建立一套更加公开、透明的土地出让方式体系或干预机制.
  • 摘要: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现阶段发展冰雪旅游最具潜力的地区,拥有大量丰富优质的冰雪旅游资源.本论文基于GIS技术,通过空间插值法、最近邻指数法定量分析了内蒙古年日均温≤0°C天数、积雪日数两个气象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冰雪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选取滑雪场、冰雪游览区、冰雪节庆与赛事活动三个指标深入分析了内蒙古冰雪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发现内蒙古冰雪旅游资源在空间上趋向集聚,具有可利用时间长、种类丰富、组合度好,文化气息浓厚、地域特色明显等优势,同时存在着离中心消费市场距离远,品牌效应低,规范化不足等劣势,并依据这些特点,提出了内蒙冰雪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些对策.
  • 摘要:在气候暖干化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下,青海省生态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在此背景下,以GIMMS NDVI3g.v1为数据源,采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和Maan-Kendall检验法研究青海省1982~2015年植被覆盖区域NDVI时空变化,将趋势分析和R/S(RescaledRange Analysis)分析叠加,研究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的持续性特征,并揭示植被对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近34a青海省植被NDVI整体呈从西北到东南增加趋势,变异系数显示,波动性较大地区集中在柴达木盆地周边和青南牧区西北部等植被NDVI较低区域,波动性较小地区集中在祁连山东部、东部农业区和青南牧区东南部等植被NDVI较高区域.近34a年青海省植被NDVI整体呈增加趋势,增长率为0.38%/10a;且NDVI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存在1994年和2000年两个突变点.近34a青海省植被改善区域(75.4%)远大于退化区域(24.5%),其中显著改善面积占植被覆盖区域面积的40.9%.Hurst指数表明,青海省植被变化反持续性较强,趋势分析与Hurst指数叠加得出,由退化转为改善的区域占植被覆盖区面积的13.7%,由改善转为退化的占44.3%,另41.5%的区域无法确定未来变化趋势,持续性改善和持续性退化仅占0.2%、0.3%.青海省植被NDVI变化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1999年之后人类活动显著增强,对植被覆盖的改善作用也逐渐加强.
  • 摘要:牧区聚落作为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重要载体与空间分布类型之一,研究其时空演变特征可以很好的表征牧区乃至人类聚落发展的演变规律.本文以锡林郭勒盟南部的正蓝旗为例,采用《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志-锡林郭勒盟分册》中聚落相关数据,建立了研究区聚落名称、建村时间、人口规模、地理位置等主要聚落指标为基础数据源,结合GIS的空间分析方法,解读从聚落形成伊始到1983年期间研究区聚落体系空间分布和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聚落以宋朝的黑城子为主要起点发展演变而来.由不同时期的聚落数量变化趋势图来看,建村速度由先缓慢增长到快速扩张再到有所回落,1955-1965年间建村速度最快,新增加166个聚落.从时间和密度分析图上看,可把聚落增长变化趋势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分别是1945年前为缓慢增长、1945-1955年为加速增长、1955-1965年高速增长和1965-1983年为负增长阶段.从空间分布上看,研究区聚落在各个时期密度最大的区域均位于胡鲁斯台乡、哈毕日嘎乡和阿日呼布乡的东部,也是正蓝旗的西南部,然后依次不断向外围扩展,表明正蓝旗牧区聚落发展具有一定的空间传承性.由正蓝旗聚落规模等级结构的变动情况来看,牧区聚落多为牧村,规模较小,且聚落布局较为发散.由牧村的规模结构而言,研究区聚落规模可划分为四个等级.经分析表明,研究区聚落体系的规模等级结构符合城市位序—规模法则.
  • 摘要: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和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论文以山东省为例,从康养旅游的核心——康养旅游资源入手,以旅游需求层次理论、旅游的高峰体验机制、地域分异规律理论为指导,对山东省康养旅游资源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山东康养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集中、非均衡的特征显著.过Google Earth对相应资源实体的坐标信息进行提取,运用ArcGIS10.2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对9类康养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进行可视化显示.并对不同类型康养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探讨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山地康养旅游资源受地形影响主要分布于鲁中南山地带,与山东省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形趋势走向一致.海滨康养旅游资源受不同地貌影响,主要分布于胶东半岛海滨带和鲁东海滨带.温泉康养旅游资源受地质条件与经济因素限制分布广泛而又集中,且其数量与区域经济水平高低呈正相关.森林康养旅游资源受人为生产、生活、历史文化的影响,主要分布于山地丘陵地区.乡村田园旅游资源受客源以及政策影响,大多依托于市场、沿山区、河流、海滨等自然环境良好的区域,分布广泛而又相对集中.康养度假酒店资源则受交通,休闲资源的限制,沿主干道呈横"T"字型分布.中医药康养旅游资源主要分布于草药种植传统悠久的鲁中南山区,而中医院受交通、人口、政策的信息;主要沿交通干线,平原地区呈西密东疏的分布格局.宗教养生文化康养旅游资源分布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受地形、人口密度以及佛道思想的影响明显.茶文化康养旅游资源受政策,土地因素的影响主要分布于鲁中南、胶东半岛和东南沿海的山地丘陵地区.
  • 摘要: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重心,特别地,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各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得到突破,游客的活动空间得到拓展,区域旅游合作得到加强.由此可见,交通是区域旅游发展的关键,合理的旅游交通空间结构对旅游业发展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使得区域旅游交通的空间结构优化成为近年来旅游地理学的研究重点和热点.本文选取武陵山区作为典型的区域旅游地,在研究旅游与交通系统以及空间结构格局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区域可达性、旅游经济联系强度等方法探究交通导引的武陵山区旅游发展情况,结果表明:武陵山区交通可达性呈现由中心向边缘、由南向北递减趋势,其中,湘西州的可达性最好(113.4min),恩施州最差(224.4min),不仅与自身区位条件有关,还受交通空间结构的影响;经济联系总量由中部向外围扩散,且呈南强北弱的局势,符合距离衰减规律,其中湘西州旅游经济联系总量最大,占整个地区的30.67%,恩施州和渝东南地区的联系总量最小,所占比重分别为5.84%和3.58%,与交通可达性分析结果保持高度一致.在此基础上提出武陵山区旅游交通系统空间结构优化策略:提升交通等级结构,提高交通安全性;构建立体交通网络结构,提升内外交通连接度;交通布局切合旅游资源开发,促进旅游经济均衡发展.不同区域的旅游发展模式不尽相同,但都必须依托交通等基础建设,因此本文研究不仅将为武陵山区旅游发展和交通系统空间结构的布局优化提供指导方向,而且也将为其他区域的旅游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具有较高的理论指导意义.
  • 摘要:目前国内关于旅游体验对环境态度和行为影响的纵向研究较为缺乏.本文以自然旅游地黄山为案例地,通过纵向调查,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比同一批次旅游者游前、游后以及三个月后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研究发现:旅游体验对旅游者环境态度基本没有影响.旅游体验对旅游者环境行为存在显著影响.短期影响表现为:特定地点环境行为中的教育、身体和法律行动显著改善,一般环境责任行为中教育、消费、说服、身体和法律行动显著改善;长期影响表现为:特定地点环境行为中的教育、消费、身体行动和一般环境责任行为中的消费、身体、法律行动显著改善.环境行为的改变主要是通过旅游体验中的认知和情感刺激引起的,包括环境解说、环境暗示、移惰性、生态责任感、集体自豪感、负面结果认知等因素.文章最后讨论了管理意义和研究不足.
  • 摘要:养老问题是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城市机构养老设施的供需矛盾尤为突出.传统街镇尺度人口统计资料无法反映细节处各地的人口分布差异,从而难以分析出真实的养老设施供需矛盾,而基于现代地理信息技术获取的精细化人口格网分析养老设施供需现状,有助于在空间上有针对性地发现养老设施与老年人口之间的供需矛盾,制定因地制宜的解决措施,为和谐老龄社会建设提供支持.本文以上海浦东新区为研究区,基于150米分辨率的精细化老年人口格网,考虑机构养老设施的地理位置、床位数、入住老年人情况等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浦东新区机构养老设施与老年人口的供需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精细化人口格网能很好的用于养老设施供需分析.机构养老设施在床位数上基本满足需求,在空间上呈现出中心城区严重供不应求,近远郊地区供大于求,远郊地区部分养老设施的地理位置偏僻,仍然存在需求缺口等现状.
  • 摘要:干旱脆弱性研究为北方农牧交错带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整合"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供借鉴的分析框架.本文运用VSD(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脆弱性评估框架,将系统脆弱性分解为暴露、敏感性、适应能力3个维度,以北方农牧交错带112个县(市)为研究单元,以2000、2007和2014年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气象数据、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运用模糊层次分析、空间热点探测分析和变异系数分析等方法,对各县(市)干旱脆弱性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与总结.研究结论:北方农牧交错带人地系统干旱脆弱性指数逐步降低,空间整体呈现出东北低、西南高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区人地系统干旱暴露度指数先上升后下降,空间呈现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高的地域分异特征;敏感性指数先下降后上升,空间上呈现碎片化分异特征;适应能力逐年提高,在空间上呈现中部地区高度适应,东部地区中度适应,西部地区低度适应的地域分异特征.研究区干旱脆弱性差异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演变过程,空间上呈现西、南部地区脆弱性差异度大,东、北部地区脆弱性差异度小的空间特征.研究区干旱脆弱性冷、热点个数增加明显,其中,2000-2007年冷热点个数增加最多.在空间上热点地区分布先由中部地区向西部地区扩展,冷点地区呈现由东部边界区向西部、南部扩展,最终,形成东部边界冷点集聚带和中、西部热点集聚区的"一带、两区"空间分布格局.
  • 摘要: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作为中国生态脆弱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定量评价中国生态脆弱区城市扩展过程对区域环境可持续性的影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而结构方程模型可以综合多指标评估城市扩展过程对环境可持续性的影响.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结合研究区2000-2015年的城市土地数据、2000年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和2000-2015年的社会经济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2000-2015年城市扩展过程对区域环境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2000-2015年间经历了快速的城市扩展过程,城市形态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区域城市土地面积从2159km2增加到5128km2,增加了4035km2.城市土地的年均增长率为8.32%,比同期全国平均水平(7.93%)高0.39个百分点.城市扩展模式以边缘型为主,蛙跃型次之.通过构建结构方程表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2000-2015年的城市扩展过程对区域环境可持续性产生负面影响,其路径系数为-0.98(P=0.000).从三种城市扩展模式来看,蛙跃型城市扩展过程对环境可持续性的影响最严重,路径系数为-0.54(P=0.000),边缘型城市扩展对环境可持续性的影响仅次于蛙跃型,路径系数为-0.35(P=0.000),内填型城市扩展对环境可持续性的影响最弱,路径系数为-0.03,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综上所述,外延性的城市扩展模式对区域环境可持续性的影响产生负面影响最严重.
  • 摘要:浑善达克沙地白槽沟发育有不同于沙地的植被类型,且种类多、丰富度高、盖度高.通过对白槽沟的植被调查,分析该地植物区系、植物组成、群落结构,结果是:研究区有维管植物350种,以中生多年生草本及东亚成分最丰富;分属于73科224属,以菊科种数最多,其次为禾本科,显示出沟谷区域的植物多样性较沙地强.植物的生活型组成中多年生草本占优势,占全部维管植物的50%;以中生植物为主,占研究区全部维管植物的51%,其次为旱生植物,湿生和水生植物较少,显示白槽沟所处的位置是半干旱区的特点.植物种的区系类型可划分为15个,物种中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观赏植物、食用植物、编织用植物等多种资源类型;植物群落可划分为针叶林、阔叶林、灌丛、半灌木丛、草原甸、沼泽和水生植被,共45个群系,表明了白槽沟沟内与两岸沙地植被的极显著差异.浑善达克沙地白槽沟为沙质地层的下切沟,沟谷特殊的微地形环境是影响植物种类和区系多样性的主导因素,特殊的地形引起植被的显著变化,沟内生境多样,植被类型多样,是浑善达克沙地微地形环境最为良好的地段.
  • 摘要:从浑善达克沙地三个不同地点、三种不同立地类型区采集榆树根际土壤样品,在实验室对土壤中微生物进行培养、分离,力求探索榆树疏林的生长状况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结果是:总体上讲三大类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上差异显著,平均值分别为细菌45.84(105·g-1)、放线菌34.59(105·g-1)、真菌5.49(105·g-1).在榆树的生长状况较好的丘间地和阴坡上,三大类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比榆树生长较差的沙丘阳坡上明显多;细菌在丘间地上、阴坡、阳坡上的数量分别为59.45(105·g-1)、42.82(105·g-1)、38.25(105·g-1).榆树各项生长指标均较高的沙地中部正蓝旗,土壤三大类微生物数量明显多于西部的正镶白旗和东部的克什克腾旗,细菌数量在正蓝旗、正镶白旗、克什克腾旗分别为59.87(105·g-1)、49.10(105·g-1)、41.54(105·g-1).由此可见,榆树的生长状况与微生物的数量呈正比关系.
  • 摘要: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作为典型的农牧交错区,生态脆弱的同时兼具经济脆弱.对科左后旗农户的农牧业生计方式进行分析与比较,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牧系统耦合,提升经济效益,实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统计资料、调研信息及历史研究数据的挖掘与提取,运用能值理论分析方法,对2015年科尔沁左翼后旗农牧业生态系统中各资源能值的投入、产出及系统可持续性发展指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科左后旗农、牧业系统环境能值投入分别占总能值投入的80.32%、98.43%,总辅助能值占比分别为19.68%、1.57%,其中可更新有机能比例分别为1.63%、0.36%.农牧业生计方式对环境依赖程度均很高,牧业更为明显.从能值总投入、总产出来看,农业系统表现为低投入高产出,牧业系统为高投入低产出;但相比之下农业系统的环境承载率为0.427,高于牧业系统的环境承载率0.164,说明虽然农业系统能值总投入较低,但农业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压力更大.农业系统能值指标体系表现为"两高三低".即环境承载率、能值投入率较高,能值自给率、净能值产出率及可持续性指数相对较低.科左后旗的农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大、区域系统竞争力差、可持续性差;而牧业的环境利用率低、对环境依赖过大、辅助能值投入少、生产效益较低.因此在农业生产上,建议控制不可更新辅助能的投入,实施集约化农业,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全面推广浅埋滴灌技术,提高系统生产力.而牧业的发展则提倡草田轮作,推进"粮改饲"和易地育肥工程,发展集约化牧业,与农业互助互促,实行"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的农牧结合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 摘要:景观结构与功能的改变会对生态系统服务产生显著影响,正确认识各类景观指标对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贡献是景观可持续管理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毛乌素沙地腹地乌审旗为研究区,基于遥感和土地利用/覆盖等数据,采用模拟与统计分析方法,在乡镇、一级子流域和二级子流域3个尺度上,评估了2000-2010年区域景观结构(景观面积百分比PLAND、斑块密度PD、边缘密度ED、分散和并列指数IJI)和生态系统服务(碳储量和土壤保持率)的时空变化格局,区域景观结构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解释率和相对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景观结构和关键生态系统服务有明显空间异质性,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尺度效应.乡镇尺度上景观结构变化对碳储量和土壤保持率的动态解释率最高,分别可达97%和71%;其中,对碳储量贡献较大的指标从高到低依次为固定沙地IJI、流动沙地ED、流动沙地PD、流动沙地PLAND和固定沙地PLAND,其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1.18、0.90、0.57、0.51和-0.21;对土壤保持率贡献较大的景观指标为固定沙地IJI,标准回归系数为0.88.本研究可为当地景观可持续管理和生态系统服务改善提供参考.
  • 摘要:进行基塘景观的信息提取及其景观格局分析研究,对于协调城市发展与传统基塘农业景观可持续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基于面向对象分类技术使用ENVI中的Feature Extraction拓展模块对顺德区2015年的OLI遥感影像进行基塘信息提取,后使用Fragstats4.0对提取结果进行景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分类方法具有较好的分类精度,分类总精度为91.5%,Kappa系数为0.87.提取的基塘景观占顺德区总面积的19.7%,在空间上分布呈聚集态,主要集中在中部的勒流街道、西南的杏坛镇以及均安镇等;整体景观格局呈现出景观信息含量低,景观类型比较单一,林地和耕地等景观的破碎化严重以及建设用地占主导优势的现象.顺德区各镇/街道中,均安镇的基塘景观破碎度化最为严重;进行高标准基塘整治后的杏坛镇基塘面积最多,占总基塘面积的30.5%,分布较聚集,每个基塘斑块都具有较大的规模.
  • 摘要:Meta分析价值移位方法作为资源价值评估的有效方法,是目前国外自然资源价值评价领域关注的热点,已有大量实证研究出现,国内有关该方法的研究相对稀少且缺乏系统性.水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的战略性基础资源和区域生态环境系统持续良性循环的控制要素,对人类生存发展、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水资源价值的研究是水资源管理的基础与核心,是解决中国水资源问题,缓解水资源危机的关键措施和途径.本文通过搜集有关中国水资源价值评估的实证研究结果,建立效益移位分析基础数据库,应用基于Meta分析的函数效益移位方法,对中国水资源价值移位进行研究,以探讨效益移位方法在中国水资源价值评估领域的可应用性及发展前景.研究结果表明:水资源所在地理区域、地区人口密度、水质、供水成本及利润以及人们对最大水费承受程度的差异会影响到地区水资源价值的变化;Meta分析价值移位模型样本外价值移位的平均误差为17.55%,在可接受范围内,故Meta分析价值移位方法可作为评估水资源价值的一种快速可行的方法;中国省级层面水资源价值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分异,呈现出沿海地区高于内陆地区,华北、华东和西南地区普遍高于其他地区的分布规律,且省会城市水资源价值相对高于全省水资源价值平均值.与现有基于Meta分析的自然资源价值、湖泊生态服务价值等相关成果相比,本文在模型构建上,更充分地引入了研究文献中的数值型变量,并取得了较好的有效性检验结果;同时,研究揭示了中国地理空间格局的水资源价值的差异性,为深刻认知效益移位法的应用价值提供了进一步的借鉴.
  • 摘要:城市建成区提取和空间范围确定一直是公众关注焦点、学界研究难点和政策调控支点,论文结合城市建成区特性,构建了一种利用NPP/VIIRS高分夜间灯光数据提取的城市活跃区与城市不透水区域融合的城市建成区提取方法,利用研究区Landsat8和VIIRS影像、结合融合算法提取了徐州市2013年建成区,并通过高分一号影像和30个独立验证点对提取的城市建成区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构建的融合算法提取城市建成区具有较高的精度,能有效揭示城市建成区与区域不透水率、夜光数据活跃度的内在关系,是一种可行的城市建成区提取方法,也能为城市扩张分析研究奠定良好的数据基础和空间参考系.
  • 摘要:地表微气候的变化和分布受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和开发强度的影响.植被覆盖、地表水分有效性和地表温度(LST)组成微气候变量,这些变量均可从多光谱卫星影像获得.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与这些参数有着重要的关系,而陆地卫星和其他卫星影像提供了高时空精度土地覆盖和地表微气候等信息.本文利用从陆地卫星热波段获得的地表温度(LST)和从红色及近红外波段获得的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来进一步提高土地覆盖分类和微气候制图,同时基于遥感影像数据,还估计了具有空间分布式特征的植被丰度(FVC).该研究以珠港澳湾区的广州市老八区为例,在过去的1990-2000年里,通过运用陆地卫星TM和ETM+影像进行非监督分类,结合LST与NDVI之间的散点图,确定了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估计了地表参数,描述了这些参数的时空分布特征,从空间和时间方面评估了这些参数与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由于城市用地的发展,研究区植被覆盖(FVC>0.5)从1990年的72.39%减少到2000年的45.95%.研究还表明,凡是作为城市用地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包括高密度城市用地和低密度城市用地),从1990年到2000年,其归一化地表温度值都是增加最高的.
  •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城市生态空间正处于剧烈变化中.大量具有生态价值和服务功能的土地不断被侵占,以满足暂时的城市建设需求.但从长远来看,这些生态用地的"消失",将不可避免的影响区域生态平衡,给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埋下隐患.广州作为华南的中心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土地利用变化频繁,生态环境的保护面临着巨大压力.因此,本文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利用监督分类法与综合指数法相综合的复合提取方案对2015年广州生态用地进行空间识别,掌握广州市生态用地存量现状.同时,借助生态风险小区和生态风险等景观指数对广州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2015年广州市生态用地中,植被覆面共计4313.2km2,占全市面积的58.02%,水体覆面约有581.38km2,占全市面积的7.82%.在生态风险方面,广州市生态风险呈现明显的多核圈层结构,由多核心的中心向外部逐渐降低.从面积上来看,风险区占全局的30.99%,低风险区占59.01%.
  • 摘要:有别于其他产业,农业的发展与自然资源息息相关,农业持续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尤其是气候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支持.气候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生活,一旦这种变化超出农业生产的承受能力,就会形成灾害并极易造成系统性风险,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也阻碍着农业风险管控的经营和发展.水分和土地是农作物生长必不可少的资源基础,降水是影响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以此为例,尝试基于各省份的历史降水和土地数据,通过GIS的相关方法,对中国农业大省进行资源变化的风险区域划分,并提出农业保险风险区划的设想.本文搜集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的历史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科学上常用的计量地理知识和空间分析手段,设定一系列风险评估指标,进行风险评估建模,从而计算各省的风险指数.同时,将各省份的风险指数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划分出风险相关区域,把它作为一个基础风险单位,来进行农业保险的区域协调,并提供给保险公司及其他相关机构作为农业保险精算的参考.这样可以有效分散风险,降低农业保险经营成本,以达到促进农业保险发展,帮助降低农业灾害致损的目的.
  • 摘要:本文以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上海市为研究区,利用1995、2000、2005和2010年四期土地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和交通道路等数据,通过校准获得所需增长系数后,应用SLEUTH模型对土地利用/覆盖的变化过程进行情景模拟和预测.在此基础上,设置不同的情景方案,模拟对比不同条件下的上海市未来土地利用/覆盖的变化,为上海市的城乡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SLEUTH模型对上海历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模拟总体精度较高,合理校准系数后开展未来情景模拟;通过对2050年上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预测,2050年上海市城镇用地面积显著增加,农村居民用地、草地、林地和其他建设用地的面积减少,城市扩张主要以边缘增长方式进行,新扩展中心增长和道路影响增长则主要是发生在郊区.
  • 摘要:空间连续的土壤属性数据是土壤信息系统工作的基础,土壤水分在土壤形成和土壤肥力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土壤水分变化的时空定量监测方法,土壤水分空间插值方法及其精度是数字土壤研究的重点,但不同空间插值方法对山地平原过渡地带土壤水分的影响尚不清楚.本文以山地平原过渡地带绵竹市的部分区域为研究区,在土壤采样、测试获取土壤水分数据基础上,采用反距离权重法(IDW)、普通克里格插值法(Kriging)、样条插样法(Spline)和改进的回归克里格法(RK)等不同方法对土壤水分进行空间插值,并以土壤样点水分数据为参考值对其插值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四种插值方法精度为:回归克里格法>克里格插值法>反距离权重法>样条插样法,提出了提高空间插值精度的方法.
  • 摘要:日照时数对农作物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认识日照时数的变化,可以对地域农作物的分布起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及EEMD信号分解法对陕甘宁地区1950-2014年日照时数日值数据进行年尺度及季尺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多时间尺度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陕甘宁地区1950-2014年年累积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四季累积日照时数除春季外,其余三季均成下降趋势,与农作物生长最为密切的生长期累积日照时数也呈下降趋势.由EEMD信号分解得知,日照时数长期呈现下降趋势,主要由高频年际IMF1信号及中低频信号IMF3、IMF4主导,使日照时数长期呈下降趋势.陕甘宁地区1950-2014年年累积日照时数的分布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的趋势.由日照时数倾向率空间分布得出,陕甘宁地区日照时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下降趋势最为明显的地区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一带.春季上升速率较快的地区位于中东部;夏季日照时数变化率较为稳定;秋季大部分地区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只在南部小部分地区呈上升趋势;冬季日照时数均成下降趋势,下降趋势最高的地区位于西南部.
  • 摘要:不同土壤粒径大小差异致使土壤光谱反射率不近相同,从而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预测精度.因此探索不同粒径下土壤有机质含量估算精度,可为有机质的精确估算以及减少样品的前期处理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将分别过10、20、50、100目筛的土样于暗室内进行350~2500nm波段光谱反射率测量,经多元散射校正(MSC)与小波变换(WT)平滑去噪后,首先将原始光谱(R)及其数学形式包括反射率倒数(1/R)、反射率对数(1gR)、反射率根号(√R)进行一阶微分变换,然后采用遗传算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GA-PLS)筛选土壤有机质含量特征波段区间,再将R、R'及特征波段(CHR)作为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支持向量机(SVM)的输入波段进行有机质含量建模.结果表明:土壤粒径越小,光谱反射率越高,特别是当波长大于500nm时,反射率明显增加且粒径<1mm时反射率值差异明显;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特征波段主要位于425~447nm,1427~1459nm,1948~1958nm,1970~1991nm,2012~2039nm,2155~2185nm谱区;采用GA-PLS算法挑选特征波段建立SOM估算模型,模型精度和预测能力明显高于R和R';利用SVM方法建模模型精度明显高于PLSR方法;当土壤颗粒大小<0.25姗(50目)时,模型精度提高不明显.
  • 摘要:在地形复杂,生态脆弱的山地平原过渡带,土壤水分遥感监测在地质灾害预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许多研究已经分析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TS)在土壤变化中的作用,但理解由NDVI和Ts构成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对山地平原过渡带土壤水分的影响尚不明确.为更好地掌握山地平原过渡带这一特殊区域的土壤含水量情况,文章利用Landsat8OLI/TIRS影像,获取Ts和NDVI,通过TVDI建立土壤水分回归模型进行遥感水分反演,并用同期野外采样数据对结果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TVDI和土壤水分存在较强相关性,能较好反映表层土壤湿度;土壤水分整体分布状况表现为西北山地地区高于东南平原地区,过渡带上山地向平原逐渐降低.因此,TVDI能较好反映过渡带土壤水分时空差异,对监测过渡带土壤干湿状况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 摘要:高技术矿产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原材料.废弃手机中含有种类丰富的高技术矿产.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手机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电子产品之一,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地和消费国,每年产生大量的废弃手机.本文从中国国情出发,在区分功能型手机和智能型手机的基础上,运用动态物质流方法,测算出手机废弃量及其所蕴含的高技术矿产社会存量.并分别从产品技术创新、回收网络、回收技术、消费升级和政策导向等五个因素讨论其对手机中高技术矿产的种类、品位、成矿规模和成矿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1987-2016年,中国手机废弃总量超过33.26亿台,其中,功能型手机累计废弃量约为23.39亿台;智能型手机累计废弃量约为9.87亿台.在2015年,智能型手机废弃量首次超过功能型手机废弃量,而在2016年,智能型手机废弃量是功能型手机废弃量的约2.17倍.在1987-2016年,中国废弃手机中蕴含各类高技术矿产总社会存量超过1.53万t,其中,废弃功能型手机中蕴含各类高技术矿产社会存量约为8909t;废弃智能型手机中蕴含各类高技术矿产社会存量约为6381t.在1987-2016年,中国废弃功能型手机中蕴含高技术矿产钴8888t,钯21.05t;中国废弃智能型手机中蕴含高技术矿产钴6217t、钯14.80t、钕49.34t、镨9.87t、铍2.96t、锑82.90t、铂3.95t.鉴于高技术矿产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关键原材料,国家应调整国家高技术矿产资源安全战略路线;提升废弃手机拆解的核心技术;加强互联网资源回收平台的建设,构建互联网+回收的生态系统;积极开展宣传和教育工作,倡导居民绿色环保消费理念;发挥城市高技术矿产政策支持作用;健全城市高技术矿产开发利用机制,保障国家高技术矿产资源供给安全.
  • 摘要:"十三五"期间,"城市矿产"开发利用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推动其发展壮大是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的重要举措,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目前中国"城市矿产"已初步形成一定的产业链,但部分"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产业链短、较为单一,在实现"城市矿产"对于原生资源的替代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有较大的提升潜力.本文对中国"城市矿产"开发利用产业链的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考察,提出产业链建设的建议.在产业链上游,应寻求多元化的"城市矿产"资源获取渠道.对于产业链中下游,应注重促进产业链延伸,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对于产业链整体,在畅通"城市矿产"资源与产品流通渠道的同时,应促进再生原料、再生产品的使用.
  •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疲软,主要发达国家开始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在高端制造业领域致力于培养出振兴本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稀有金属等高技术矿产成为战略实施的关键原材料,国际市场上开始呈现稀有金属需求逐年增加,争夺逐渐加剧的局面.为规范稀有金属产业发展、保障资源供给安全、满足中国高端制造业需求,提高中国稀有金属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稀有金属产业政策.本文收集1986-2016年国家层面颁布的相关政策文件,在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政策文本梳理、编码并统计计量的基础上,首先从颁布部门、数量等方面对政策体系进行总体分析,然后构建并运用政策工具一政策作用环节两维度分析框架,探讨中国稀有金属政策体系的演化过程及发展特征.研究发现:中国稀有金属政策经历了由开发秩序整顿期经优势资源保护期到产业政策调整期的演变;初步形成以国土资源部为核心,多部门联合颁布的政策制定格局;政策工具呈现出以管制型政策工具为主逐步向市场型政策工具过渡;政策作用环节以开采为主导,其它重点环节不断变化.最后,本文讨论中国稀有金属政策演变的内在原因并提出了完善政策体系的政策建议.
  • 摘要: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发展,全球金属资源供需格局发生重大调整,美、日、欧等主要发达国家不断利用对现行多边贸易体系的主导权,采取诉诸WTO方式倒逼中国敞开优势金属供应.本文从保障国家金属资源安全出发,首先界定了中国优势金属范围,然后从可依赖性、可持续性、可承受性三个维度建立了一套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8个二级指标的金属资源供应风险评估体系,对中国优势金属供应全球需求的风险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优势金属整体供应风险较高,铟、铋2种金属供应风险值都在80以上,处于高风险水平;锑、锗、钡、镁、钨、稀土5种金属处于中高风险水平;只有镓和锶金属的供应风险最小,处于中风险水平.钡的可依赖性风险最高,锑的次之,稀土的风险最低.铟可持续性风险最高,而锑金属由于可替代性较强,可持续性性风险指数最低.铟的可承受性风险也最高,铋的次之,钡的最低.随着未来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优势金属的供应风险将更加严峻.
  • 摘要:首先,针对矿产资源安全保障的三维均衡价值进行研究.矿产资源安全保障的均衡价值包括3个方面:其一,期权博弈均衡价值.期权博弈均衡价值是将实物期权价值与博弈价值相结合,从而对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进行更准确的定价,代表了矿产资源安全保障的经济均衡价值.其二,损失规避均衡价值.损失规避均衡是基于人类心理行为,由此选择不同于纳什均衡的策略,以使自己损失得到最小化,代表了矿产资源安全保障的生态均衡价值.其三,互动公平均衡价值.互动公平均衡是有一部分经济主体拥有"互动公平偏好",并且其偏好关系式不只是靠本身的物质来支付,也靠别的博弈对象来付出的,代表了矿产资源安全保障的社会均衡价值.其次,针对矿产资源安全保障的组合性均衡价值指数进行设计.通过市场比较法对比中美两国的矿产资源自给率拟定矿产资源安全保障的基准值,再通过市场修正法构建具有主体依赖特征的经济均衡价值修正系数、社会均衡价值修正系数和生态均衡价值修正系数,形成矿产资源安全保障的组合性均衡价值指数.其中,经济均衡价值修正系数包括宏观因素修正值、中观因素修正值和微观因素修正值,每种修正值下包含3种不同因素,共9个基础指数.生态均衡价值修正系数包括生产环节修正值、消费环节修正值和技术环节修正值,每种修正值下包含3种不同因素,共9个基础指数.社会均衡价值修正系数包括国内因素修正值、国际因素修正值和战略因素修正值,每种修正值下包含3种不同因素,共9个基础指数.从经济、生态和社会3个角度选择27个基础指数,组合成为3×3×3的矿产资源安全保障的组合性均衡价值指数.最后,通过2010-2012年的客观市场数据来评价中国铁矿石的安全保障程度.评价结果表明:中国矿产资源安全保障的基准值相对较低,经济均衡价值修正系数、生态均衡价值修正系数和社会均衡价值修正系数都逐年增加,中国矿产资源安全保障的组合性均衡价值指数总体不断上升.并且,我经济均衡价值修正系数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生态均衡价值修正系数,最后是社会均衡价值修正系数.相对应的含义是,经济因素在矿产资源安全保障中占主导地位,生态因素次之,社会因素最小.综上所述,矿产资源安全保障的组合性均衡价值指数设计是基于三维均衡价值来进行的.这不仅可以解释矿产资源安全的保障程度,也能够反应在矿产资源安全保障中经济、生态和社会三种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这种不同影响因素的判断可为矿产资源安全保障相关主体的策略选择,特别是相关行政机构的政策选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摘要:本文基于灰色关联度理论,选取河南省近六年的矿业结构和河南省国民生产总值相关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其关联程度进行了量化分析,定量分析河南省2010-2015年河南省矿业结构各行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近年来河南省矿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联程度依次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通过数据分析得知矿业加工业占据河南省现有的能源工业结构中的主要部分,矿业采选业依然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河南省矿产资源整合力度的加大,矿业结构改革己初见成效,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较依然还有较大差距.为更好优化矿业结构,促进河南省经济可持续增长,建议:继续调整矿业结构,优化矿业布局,延长矿业产业链条,提高矿业产品附加值.坚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矿业结构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矿业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集约型高效发展道路.
  • 摘要:本文以银川市城市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网格法采集银川市市区96处表层土壤样品,测定其Co、Cr、Cu、Ni、Pb、V、Zn和Bi的含量.利用基础数据分析研究区及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表层土壤中Co、Cr、Cu、Ni、Pb、V、Zn和Bi的含量分布及富集度特征,采用污染负荷指数(PLI)法评价研究区及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结果表明:银川市土壤表层重金属元素分布不均匀,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城市土壤各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变异系数各有不同,其中交通用地和工业用地研究区内各元素的变异系数较大,重金属元素含量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通过污染负荷指数法分析可知,银川市城市表层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的情况并没有十分严重,但个别元素在局部地区污染较为严重,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表现为整体较轻,局部严重态势.
  • 摘要:煤炭资源是山西省的优势资源,其大规模开发利用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区域环境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影响.本文以煤炭资源、区域环境和社会经济为基础,搭建了山西省3E系统,在系统分析3E系统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构建了山西省3E系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起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提出运用主成份分析方法测算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利用隶属度理论测算山西省3E系统协调度的方法,并根据设定的协调度等级标准,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与环境经济的动态协调度进行了分析;据此对制约系统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提出了改进建议.
  • 摘要:从数据包络分析(DEA)和熵值法两个角度分析了有色金属产业的持续发展趋势,并以云南有色金属产业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探寻了云南有色金属产业的健康发展途径,进而为云南区域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做出贡献.通过计算测度,云南有色金属产业整体处于弱不持续状态.主要原因是投入不稳定和投入过量,规模效率逐步下降;企业之间的投入缺少理性和协调,同质化、低水平、重复的投入过多.需要采取科学、有序、合理的发展规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持适度规模、提升产业管理水平等措施,增强云南有色金属产业自身实力和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提升持续发展能力.
  • 摘要:能源效率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焦点.本文首先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对中国1978-2009年的能源效率进行测度;然后基于VEC模型分析能源效率与产业结构、技术进步、能源消费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模型就中国能源效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短期动态关系作进一步分析,分析得出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都有持续的正面影响,贡献率依次降低,而经济发展水平对其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最后提出改善产业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等建议.
  • 摘要:从生态安全屏障概念、屏障功能、构建类型、研究特点等方面对区域生态安全屏障格局划分与构建研究进行了概括.归纳总结出目前研究的几个特点:研究较为关注热点地区;生态安全屏障区构建归因于区域发展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需求与之相关的环境质量需求;研究逐步从单一生态安全屏障理念转向具体生态屏障构建和度量;在手段和方法上趋于多样化并向综合性转变.最后总结了生态安全屏障已有研究存在的特点,并展望了区域层面生态屏障研究发展的方向.
  • 摘要:建设用地扩张是指城市居住用地和生产用地不断扩大的过程,它是一座城市城市化发展的体现.本文以广州市为例,利用多精度多时相的遥感影像、结合社会经济数据以及2005-2013年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运用遥感、GIS等技术,对广州市的建设用地的面积、速度与方向进行分析;并将广州市的城市扩张与人口、GDP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1979-2000年期间,广州市的城市扩张是以广州中心城区(包括越秀区、海珠区、天河区、黄埔区、白云区、荔湾区)为中心点,向着四周呈辐射状扩张的分布格局,且在各个小区域,也会有辐射式的扩展模式.②2000年后,广州市建设用地的扩张与广州市制定的发展战略"东进、西联、北优、南拓"基本一致,其建设用地扩张区域主要集中在广州市的南部地区(番禺南沙),东部的黄埔区、萝岗区.由此建议: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用地需求增大,规划部门应制定好城市发展策略,高效利用好每一块地,合理控制各变量之间的发展程度,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揭示土壤全氮空间变异规律和分布特征,对农业生产和环境管理有重要意义.目前对龙门山地与成都平原过渡带土壤全氮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不多.本研究以山地平原过渡带的绵竹市为例,基于土壤采样与分析测试数据,采用GIS与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表层土壤全氮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绵竹市土壤全氮平均质量分数为2.198g/kg,变异系数为45%,属于中等程度变异;空间分布上呈带状分布,主要分布趋势由西北山区向东南平原递减;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全氮空间分布不同,分布顺序为黄棕壤土>黄壤性土>水稻土>酸性紫色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全氮质量分数顺序为:林地>草地>耕地>未利用地;研究结果可为山地平原过渡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土壤全氮有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土地利用变化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用地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建设用地扩展是未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本研究结合主体功能区划的划分,从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国土安全三个角度选取指标,计算吉林省各个县市的土地适宜性.再结合主体功能区划的划分,适宜开发的空间聚集度,划定各个区域的开发阈值.最后通过现状开发程度与适宜建设开发程度的偏离度来计算土地资源压力.从而为吉林省以后的建设提供相关建议.
  • 摘要:定量研究天然草地的氮磷流动特征,可以为优化牧草施肥和提高牧草产量提供科学依据.建立中国天然草地氮磷养分输入(输出)数据库,利用NUFER模型定量了中国天然草地氮磷平衡账户、利用效率和环境排放特征.结果表明:2013年全国天然草地的氮和磷输入(输出)总量为5034Gg N和318Gg P,单位面积的输入(输出)量为19kg N hm-2和1.2kg P hm-2.氮沉降和畜禽粪尿磷是天然草地最大的氮和磷输入项,分别占氮和磷输入总量的49%和89%..各区域天然草地氮和磷输入(输出)量差异很大,变化范围分别为7.0-70kg N hm-2和0.12-8.0kg P hm-2;2013年天然草地氮和磷的养分利用效率分别为105%和191%,各区域间差异很大.由于青海、重庆、吉林、辽宁、内蒙古和甘肃的牧草氮带走量大于天然草地的氮总输入量,这些省份的氮利用效率超过100%.青海天然草地的氮利用效率最高(141%),云南的氮利用效率最低(57%).中国各省份天然草地磷利用效率的变化范围是75%-538%.青海、内蒙和甘肃三省的磷利用效率超过200%;广西、贵州和云南三省的磷利用效率低于100%;2013年天然草地氮和磷的环境损失量分别为1.7kg N hm-2和0.059kg P hm-2,氨挥发和侵蚀分别是氮和磷的主要损失途径.西南和东北地区天然草地氮损失量较多,部分省份的损失量超过8kg N hm-2;西北地区氮损失量较少,平均不足3kg Nhm-2;青藏高原区氮损失量最少,不足1kg N hm-2.磷的环境排放空间规律与氮排放相似;2013年全国天然草地土壤氮和磷的亏缺总量为535Gg N和318Gg P,单位面积亏缺量分别为2.4kg N hm-2和1.2kg P hm-2.北方和西南部分地区天然草地的氮土壤累积量为负值,重庆、吉林和辽宁三省市的土壤氮亏损量超过20kg N hm-2;西部和西南部分省份天然草地的氮土壤累积量为正值,其中广西和云南两省的土壤氮累积量超过5kg N hm-2;西藏、宁夏和贵州天然草地的氮土壤累积量介于0-2kg N hm-2之间,土壤氮基本处于平衡的状态.除广西和贵州外,其余省份天然草地磷养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亏缺,其中新疆和云南草地土壤磷亏缺量不足0.1kg P hm-2,土壤磷基本处于平衡的状态;重庆天然草地磷的亏缺量最大,为3.7kg P hm-2;广西和贵州天然草地的土壤磷累积量分别为1.3kg P hm-2和0.25kg P hm吨.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