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09
  • 召开地:杭州
  • 出版时间: 2009-10-14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1409条结果
  • 摘要:光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作用是很大的,随着人们生产生活的不断发展,介休地区的光照度在逐年减少,光照的减少是因何而起,这是一个值的考虑的问题,根据对介休地区近几十年的光照气象资料研究对比,分析近几年介休光照减少的原因何在。
  • 摘要:本文综合论述了中国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类型及对农林牧业造成的影响,特别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发生的种类越来越多,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严重制约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各级气象部门针对当地不同的气象灾害类型及对农业、林业、牧业等生产产生的危害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最后根据中国目前极端天气事件的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服务的新思路。
  • 摘要:通过对枣庄气象观测场的搬迁简单介绍,给出了两新、旧站址距离数学算法方案,并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运用经、纬度网格进行了剖析,并加以解决。
  • 摘要:利用2000~2002年的试验资料和2002~2003年的示范推广资料,对秸秆覆盖农田的小气候和增产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对农田近地层气温、空气湿度和地温均产生明显影响,但对风速的影响不甚明显;秸秆覆盖可使地表层显热通量增大,潜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减小,从而使土壤蒸发受限;由于覆盖抑制土壤表面蒸发,使土壤水分无效消耗减少,增加前期土壤水分积累,有利于植株后期蒸腾,使水分消耗从物理过程向生理过程转化,从无效消耗向有效消耗转化,从而增加作物产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秸秆覆盖可使冬小麦增产8.08%~10.71%,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5%~8.4%;夏玉米增产6.08%~11.97%,水分利用效率提高7.8%~14.4%。
  • 摘要:文章以衡阳地区历年观测的发育速率、干物质分配系数、叶片相对生长死亡速率等作物参数和土壤参数调整了ORYZA2000水稻模型,利用该模型模拟了衡阳地区气象资料常年值下的产量和46年内实际最高温度下的产量,由此计算出各年高温灾损率。研究该高温灾损率和最高温度的关系得出灾损率与最高温度的关系满足以下关系:734.3504.3721.1733.0074.0432114+=xxxxDwrr,其中自变量x分别表示开花期内最高温度大于等于35℃、36℃、37℃和38℃的日数。统计表明长江中下游水稻发育期主要分布在6月中旬至9月中旬,分旬计算并统计86个代表站的最高温度,带入上述关系式,得出各站各年各旬灾损率,以10a为单位计算各站各旬高温热害概率。采用ArcGis9.0绘制各站各旬高温热害概率分布图,该分布图可以用来定性评估长江中下游水稻高温热害发生情况,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知道意义。
  • 摘要:本文以麦田水分平衡为基础,系统分析了冬小麦需水量、生育期降水量和底墒水储藏量三个分量的变化及其对冬小麦灌溉需水量的影响。不同气候年型冬小麦生育期降水量和前一年夏季降水量对冬小麦灌溉需水量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分析,河南省冬小麦灌溉需水量等值线基本上呈纬向分布,自南向北逐渐增大。正常年零值线大体位于卢氏、嵩县、许昌、鄢陵、柘城至永城一线。在此线以北必须进行灌溉,其灌溉量愈向北愈大,分别为50-100mm和100-200mm;零值线以南,不需要灌溉。丰水年零值线北移,大约向北跳动0.5-0.8个纬度,全省灌溉面积和灌溉量会明显减小,零值线以北灌溉量为50-150mm。欠水年零值线南移,与正常年相比,大约向南移动1.0-1.5个纬度,灌溉面积和灌溉量明显增大,自零值线向北,灌溉量分别为50-100、150-200和200mm以上。
  • 摘要:本文在论述沿淮地区洪涝灾害及农业避洪减灾问题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安徽省沿淮地区农业洪涝灾期特征(沿淮地区平均梅汛期、最长梅汛期和农业洪涝危害期的时间分布特征)及夏季农业洪涝易发的原因(夏季梅汛期多暴雨、沿淮地区地势低洼、作物正处关键时期、生态失衡人水争地),并且针对安徽省沿淮地区洪涝灾害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与传统种植模式不同的避洪种植模式(如荞麦--大麦种植模式、青玉米--大麦种植模式、大白菜--大麦种植模式、大蒜苗--荞麦种植模式、萝卜--洋葱种植模式、大棚秋季西红柿--大棚春季西红柿种植模式、大棚芹菜--地膜马铃薯种植模式等)。研究结果可为农业洪涝易发区灾期分析拓展思路,也可为农业避洪减灾和高效种植提供技术模式。
  • 摘要:为揭示小麦赤霉病大流行的天气学原因,分析了2003年江苏省小麦赤霉病大流行期间的气象条件和天气形势。结果表明:(1)春季多次出现连阴雨天气过程,小麦抽穗开花期多雨、高湿、寡照是造成2003年江苏省小麦赤霉病大流行的气象原因。(2)500hpa欧亚阻高型、北方大低涡型和北脊两槽型稳定环流形势的交替出现,700hpa切变线的存在,地面准静止锋在长江流域的摆动,850hpa西南暖湿气流的水汽输送、中低层水汽的辐合上升、冷暖气流交汇对潜能释放的促进,导致了2003年江苏省小麦抽穗开花期4次连阴雨天气过程的发生。研究结果可为小麦赤霉病发生的中短期潜势预报提供依据。
  • 摘要:作为农业干旱指标,降水距平百分率未考虑底墒作用及不同发育期水分对产量影响不同,针对此问题,利用降水距平百分率指数构建了华北冬小麦作物气候冬小麦干旱指数。该指数将冬小麦不同发育阶段的水分产量反应系数应用到降水距平干旱指数中,同时量化了底墒对冬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河南省卢氏县冬小麦历年干旱和减产率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作物气候指标负距平百分率和减产率的相关性明显高于降水负距平百分率和减产率的相关性。相关分析有力地证明了作物气候冬小麦干旱指数在评估冬小麦干旱时要优于降水距平百分率,同时也说明了将作物和气候干旱结合起来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冬小麦干旱,弥补了降水距平百分率作为农业干旱指数只涉及气候干旱的不足。
  • 摘要:专业气象服务是气象科技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邯郸市专业气象服务工作经历了由无到有,有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总结其中的经验,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找出应对方案,对于进一步做好专业服务工作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摘要:以淮河流域中纬度近似的三个省份:江苏、安徽、河南为研究背景,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气温与降水两个气象要素与三省国民经济三大产业以及三大产业下的代表性行业之间的灰色关联关系,并对三省气象敏感性行业进行了排序。研究表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发展对气象条件存在明显的依赖性,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会对气象条件的变化产生反作用影响。
  • 摘要:气象衍生灾害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严重。本文描述了气象衍生灾害的概念,区分了气象衍生灾害与气象灾害的差别,明确了建立气象衍生灾害预报的意义,并针对气象衍生灾害预报的限制因素提出了实施策略。
  • 摘要:大气的垂直运动速度是大气的一项基本参数,是气象学研究和业务应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但其很难直接测量。风廓线雷达的出现,为直接测量大气的垂直速度提供了一个新途径。本文介绍了风廓线雷达获取大气垂直速度的两种方法-垂直波束直接测量法和对称斜波束间接计算法;对风廓线雷达获取大气垂直速度的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利用两个独立垂直波束的测量计算了风廓线雷达垂直速度测量的随机误差;讨论分析了风廓线雷达垂直速度数据的一些误差来源。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风廓线雷达获取垂直速度的两种方法具有比较高的一致性,波束指向误差、杂波干扰等因素会影响垂直速度的测量精度,但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可以得到质量比较高的垂直速度数据。用风廓线雷达探测大气垂直速度是有效的并具有高时空分辨率等突出优势。
  • 摘要:自动气象站在各级气象台站使用仅几年时间,可能会存在一些管理上的空档。本文试图从地面观测资料的准确度出发,阐述自动气象站仪器差修正对提高地面观测资料准确度的必要性。
  • 摘要:本文通过对赫山站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所获得2008年1月-12月气温、湿度、气压、降水、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进行比较对比,分析两种观测资料存在的差异,并探讨存在差异的原因。
  • 摘要:利用北京地区S波段Doppler雷达和地面5分钟加密自动站资料对发生在北京地区的一次典型飑线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飑线影响时自动站上气象要素出现风向突变、风速骤增、温度下降、气压陡升等突变;(2)地面涡度与降水和雷暴大风有很好的对应。降水发生的位置与及其与正涡度区的距离的变化能预示对流单体未来的发展趋势;(3)地面水汽通量(P)能直观地反映雷暴单体的地面出流,地形辐合线以及低层水汽输送等中小尺度特征。雷暴单体地面出流造成的正水汽通量与地形引起的正水汽通量的合并以及低层的东风配合加强了山前的辐合和抬升作用,是此次过程中雷暴在山前地区得到发展并造成局地强降水以及雷暴大风的主要原因。利用地水汽面通量可以提前对雷暴的发展潜势作出预报。
  • 摘要:通过对2008年4月21~24日一次强降温天气过程导致冀西北蔚县、阳原、涿鹿三县杏扁严重冻害的分析,发现拉妮娜现象和全球气候异常还是造成冻害的根本原因,2008年1~2月份,我国南方爆发了50年~100年一遇的大雪灾,其主要原因就是拉妮娜现象和全球气候异常,进入4月以后,这种状况依然;底层850hpa有冷舌侵入且冷空气持续时间长是导致冻害的关键,4月21日500Hpa高空槽位于蒙古到河套西部,槽后最低气温达到-34℃,而温度槽明显落后高度槽,高度槽后冷平流明显,850Hpa已经形成一个冷涡,低层有冷舌侵入我市;另外前期降水偏多导致出现冰冻和特殊的盆地性质是这次冻害出现严重损失的主要原因,21~24日降温过程前一个月的降水总量与常年和去年对比,我市降水比常年偏多87%~356%,平均偏多229%,这是历年上比较罕见的;春季(3-5月)同期100hpa高度距平合成图,极涡是明显的负距平中心,显然极涡是加强的,且中心位置明显偏西南,这样有利于冷空气频繁南下影响我国西北地区,另外,从贝加尔湖在我国西北、华北为负变压,东北到日本海为正变压中心,使得亚洲中高纬环流呈经向型发展,这种环流形式表明华北地区上空多冷空气活动,这是有利于降水和降温的条件;对历史相似年合成,发现我国东北地区高度场变化是造成我区春季降水偏多和气温变化的关键系统。
  • 摘要:2007年9月26日至10月12日河北省发生了一次持续时间长达17天的连阴雨天气,本文对此次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连阴雨发生在欧亚大陆稳定的大尺度环流形势下,巴尔喀什湖低槽偏强且稳定少动,西太平洋副高偏北偏强,使得西来冷空气与南方暖湿气流持续交汇于我省中南部,造成此次长连阴雨天气过程。长期低温寡照使得大秋作物无法收晒,致使枣类腐烂、棉花烂桃、玉米霉变,沧州著名特产金丝小枣受灾面积107.8×103hm2,直接经济损失达12亿元;邯郸、邢台、衡水、沧州4个产棉地区60%以上棉花烂铃,每亩棉花减产5%左右,品质一般下降两个等级;另外,长期的阴雨天气使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发霉、出芽,已收获的农作物因不能晾晒产生霉变,品质受损。但由于冬小麦处于播种期,土壤水分的增加对提高小麦产量有利。此次连阴雨过程共降水约100亿立方米,全省3480万亩冬小麦播种因免浇地就可节约资金约5.133亿元。
  • 摘要:本文利用河北省冬麦区1965~2007年48个气象站,冬小麦生育期内逐年降水量、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风速资料,估算了全生育期、生长前期、中期、后期的水分亏缺量,分析了水分亏缺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时序变化趋势以及水分亏缺量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全生育期水分亏缺量最大的区域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地区,水分亏缺量变率较小;各生育期以中期水分亏缺最为严重,且变率较小,生长前期和后期水分亏缺量较小,但变率较大。2)各生育期水分亏缺量均呈减少趋势,其变化趋势由需水量的变化趋势所引起。3)全生育期和生长前期需水量减小的主要原因是日照时数和风速的减小,生长后期则是由风速的减小和相对湿度的增大引起的。
  • 摘要:对1990-2008年承德市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面积与气象条件进行相关分析表明: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是生物因子在适宜的气象条件下发生作用的结果。通过计算气温、降水、相对湿度、日照时数与马铃薯晚疫病受灾率P的相关系数发现,气象条件是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和蔓延的决定性因素。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阴雨连绵或多雾、多露最有利于晚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以作物受灾率作为马铃薯晚疫病气象等级的划分标准,把过去19年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按受灾率划分为5个气象等级,结合承德的气候背景,选取与晚疫病相关好的前期气象要素作为预报因子,分别计算预报年的气象条件与历史上晚疫病发生年逐年对应气象要素序列的相似距离、相关系数及综合聚类指标,采用综合聚类法建立了马铃薯晚疫病气象等级的预报模型。回代结果表明:用气象综合聚类法类做马铃薯晚疫病的气象等级预报是可行的。
  • 摘要:ENSO是热带海洋年际变化的一个强信号,它对东亚季风有显著的影响。但是ENSO与东亚季风的关系是复杂的。本文分析了这种不同的海温异常型对中国夏季气候的不同影响。研究表明,在ElNi(n)o年的衰减期,江南地区雨水偏多,江淮地区雨水偏少。而在ElNi(n)oModoki年,降水偏多的区域位于黄淮流域,偏少的区域位于江南。这两种海温异常影响中国降水的机制是不同的。
  • 摘要:使用ERA-40再分析资料和ECHAM5/MPI-OM模式输出资料分析了北半球平流层行星波与平均流相互作用及其对ENSO循环的响应。平流层波动主要是受地形的动力强迫和海陆热力差异的热力强迫产生的准定常行星波。结果显示,行星波冬季活动最强,沿极地和低纬的两支波导传播,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而夏季被限制在对流层内。波动的三维结构进一步显示,45°N以北的欧亚大陆和东北太平洋行星波位势高度纬向偏差西倾,表示波动对热量通量向极地输送,是行星波的源。通过计算折射指数发现,行星波的传播受到平均流的调制。冬季E-P通量在中高纬平流层辐合也显示,平均流又会受行星波强迫而减速。ENSO暖事件相对冷事件,行星波的极地波导得到了增强,更多的行星波上传至平流层,而低纬波导被削弱。其中1波与1-3波之和基本一致,而2波呈现出反相的变化,3波的贡献十分有限。在75°N,行星波位势高度纬向偏差在整个纬圈的西倾增强,而在60°N及以南,由于2波和1波的反相变化,位势高度纬向偏差没有显著的倾斜。受行星波强迫,冬季纬向平均风场在中低纬度增强而在中高纬度减弱。ECHAM5/MPI-OM对行星波活动的气候态有较好的模拟能力。但模式对于ENSO极端事件时行星波活动的变化只在对流层与再分析资料所得结果较为一致,而在平流层基本缺乏显著的信号。
  • 摘要:本文利用数值模式的高分辨率模拟结果研究了夏季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短期强度变化过程中的中尺度结构以及动量输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急流强度短期变化以急流轴线为界,北侧增强,南侧减弱,正负值分界线与急流轴线走向一致。在急流强度增大的区域中有若干中尺度扰动。对西风动量水平输送散度和垂直输送的诊断分析表明,急流的入口区的右侧主要为西风动量水平通量辐散区,左侧为辐合区,而出口区的右侧为辐合区,左侧为辐散区,相应有动量的上传、下输运动。但辐合辐散区域不是大尺度均匀分布,其中包含很多中尺度辐合辐散中心,位置与地面中尺度地形相对应。西风动量的垂直输送与西风动量水平通量散度分布较一致,数值小约一个量级,垂直输送最大处位于中尺度地形上空。高空急流动量收支可能受到中尺度地形的影响,在地形的上空西风动量水平输送比没有地形区域大2~3倍,其对应高空动量辐散区,相应有西风动量上传。虽然中尺度地形对动量输送的极值有一定的影响,但其尺度较小,对急流整体强度变化影响不大。
  • 摘要:本文根据夏季东亚季风区内季风环流异常所反映行星尺度扰动的强弱,来定义东亚大气遥相关指数IEA。分析表明,它能较清楚地反映夏季西太平洋副高脊线和西伸脊点位置与东亚季风系统各支季风气流的变化。并揭示当IEA偏强(弱)时,东亚季风系统内的热带季风环流出现异常加强(减弱),副热带季风环流出现异常减弱(加强),而中高纬度季风环流又出现异常加强(减弱),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还表明,IEA异常前期,具有明显ENSO循环位相特征,冬季热带太平洋SST、OLR异常,以及对流层高层风异常,可以作为前期征兆信号。该指数变化与我国夏季降水异常分布密切相关,并清楚地反映出东亚季风系统内热带季风环流与副热带季风环流及其各支季风气流异常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为该指数在气候监测与预测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物理依据。
  • 摘要:利用NCEP/NCAR再分析的日平均数据、JTWC的TC数据、CMAP候平均降水数据和NOAA的OLR数据,初步研究了南海夏季风爆发与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热带气旋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爆发后,西北太平洋(尤其南海区域)TC生成个数和活动频数比爆发前有显著增加。在季风爆发偏早年,爆发前的TC活动偏多,TC生成位置偏西。而爆发偏晚年,爆发前的TC活动很少。季风的偏早爆发受季节内振荡、西北太平洋TC活动、中纬度冷空气活动等复杂因素影响,而季风的偏晚爆发则主要受季节内振荡影响。
  • 摘要:利用1948~2008年NCEP/NCARReanalysis资料计算得到5个东亚夏季风指数和南海夏季风指数61年序列,在验证计算结果准确无误的前提下,分析了这些指数与山西夏季降水的关系。各指数间对强弱季风年的定义有差异。郭其蕴和施能东亚夏季风指数与山西夏季降水量显著正相关,能较好地表征东亚夏季风对山西中南部夏季降水的影响。张庆云的东亚夏季风指数与山西夏季降水量是6个季风指数中关系最好的,只不过为负相关。何敏的南海夏季风指数与山西夏季降水的相关性也十分明显。从对山西夏季降水异常的反应能力上来看,张庆云的东亚夏季风指数和何敏的南海夏季风指数的距平符号对山西夏季降水异常有较好的表征意义,即张庆云和何敏指数为负距平,山西夏季降水多为异常偏多,正距平多为异常偏少,这与人们通常以为的强季风年山西降水偏多,弱季风年山西降水偏少的固有观念是有差异的。由此看来如何定义一个既能真实地反映季风的进退和强度,又能合理地解释季风降水的季风指数依然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 摘要: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行政许可零收费,如何正确解释防雷行政许可与技术服务的关系,给管理相对人以满意的答复。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6〕28号)下发,接着中国气象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雷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气发〔2006〕199号),要求不断加强防雷工作。为此,规范包括气象部门在内全社会的防雷减灾工作,势在必行。一方面,随着防雷工作的深入开展,各单位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竣工验收以及防雷检测、施工监督等工作面广量大,相关规定没有系统整理,工作思路不清;另一方面,从事防雷工作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政策水平不等,分组、分头工作,没有标准的文字解释系统,难免出现解释错误和偏差。窗口工作人员、防雷技术服务人员,普遍感到需要一套标准的文字解释系统,以应答各类被服务人员的咨询。这对提高气象部门依法行政水平,转变机关作风,创建文明行业等都十分有益。根据防雷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咨询主模块,结合气象部门防雷工作的相关岗位及职责范围,建立各分支系统模块,实现计算机查询。该系统建成后,有利于部门内干部职工统一思想认识,宣传防雷减灾知识,依法行政;有利于从事防雷工作的同志,依法开展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竣工验收,开展工程施工监督、避雷设施检测等防雷科技服务工作。
  • 摘要: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发布突发气象灾害和公共应急预警信息,是气象部门面临的重要而且急迫的任务。文章从气象信息服务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现有主要发布手段的优势和不足。在亚运气象服务软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加快公共预警信息服务发展。影响公共预警信息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特定区域高时效或精确性预警信息发布的实现。文章分析了预警信息发布的两个手段——小区广播和小区短信的原理和特点,详细论述了两种发布手段特别是小区广播的应用现状及建设情况。短信群发、小区广播和小区短信,作为突发灾害预警和公共应急预警信息发布的几种手段,缺一不可。加快以群发短信服务、小区广播和小区短信技术为基础的公共应急预警信息服务的建设,将应急信息及时有效地送达到直接或间接受到突发气象灾害和公共应急事件影响的人民群众手中,可以指导人民群众正确、科学地应对突发气象灾害和公共应急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有效地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
  • 摘要:本文针对近几年“12121”气象声讯电话业务的发展现状,利用2002年-2008年全年以及2009年上半年的“12121”拨打数据对拨打量的年、月、日变化以及各信箱的拨打量进行了分析,初步总结出邯郸市“12121”拨打特点,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措施。
  • 摘要:本文利用2003~2008年北京地区三个酸雨观测站(观象台、昌平、上甸子)的酸雨观测资料并结合探空及大气成分资料,分析了近年来北京地区的酸雨变化特征,研究了不同气象条件和大气污染物对降水pH值及酸雨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6年来北京地区酸雨总体呈逐年增强趋势,降水的酸度和酸雨频率随月和季节变化明显,北京地区夏、秋两季酸雨污染严重。(2)1500m高空风对降水酸度有明显影响:1500m高空风向为南风时,降水pH值最低;当1500m风向为南东南时,酸雨频率最高。当1500m上空的风速为1~3m·s-1时,酸雨频率最高,且随风速增大酸雨频率降低。(3)降水量对pH值影响不大但对酸雨频率有明显影响。酸雨频率随着降水量的增大而上升,当降水量达到大雨等级后,酸雨频率基本不变。(4)逆温对酸雨有一定影响,连续发生逆温状况时,酸雨出现频率大。(5)大气污染物SO2、NO2、PM2.5的浓度与降水pH值成负相关关系,说明污染物对降水酸度有重要影响。
  • 摘要:为确保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的空气质量,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综合治理措施。本文利用OMI/AURA仪器观测的对流层二氧化氮总量和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定量分析这一举措产生的直接影响。与限行前相比,北京对流层NO2总量减少了53.38%,,气溶胶光学厚度较少了58.12%;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减少了64.3%和25.4%。
  • 摘要:利用具有强大分离能力的全二维气相色谱技术(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简称GC×GC)检测了采自珠穆朗玛峰地区东绒布冰川近地面大气样品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初步结果显示珠峰大气样品中含有多种类型的挥发性有机物,含氧有机物浓度所占的比例超过80%,平均浓度最高的前三位化合物分别是苯甲酸、苯甲酮和苯甲醛。
  • 摘要:高空站网记录在空间和时间序列上的一致性已经越来越得到资料使用者和高空观测工作者的重视。作者在利用国家气象中心6小时数值预报初估场统计分析高空记录质量时发现,初估场能基本反映由天气过程引起的相邻测站之间温度和位势高度场等气象要素场的地区差异。如果临近的高空站在相当长时期内使用不同型号的探空仪,那就可以利用初估场来剔除由天气过程引起的气象要素场的地区差异,从而进行探空仪的间接对比。我们利用2007-2008年使用P波段电子探空仪的新疆中部和北部地区乌鲁木齐、伊宁、克拉玛依、北塔山4个站和使用L波段电子探空仪的阿尔泰、阿克苏和库尔勒3个探空站各月观测记录与初估场进行比较,计算二者之间的平均偏差,从而间接统计两种探空系统之间的平均系统差,结果发现,无论白天还是黑夜,3个使用L波段探空系统的台站不仅在同一观测时间的观测记录与初估场的差值的差异很小,而且07时与19时的差异也很小;4个使用P波段探空系统的台站由于相距较近在同一观测时间差值的差异更小,但07时与19时的差异很大;使用P波段探空系统与使用L波段探空系统19时探空资料差异很小,但07时的差异很大。综合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P波段站07时记录有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大。本文分析结果一方面供有关方面分析原因时作参考,一方面提请用户在使用这几个P波段站探空资料时应特别注意07时记录的特殊情况。如果有必要,本文统计出的系统差值可以作为修正的参考值。
  • 摘要:克拉玛依是我国出现大于40℃高温天气纬度最高的地区之一。这里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由于石油生产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野外进行,高温酷热天气,特别是持续多日的高温天气,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危害很较大。本文利用1961—2008年克拉玛依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资料,分析克拉玛依持续高温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克拉玛依持续高温天气过程经历了由多到少再多的趋势变化,70~80年代为少持续高温年,60、90年代至今为多持续高温年。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至今,克拉玛依持续高温天气频次明显增多,强度增强。2004年7月出现了连续5天日最高气温大于40℃,过程极端最高气温达44℃的连续酷热天气。持续高温天气过程7月出现次数最多,占总次数的41%,其次是8月、6月。持续高温过程中日最高温度主要分布在35≤T<38℃之间,持续时间长、极端气温高的强过程主要发生在7月,其次为8月。利用necp资料,分析持续高温天气过程500hPa环流场特征,普查分类显示,克拉玛依持续高温天气的发生与伊朗高压东北上及西太平洋副高西伸北抬有密切关系
  • 摘要:为了研究新疆百里风区大气三维风场特征,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于2009年3月25日~4月8日在百里风区十三间房气象站进行了15天的风廓线观测试验。本文利用观测试验中Airda3000Q型边界层风廓线仪获得的风场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大气三维风场的日变化、逐日变化过程以及强风天气条件下三维风场特征。研究表明:(1)十三间房地区观测期间纬向风主要盛行西风气流,经向风以北风为主,并且经向北风气流明显大于同时间纬向西风气流;1500米高度以下垂直运动较弱,1500米以上以上升运动为主,并随高度升高有增大趋势。(2)日夜平均廓线分析表明,夜间风速总体大于白天,但二者随高度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在1500米以下,风速随高度的升高呈减小趋势,1500米以上随高度升高呈递增趋势。(3)Airda3000Q型边界层风廓线雷达可获得时间和空间分辨率较高的风廓线变化过程资料,通过分析其探测到的风廓线,可以清晰地监测大风天气的发生和变化过程。
  • 摘要:闪(雷)电监测定位系统用于局部区域的雷暴监测、定位和雷灾预警已被电力、电信、民航、高速公路、铁路、林业、气象及军事基地等各行业所应用。当闪电定位系统监测到的闪电电流幅值大于500kA以及大到800kA的记录时,你认为那样的监测数据可信吗?笔者认为:应使用“自然雷击参数捕获、记录设备系统”进行佐证。系统相关技术已获得专利(专利号ZL:200720113104.9)。并得到了2008年度第一批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无偿资助。自然雷击参数捕获、记录设备系统,对雷击信号持续高速采样、数字滤波及对有效数据与无效数据进行分离处理,记录有效雷击信号的最大值、持续时间、极性(雷击电流走向)与波形等真值参数,以实现雷击电流从定性到定量的实时测量、分析与记录。对被测对象监测、记录自然雷击峰值电流范围:100kA--1kA(量值可按要求定制)。通过实验比对,其雷击捕获还原精度平均偏差D<5%。是用于各种防雷、防火场所雷灾鉴定的“黑匣子”。
  • 摘要:土壤水的研究方法主要有2种,即能量法和数量法。数量法着眼于土壤水的形态和数量,在一般农田条件下容易被应用,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虽然土壤水研究在理论和应用上均有重要作用,但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只能处于定性的描述或用各种经验的方法处理生产实践中不断遇到的土壤水问题的研究阶段。Green-Ampt模型的修正和Philip和Parlange入渗方程的求解是国外当前土壤研究的两大主要方面。经过修正的Green-Ampt模型能较好地说明非均质土壤的程。但在应用该模型时,如何测定湿润锋处土壤水势的问题未能很好地解决。大气降水经植被层的截留损失后降落入流域土壤表面,将在土壤界面发生水分的分配和转化,部分水分将会通过土壤孔隙入渗,部分水分会在土壤表面蒸发,其余水分将沿坡面流动汇集形成地表径流。对于一次降水过程来说,降水期间地表水汽含量近于饱和,同时降水历时一般较短,因此土壤表面蒸发量可以忽略不计农田中水分循环过程从水的入渗开始。本文以2009年2月7-9日河南省118个站点进行了实际观测。分别观测降雨前、后的土壤含水量,确定由于降雨引起的土壤含水量变化深度,即降雨渗透深度,可得到一组降雨量与渗透雨量数据系列,利用实验资料建立降雨与渗透深度相关计算区域降雨渗透量;就降水地土壤中的渗透过程和渗透深度作以分析探讨,为各地面湿土厚度分析、农业生产、防汛抗旱与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EC9-1型自动站风向传感器的光电转换装置出现故障时隐蔽性很强,观测员很难及时察觉。本文通过利用ZQZ-CII自动气象站实时生成的分钟数据文件,采用反查风向格雷码的方法,通过Delphi高级编程语言编制了风向故障检测软件。该软件通过1年多的业务运行具有能快速判断风向传感器故障、自动化程度高、人机界面友好等特点,有效提高了自动站风要素观测数据的内在质量。
  • 摘要:考虑到区域自动站降水资料的质量问题,针对自动站降水资料图形化分析应用,本文提出一种结合改进的“莱茵达”准则的极值控制和“低通滤波”的方法。首先通过最短距离聚类法,确定各个站点的样本集合,再根据改进的“莱茵达”准则进行极值控制,判断是否剔除该站点,从而完成数据预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格点化,再进行滤波,接着再输出等值线色块图。最后,本文采用实际数据进行验证,证明了本文的算法的有效性实证。
  •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杭州地区常见的几种天气下雷达回波的特征,包括气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和更小尺度的局部阵风锋、海陆锋,分析了回波的强度和速度特征。并以这些特征为依据研究回波的生消和移动,提高这类天气临近预报的能力。通过分析,我们进一步归纳出此类天气的预报经验,提出航空飞行气象保障的建议和措施,有效辅助飞行决策。
  • 摘要:随着微电子技术在气象探测系统和设备中广泛应用,设备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关系到气象探测系统可靠运行及数据采集精确度。目前使用的气象探测设备如地面自动气象站、闪电定位系统等,其特点是传感器为分散安装,通过电缆将传感器(传感单元)和采集器(中心处理平台)联接起来,一般而言,传感器和电缆均暴露在开放空间的恶劣电磁环境中。要提高系统可靠性,一方面要求生产厂家提高设备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另一方面要求应用部门在工程设计、安装施工和使用维护中引起高度重视,多方配合才能有效地增强气象探测系统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本文分析了气象探测系统的特点,详细介绍了电磁干扰类型、来源及其对气象探测设备或系统的影响,归纳了抗电磁干扰的一些方法和措施,提出了探测系统设备在安装时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和应采取的技术,以供大家参考。
  •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多普勒雷达产品,对2006年6月27~28日(A过程)和2008年6月28~29日(B过程),影响邢台地区的两次MCC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两次过程中MCC移动路径、强度和影响邢台的阶段均有不同。在有利的层结不稳定条件下,低层暖切变成为强对流天气的触发机制。两次过程在暴雨发生前的早上08时的K指数和负的沙氏指数均较大,并有不稳定能量显著增强。两次过程中,在回波单体发展旺盛时在中低层表现出明显的回波悬垂结构,最高的回波顶均延伸至14km。A过程中的风暴发展更强,A过程中最大反射率因子>=65dBz,B过程中最大反射率因子达60dBz;A过程中最大辐合速度达20m/s,B过程中最大辐合速度达15m/s;A过程中还发生了宏下击暴流,低层最大辐散速度达20m/s,距地面高度约1.5km,下击暴流的发生伴随有反射率因子核在高度上的下降。
  • 摘要:本文利用NCEP逐6小时的1°×1°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从动力和热力学方面对2009年5月8-10日发生在河北南部的短时特大暴雨进行了详细的诊断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的维持使高空冷空气在贝加尔湖宽槽中大量堆积,河套高空槽前正涡度平流加强促进地面黄河气旋的生成发展。东北回流和地面气旋结合带来短时特大暴雨。低空切变线直接触发了强对流的爆发;随着正涡度的增加和高度的伸展,强降水出现,正涡度高度降低,底层有负涡度下沉区生成,伴随强降水减弱;位温等值线在低空下凹越明显,等值线越陡峭,越有利于低层不稳定的加强。位温陡峭带与相对湿度密集区在中低层叠加,对流性不稳定得到较快发展;此次强降水发生时,最大辐合位于600hPa附近,即600hPa上升运动最强,低层为弱辐合上升运动。
  • 摘要:应用湿位涡理论及NCEP再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1°×1°),对2007年3月3-4日河北省北部出现的罕见区域性暴雪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hPa西来槽和地面气旋是造成大范围暴雪的主要天气系统。暴雪发生在700hPa湿位涡正压项1MPV正值区和湿位涡斜压项2MPV负值区中。由于等seθ线变得陡立密集,大气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2MPV绝对值增大,大气湿斜压性增强导致下滑倾斜涡度发展是形成此次暴雪的重要原因,它对暴雪预报有着很好的指示作用。
  • 摘要:利用秦皇岛海岛站1997年-1999年资料,统计不同季节、不同时段渤海大风的特点,分析渤海大风发生的成因,探讨海陆风对渤海大风风向的影响,并从500hpa、850hpa、地面三个层次画出渤海大风的天气学模型,500hpa可分为6中模型:高空横切边型、贝加尔湖脊加东北低涡型、高空冷槽型、大脊型、高低压对型和台风外围型。850hpa分为7中模型:Ⅰ区温度线密集型、Ⅱ区温度线密集型、Ⅲ区温度线密集型、冷温槽型、河套冷中心型、冷暖温度对型、台风外围型。地面分为4中模型:地面冷高压型、地面冷锋型、地面低压带型、地面低压型。当三层中分别满足一种模型时,则渤海出现大风。统计中还发现,当秦皇岛南部出现低涡与系统配合时,更易出现大风。
  • 摘要:用1961-2005年山东省各站多年平均日平均气温,作四季划分,结果为:各地入冬时间在11月5日至11月13日,鲁北、鲁中山区和半岛内陆地区在11月上旬,鲁南、半岛东端在11月中旬前期;入春时间在3月30日到4月22日,鲁西南地区在3月底进入春季,自西向东逐渐推迟,鲁中、鲁南及鲁西北4月上旬入春,到半岛东端最迟到4月22日;入夏时间在5月30日至7月14日,鲁西南地区在5月底进入夏季,自西向东逐渐推迟,鲁中、鲁南及鲁西北6月上旬到6月中旬入夏,到半岛最东端最迟到7月中旬前期,东西相差近1个半月;入秋时间在8月28日至9月5日,鲁中山区和半岛内陆地区在8月底进入秋季,其他地区在9月上旬相继进入秋季。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季节交替发生变化,入冬时间大部分地区提前1-2天;入春时间提前1-6天;入夏时间全省大部分地区推迟1-10天;入秋时间推迟1-7天。冬季缩短2-3天;春季延长2-8天,夏季全省大部分地区延长1-3天,秋季缩短2-5天;随着入春时间提前,刺槐发芽物候期也相应提前,两者相关系数为0.53,通过0.05的检验标准。
  • 摘要:本文全面系统综述并阐明干热风气象灾害在指标类型、时空分布、形成原因、发生环境、危害特征、防御技术等6个方面的内容。干热风危害特点具有明显温度猛增、湿度骤降的突变性和昼夜维持干热天气分不开。揭示了气候暖干化是北方现代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气候变暖尤其使极端气温显著升高,气候变干使降水量持续偏少,出现了明显干旱化趋势。干热风发生次数与气候变暖呈显著正相关,与气候变干呈显著反相关。干热风对气候暖干化的响应十分敏感。气候暖干化使干热风发生区域扩大、次数增多、强度增强、危害加重。因此防御干热风和干旱化危害刻不容缓。
  • 摘要:利用64个常规探空测站及成都4个GPS测站的资料对2008年9月23~25日一次川西暴雨进行三维变分同化试验及控制试验。利用WRF-3DVAR同化系统分别以及同时同化两种资料,分析了三个同化试验对初值场的影响,以及对降水效果和预报物理量场的影响。结果表明:(1)选用合理的物理过程、积分步长和初始条件,WRF(V3.0.1.1)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此次暴雨过程。(2)同化可以改善暴雨落区和强度的预报,单同化GPS资料对北川地区的强降水中心描述较好,同化探空资料对雨带形状描述接近实况。(3)GPS资料对初始场的湿度场影响明显,对其他场的影响相对探空资料较弱。(4)两种资料的单独及同时变分同化,都改善了预报场的动力结构(垂直速度),有效减轻spin-up现象,使得模式在积分初期就能模拟出与实况相近的动力结构;同化试验的温度预报场随时间均方根误差增大,可能与降水的触发有关。
  • 摘要:2008年7月20日到21日,川西北出现了大暴雨天气,强降水主要集中在了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和重灾区,给地震后的灾区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通过对实测资料、天气学特征和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了有利的大尺度条件之外,中β尺度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是造成本次强暴雨的最直接原因,这类系统的发生发展具有很强的局地性和突发性。同过对多普勒天气雷达速度辐合风场、组合反射率产品和自动站逐小时降水的分析,指出多普勒天气雷达速度辐合风场产品和组合反射率产品在川西北暴雨的临近预报中可以起到较好的作用。
  • 摘要:基于我国1991—2005年485站高时间分辨率的雨强资料,利用概率分布与统计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其时空分布特征,并将雨强分为>1mm/h、>2mm/h、>4mm/h、>8mm/h四个级别,通过概率分布与统计检验等方法,探讨了各级别雨强的年平均发生频率、日变化和极端降水等问题,并对它们的重现期进行了初步估算。首先,分析了不同级别雨强的年和春、夏、秋、冬四季的频率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各级雨强的出现频数由北向南逐渐增多,并且出现了几个高值区:一个在安徽南部与江西北部;另一个在我国南部沿海及海南;此外云南南部也有小片零散的高值区分布。对于大于4mm/h和8mm/h的较强雨强来说,频数最多的地区夏季主要在我国南部沿海,春季是安徽南部与江西北部,秋季是海南岛和云南南部,冬季出现大雨强的机会最小,全国范围内极少会出现8mm/h以上的降雨强度。然后,统计分析了我国一小时雨强极大值的分布情况。华北北部、西北东部的15年累年一小时雨强极大值有40-50mm/h,华北平原和黄河下游的个别地区甚至达到80-90mm/h。长江以南大部地区一小时雨强的极大值一般都在60-80mm/h,沿海地区一小时雨强的极大值可以达到80-90mm/h。通过对一天四个时段雨强出现频数分析的方法,来研究我国雨强的日变化。结果表明,雨强的日变化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其中西南和华南地区日变化最为明显。此外,对我国一小时最大雨强的50年和100年重现期进行初步估算。结果表明,我国50和100年一小时最大雨强50年和100年重现期初步估算值的空间分布形态具有一致性,高值区在东南沿海一带,其中100年一遇的一小时雨强达100-150mm/h。
  • 摘要:利用河西走廊绿洲灌区西、中、东部代表站酒泉、张掖、武威的气温和玉米产量资料,计算出各区域玉米生育期内大于等于0℃、5℃、10℃、15℃、20℃活动积温,用正交多项式拟合分离出玉米气候产量。采用多项式法、线性倾向、累积距平等统计学方法分析积温和玉米气候产量的变化特征,以及气候变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河西走廊灌区不同区域积温变化均呈明显上升趋势;玉米生育期内≥10℃的活动积温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是影响当地玉米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产量随≥10℃积温的增加而提高;灌区在气候变暖后比变暖前玉米气候产量明显增加,自西向东分别增加124%、186%、301%。气候变暖、热量资源增加有利于提高喜温作物玉米产量,因此在河西走廊绿洲灌区,可以进一步扩大玉米种植面积,调整玉米种植结构,建立玉米种植基地,发展玉米生产。
  • 摘要:利用白银市及周边19个气象站和10个水文站的降水资料,分析了白银市降水气候资源的状况。结果表明:(1)白银市年降水量分布从南向北递减,南北气候差异大。受地形影响,有一条干舌伸到境内,与周边地区相比,降水量偏少70~150mm.根据250mm的等值线,景泰县、白银区、靖远县西部为干旱区,会宁县、靖远东部、平川区为半干旱区。(2)作物生长期4-10月降水量占年降水的92%~96%,其空间分布与年降水一致。(3)在80%的保证率下,景泰县中东部降水140mm,西部的老虎山区降水170mm,白银区150mm,靖远县北部150mm,南部170mm,平川区为170mm,会宁县北部260mm,南部300mm。(4)以生长期降水量300mm的保证率将全市水资源从南向北划分为四个区:水资源可用区、短缺区、紧缺区、稀有区,其干旱风险分别为20%、35%、65%、90%。。(5)近50年白银市降水呈减少趋势,南部更加显著,全市干旱区扩大,半干旱区缩小,半湿润区消失。未来降水偏少的趋势还降持续。
  • 摘要:利用中国西北西风带139个气象站1961—2006年历年冬季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多项式拟合、EOF、REOF、Mann-Kendall、滑动t-检验、子波分析和功率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46a西北西风带冬季气温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1)中国西北西风带冬季气温近46a增温率为0.55℃/10a.增温显著的地方是陕西西部、甘肃、宁夏、内蒙大部、青海中北部-塔里木盆地。仅青海的河南州局地有显著的下降趋势。表明除青海高原局部地区外其余大部分区域增温显著,同步响应全球变暖。(2)大部分区域冬季气温的年际变化稳定性差,青海高原相对稳定,(3)冬季气温的演变在西风带一致性程度较高。从1960's中期开始发生降温-升温转型,1986年有一次显著突变,其后气温达到一个更显著的增暖时期,本世纪初略有回落;全区性的前10个偏热年,80%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及以后,各分区的异常偏热年,90%也出现在1990年以后;气温异常变化存在5年左右的年际周期,在20年以上的气候变化层次上,气温趋势还处在偏高的位置。(4)冬季气温演变存在地域差异。一是蒙新区和陕甘宁青区南北变化相反,二是蒙陕甘宁区和青海新疆区东西变化相反。(5)根据REOF分析将该区冬季气温异常细分为蒙陕甘宁区、高原区、北疆区和南疆区4个分区。冬季气温的转折高原区有异于其它区域,高原区单调增温,无明显转折,而其它区基本一致在1970's初期转为上升,1990's中期转为下降阶段;冬季气温的突变也是高原区有异于其它区域,高原区1997年发生一次突变,而其它区域则一致为1986年突变。
  • 摘要:逆温层的存在是黄海海雾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必要条件,详细揭示它的成因与变化有助于深入了解黄海海雾的形成与演变。本文对2006年3月7日发生在黄海的一次大范围海雾逆温层的成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通过分析沿黄海自北向南的大连、成山头、青岛、射阳与上海等站的地面与探空观测数据,以及AIRS卫星数据反演的大气温度廓线,结合卫星可见光云图与运用双通道差法所获取的海雾雾区的变化,我们发现:一个逆温层(从地面到大约900hPa之间)在此次海雾生成之前就已经存在,并从北向南逐渐扩展;海雾随之发生,逆温层的强度也随着海雾的发展而增强。进一步利用FNL再分析数据进行了天气形势的考察,结果揭示:位于黄海西北上游自西北向东南移动的低层浅薄冷高压是控制此逆温层形成与变化的主要天气系统;当它到达黄海之前,在其东南前部造成冷平流输送,来自东北方向的冷空气导致黄海低层大气的降温,并且高度越低降温越大,从而在黄海低空形成逆温层;当它移到黄海上空时,大范围海雾就逐渐形成。借助WRF模式所得到的气团运动轨迹也表明在此低层浅薄冷高压尚未到达黄海之前,黄海海区受到东北冷平流的控制。此次海雾过程主要受到低层浅薄高压系统的影响。海雾成雾之前和之初的一段时间内海面和低空的主要风向为东北风,这与典型的黄海平流雾形成之前黄海盛行持续偏南风的情况有非常明显的区别。这说明黄海海雾的形成首先取决于天气系统。
  • 摘要:利用云图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造成渤海西岸持续对流性天气、生命史长达9天的冷涡系统的云图形态、移动轨迹、强度变化及长久维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比分析了连续强对流天气与冷涡分裂的冷空气、湿度层结及水汽条件的关系,探讨了强对流天气的预报着眼点和不稳定参数阈值。主要结论:1)9天对流天气分别出现在冷涡涡旋云系头部的南部或东南部。强的对流过程时云顶TBB温度在-40℃至-72℃;弱的对流过程时云顶TBB温度在-40℃以上。2)冷涡长久滞留维持的原因是来自东亚阻塞高压两侧高涡度区的正涡度平流交替补充冷涡对正涡度的损耗。3)冷涡在长生命期中是动态的,冷涡中心距研究代表点的距离与强对流天气的强弱有关;对流层中层V分量变化敏感地反映了冷涡分裂的冷空气活动。4)湿度层结的演变表明:低空湿度层随着强对流天气的持续而逐渐增厚,而850-700hPa相对湿度≤60%的相对干区始终存在;975hPa水汽通量大小和方向反映了来自渤海的水汽输送状况。5)强天气威胁指数SWEAT和风暴相对环境螺旋度SREH在判断强对流天气的强度上比常用的不稳定参数效果好。
  • 摘要:本文以广西那板水电厂作为广西电力行业的典型个例,调查分析了该水电厂的生产经营环节和生产流程,并对该厂气象服务效益进行了调查评估,分析了电力气象服务产品对该电厂经营过程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结合调研成果对今后的水电专业气象服务提出了一些建议。
  • 摘要:目前,国家气象中心的NWP各业务运行系统:T639L60、T213L31全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GRAPES区域同化预报、MM5中尺度数值预报、环境拓展预报、各类模式检验、数值预报产品分发……等;为了完成各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保障NWP各业务运行系统各类产品的正确对外发行,不仅需要配备合理的计算机资源、合理的业务运行调度、更需要有一个完备的系统监控系统,本文就上述个例给以简单介绍。
  • 摘要: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北京市气象局的奥运气象应急反恐保障小组在鸟巢公共区圆满完成了开闭幕式的应急反恐气象保障。本文系统的介绍了北京市气象局奥运气象应急反恐保障服务的硬件设备、反有毒气体扩散模式、奥运期间气象应急反恐保障的主要工作、反恐气象资料的获得等内容。
  • 摘要: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中的自动站数据上传比较重要,要求所有自动气象站点的每小时数据都准确上传到省服务器当中,而且数据上传有时效性。网络本身就易存在多种通讯上的问题,如出现某个网络上的问题时自动站数据就不能急时上传,而某些网络上的问题又不易被发现,现在的地面观测任务又越来越多,为了减轻地面观测员的的工作压力,自己编个程序能在指定时间去自动查找自动气象站数据是否上传成功,并能在指定时间内报警给观测员,使观测员能及时地排除自动气象站正点数据上传中的故障,从而保证自动气象站数据能及时上传,不出现自动站数据漏传迟传现象,从而提高自动气象站数据上传率。由于本人是一位地面气象观测员,所以熟习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软件OSSMO2004,通过对自动气象站数据上传工作原理的了解,想出了用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实现自动气象站正点数据上传的报警功能。
  • 摘要:农村是防雷工作薄弱的环节,要做好农村防雷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防雷主管部门要多收集农村雷电灾害的事例,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提高村民的防雷安全意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也要重视,特别是电信、电力、广电部门应规范防雷的施工,给农村一个相对安全的防雷环境。这样农村严重的雷击事故才能减少,才能让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本文介绍了发生在福建安溪农村一起雷灾事故的经过,分析了雷灾原因,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
  • 摘要:雷击风险评估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将所有考虑到的诸多因素包括雷击点的地理环境、天气气候状况、建筑物的状况、入户设施状况、电气电子系统状况、实体活体状况等罗列出来,分级分类赋值,然后用和或积的算法将其集合,最后按其总的指数来确定风险总量,将总风险值与可承受的风险最大值进行比较,进行经济损失估算,来确定是否需要和需要什么等级的防护。雷击风险评估是发展中的新技术,做好雷击风险评估是保证防雷设计科学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重要环节。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谈了目前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开展该项工作的一些对策。
  • 摘要:本文将从介绍深圳市行业气象服务的基本需求入手,介绍行业气象服务系统的设计思路、流程、功能特征和数据库设计、流程处理技术等,系统提供:专业服务平台集成行业专业服务产品和开展对点、对行业服务;实现行业气象服务的实时灾害信息采集和专业预警(提示)信息的自动分类分发;进行产品半自动合成与自动分发、存放等。系统具有借鉴、推广、应用价值。
  • 摘要:2008年影响深圳的灾害性天气频繁、极端天气特征明显,严重影响台风较多,为客观评估气象服务效益,以2008年第14号台风“黑格比”为例,通过评估其灾害强度和灾情预损失,对比分析其实际损失,从而分析气象服务效益情况,为气象服务成效提供客观的评判依据。
  • 摘要:“三农”问题历来都与气象息息相关,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气象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分析了“三农”生产现状及“三农”存在的主要气象问题,探讨了为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全力做好气象服务工作的有效途径和一些建议,以发挥气象科技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 摘要:从天气、气候的角度分析气候因素、气象行为对贺州市供电市场的影响,提出该区域供电市场效益最大化的应对策略:依据天气年景预测做好全年电力调度计划,打好本地南北来水时间差和电力市场价格差,要中短期天气预测与中小电站生产调度相协调,积极开发空中水资源,科学利用雨洪资源。
  •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FY2C卫星、雷达和区域自动站等资料,对2009年6月28日夜间发生在贵州省水城县发耳乡特大暴雨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6月28日贵州省水城县发耳乡特大暴雨的发生,有南支槽、中低层切变和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等天气条件的有效合理配置;强降水的落区与中—γ尺度云团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云团的移动、合并、发展、停滞以及减弱能很好地指示降水的落区及强度;产生于低层辐合区的强对流回波单体在位于水城县西北部的乌蒙山脉(主峰2990.6m)的阻挡下在发耳乡附近停滞不前,使水城县中部以南地区降水雨团合并加强,是发耳乡特大暴雨形成的重要原因;区域自动站资料揭露,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对水城县发耳乡及附近降水雨团的形成和加强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对此次特大暴雨的短时临近预报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在此次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共制作《重大天气预报》1期、《雨情通报》1期,发布3次雷电、暴雨预警信号,并利用短信预警平台发布3次预警信息。由于预报准确、服务到位,政府应急处置得当,群众转移及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 摘要:利用1951~2006年中国160站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上海地区梅雨量以及美国NCEP/NCAR的1951~2006年逐月再分析700hPa风场资料,分析了上海地区梅雨量与前期冬、春季升温值的关系。结果表明,上海地区梅雨量与前期我国东部中纬度地区的冬、春季升温值有较好的反相关关系;异常梅雨与前期的冬、春季升温差异与前期700hPa经向风场有关。当冬、春季中纬度地区(20~30°N,100~120°E)的经向风差偏大时,对应的东部地区冬、春季降水差偏多,同期冬、春季升温值偏低,后期上海地区梅雨异常多;当冬、春季中纬度地区的经向风差偏小时,对应的东部地区冬、春季降水差偏少,同期冬春升温值偏高,对应后期梅雨异常少。
  • 摘要:利用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逐日降水资料及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97年华南地区汛期异常降水低频特征与大气低频振荡的关系。研究表明,1997年华南前汛期和后汛期降水表现为不同的振荡特征;前汛期降水主要以10-20天准双周振荡为主,而后汛期降水的低频特征并不明显。进一步对降水和其它要素的低频振荡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该年华南地区前汛期降水和风场的低频振荡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低频纬向风的传播变化与降水的时间分布有较好的对应。并且,高、低纬的低频风场同时向华南地区传输,会产生极强的降水。在对大气低频扰动动能的分析中也发现,华南前汛期降水伴随着低频扰动动能在该地区的集中释放。
  • 摘要:江淮梅雨建立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利用NCEP/NCAR再分析数据集以及NOAA提供的全球射出长波辐射和扩展重建海温等资料研究了梅雨建立的年际变化及其前期强影响信号,并探讨了该信号影响梅雨建立年际变化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前期中太平洋ENSO(CP-ENSO)事件是影响梅雨建立年际变化的强信号,该信号具有较好的短期气候预测准确率和实用性。当前期冬季2月和春季呈现CP-ENSO暖(冷)位相时,梅雨建立最有可能偏晚(早)。CP-ENSO主要是通过EAP(或JP)遥相关型影响梅雨建立,其中位于热带西北太平洋的反气旋环流起着重要作用。CP-ENSO暖(冷)位相年,热带暖湿气流向江淮流域输送偏晚(早),赤道附近的中太平洋地区海温产生正(负)异常,通过海气相互作用,使得西太平洋副高北跳和印度西南季风建立偏晚(早),东亚上空大气环流由春到夏的季节性转换因而偏晚(早)。大气环流季节性转换和热带暖湿气流向江淮流域输送偏早(晚)是江淮梅雨建立偏早(晚)的主要原因。
  • 摘要:最近的一些研究发现,除了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外,亚洲大陆内部的南亚和东北亚区域也存在明显热力差异,这种热力差异的年代际特征比较明显,并在年代际尺度上与亚洲季风和中国夏季降水有很好的联系。本文通过尺度分离方法,将亚洲大陆热力差异中的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进行分离,进一步研究了年际尺度上亚洲大陆热力差异的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年际尺度上亚洲大陆热力差异与亚洲冬夏季风和中国夏季降水同样有很好的关系:正(负)热力差指数年冬夏季,东亚冬季风偏强(偏弱),夏季风偏强(偏弱),中国夏季降水分布类似于第1(3)类雨带。另外,正(负)指数年夏季东亚季风涌、对流活动分布等的变化均呈现出明显的有利于中国北方降水偏多(偏少)的特征。
  • 摘要:本文通过计算日用电量气象变化率,日最大用电负荷气象变化率,分析了湖州市2006~2008年用电量及最大用电负荷的变化特征及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并着重研究了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对用电量及最大用电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电量及最大用电负荷表现出以年为周期,稳步递增的趋势,但月差异明显;不同月份不同气象因子对用电量及最大用电负荷的影响各有不同,与气象因子相关性显著的月份集中在6~10月;在不同温度范围,气温对用电量及最大用电负荷的影响程度也不同,随着气温变化,用电量和最大用电负荷的变化率最大可达20%;在7月、8月,气温升高1℃时,、的变化最大,可达2%~5%。
  • 摘要:本文以1972年-2008年的浙江省气候资料为基础,并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利用地理信息分析软件(ARCGIS)进行浙江省旅游舒适度的评价。结果表明:1)时间分布上,浙江省一年中从4月末到11月初长达6,7个月旅游舒适度比较好,适宜旅游,其中9﹑10月是旅游的黄金时期。2)空间分布上,春季全省大部分地区的舒适度等级较高,已经较适合旅游,而沿海的部分地区由于风速较大,舒适度程度略差。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此时东南沿海和浙南的山区成了全省最舒适的地方。到了秋季,全省几乎所有地区舒适度值都小于4.5,其中浙中地区和海岛是最舒适的地方。寒冷的冬季,全省气温低,空气干燥,只有浙南气温相对较高,旅游舒适度也相对较好。3)全省各季节的舒适面积上,秋季适合旅游的面积最大,春季次之,夏季第三,冬季旅游舒适的面积最小。
  • 摘要:为进一步研究江淮气旋暴雨过程,本文选取了一次江淮气旋大暴雨过程,对其大尺度环流背景以及发生发展的动力场、温湿场和不稳定条件进行了诊断分析。利用中尺度模式MM5对该江淮气旋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式输出的累计降水情况与实况进行对比表明模拟效果较好,利用模拟的输出结果分析了暴雨过程中三维流场结构。
  • 摘要:利用WRFV2模式,对2007年6月24日太湖水域蓝藻暴发时的天气过程进行较高分辨率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风向风速对蓝藻暴发时水华面积变化和活动范围的影响,发现太湖地区的风向风速与观测到的蓝藻水华面积的变化有非常直接的联系,通过对太湖地区各气象要素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可以预测蓝藻的暴发和演变情况,为太湖蓝藻暴发的预测预警提供气象依据。
  • 摘要:本文利用太原探空站1985年~2005年21年07时、19时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对太原市21年高空最大风层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太原市高空最大风层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在太原市高空第一最大风层出现的平均高度大约在12000米上下,也就是200hPa上下,第二最大风层出现的平均高度大约在9000米~14000米之间,也就是300hPa~150hPa之间。夏季(6月~8月)高空最大风层出现的次数是最少的,7月和8月高空最大风层的平均风速比一年中其余月份的平均风速要小,因此夏季(6月~8月)高空风的风速变化较小,天气的变化过程相对稳定的时间长,因此一般在夏季天气变化过程是比较多。
  • 摘要:本文针对雷电入侵计算机机房的各种途径进行了分析。指出雷电入侵对网络系统的影响,以及接地系统不良造成的影响,总结了计算机机房的雷电防护措施。
  • 摘要:气象信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文章主要阐述了气象信息在财产保险承保决策、防灾核损等方面应用可行性的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充分应用气象信息可使保险公司实现风险差异化经营的观点,提高保险企业的偿付能力和经营效益。气象信息在保险业的积极作用,便于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促进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将会为其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 摘要: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CO2和H2O交换过程已经成为国际研究的前沿问题。本研究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基于生理生态学过程的多层模型,考虑了混交林中不同树种的生物量、冠层高度和厚度,对冠层及生态系统尺度的碳水通量进行了详细模拟及分析,同时用涡动相关实测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检验,并模拟和预测了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碳水收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期为我国研究区域甚至更大尺度碳水平衡的时间和空间格局特征提供模型储备。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CO2通量有明显日变化,夜间为正值(生态系统净释放)且变化平缓,白天大多为负值(生态系统净吸收)且呈单峰形。对2003-2007年生长季的模拟结果分析表明,CO2通量模拟值与涡相关实测值的回归线斜率为0.935,截距-0.0136mg·m-2·s-1,相关系数0.655(n=30107),模拟和实测的平均值分别为-0.138和-0.134mg·m-2·s-1,模拟效果较好。生长季初、末期CO2通量较小,生长旺盛期CO2通量较高。2)H2O通量(LE)有明显的单峰形日变化,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回归线斜率为0.875,截距13.7W·m-2,相关系数0.622(n=30107),模拟和实测的平均值分别为88.5和85.4W·m-2,模型高估了3.6%,模拟效果较好。LE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生长季初末期的日总量较小,而生长旺盛期的日总量较大。
  • 摘要:本文主要使用辽宁省35个站点的1957~2006年的初、终霜日期和1957~2007年无霜期资料以及相应时间的温度资料分析了该区霜的变化特征以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式,得到如下结论:辽宁各地平均初霜日期多出现在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平均终霜日期多出现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平均无霜期在134~213天之间;近50年辽宁省初霜日期推迟近10天,终霜日期提前约17天,无霜期日数增加约26天;初、终霜日期和无霜期日数在20世纪90年代初发生突变;从空间分布来看,初霜日期明显推后、终霜日期显著提前、无霜期增多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辽宁中部、西部以及辽东半岛的部分地区;初霜日期与9月份各温度因子相关性较与其他各月高,终霜日期与4月份各温度因子相关性较强,无霜期主要受4-9月间各温度因子的影响;初霜期推迟、终霜期提前以及无霜期延长都主要是由温度的增加引起的,其中平均最低地面温度、平均最低气温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伴随气候变暖,辽宁省初、终霜发生日期以及无霜期长度的空间分布都显示出由西南向东北方向推移的特点。
  • 摘要:[目的]分析铁岭地区降水趋势变化,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气候依据。[方法]在假定降水量为连续因子的状态下,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一元线性回归拟合,依托Escel程序绘制趋势线和渐近线,用两点间距离计算增减幅度。[结果]铁岭地区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到目前年总量及生长季减少60~70mm,春季减少13mm,夏季减少40mm,秋季减少20mm,冬季增加约3mm;2000年之后减少最明显。[结论]铁岭地区降水量比较充沛,由于降水量的减少,变率的增大,致使阶段性干旱有所增加,为适应气候的变化应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 摘要:本文通过对北京市观象台(54511)(06-08)年雾霾日天气统计情况,分析了雾霾的形成和它们之的关系,雾是水汽相变后形成的水滴,气溶胶粒子作为凝结核,半径为几个微米,这是凝结增长的结果。霾属于干尘粒子气溶胶,雾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就是环境大气能提供足够的过饱和度,粒子能越过峰值,我们称这个粒子活化了,也就是发生了相变,雾活化后转变成霾。(06-08)年雾日逐年略有下降,霾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06-08)年雾日以夏季最高181天,依次秋、冬、春递减,(2006-2008)年达到大雾标准(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天数依次为9天、13天、4天。霾日四季变化不明显,依次春、夏、秋、冬呈小幅上升的趋势。
  • 摘要: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对国家安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作用,对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前瞻性作用。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中气象科技与教育培训作为加强能力建设的八大工程之一提出来的,加强科技教育和科普工作是气象工作的重要工作。本文就开展多样化的气象教育活动、展开特色科技教育及气象要为“三农”服务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气象工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气象部门工作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个方面特别是防灾减灾工作密切相关。本文从象山县气象服务工作现状出发,分析了新农村气象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农村气象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气象部门对各地开展的气象服务不均衡,气象服务产品不能满足新产品和新技术的需求,农民应用气象的意识和能力亟待提高等四方面问题,并结合象山县气象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对如何构建新农村气象服务体系提出了健全农村气象服务体系,构建为农气象服务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气象预报服务和进一步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建议和对策。
  • 摘要:2008年1月中旬~2月中旬,广西遭受了一次持续性大范围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对主要的经济作物甘蔗影响很大。本文以来宾市为例,采用实地调查和卫星遥感监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蔗受冻害情况进行了监测和评估。首先利用多时相EOS/MODIS数据提取了甘蔗种植空间信息,在甘蔗种植区域内采用植被指数差值法,对冻害发生前后、及未发生冻害年份同期的MODIS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灾后甘蔗NDVI数值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说明甘蔗受灾较重。通过实地调查验证,遥感监测结论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气象灾害多发的国家,农业是受自然条件严重制约的弱质产业,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抵御气象灾害能力差,农业靠天吃饭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由气象条件引发的一些生物灾害已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每年因气象灾害导致的损失巨大。随着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对农业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直接影响着农业的稳产高产和优质高效,“三农”的一系列问题都与气象工作紧密相联息息相关。本文分析了当前“三农”存在的主要气象问题:农业自然灾害频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明显增多;预测预报准确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局地性、突发性的气象灾害难以准确及时监测预报;气象信息传输存在着一定的盲区和滞后性。指出了目前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存在有服务意识和信心不足、业务能力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农业气象监测网络不够完善、服务产品的针对性不强、服务方式过于传统化、农业气象业务人才队伍现状令人堪忧、农业气象服务领域需进一步拓展、科研业务发展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同时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实完善农业气象监测网,加强新农村气象服务,探索农业气象服务手段,增加基层农气业务经费投入,重视基层农业气象业务人才,强化与涉农部门合作机制,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与途径,以便更好地搞好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农民增收。
  • 摘要:为了减轻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对农业产生的不利影响和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气候依据,需要对广西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做进一步研究。以广西91个气象站1961~2004年降雨资料为基础,运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系统分析了近44年来广西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04年广西年平均降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上升趋势不显著;广西年降雨量有3个时间突变点,分别是1967、1984和1994年;全区大部分站点年降水日数呈明显下降趋势,夏季和冬季的极端强降水事件呈上升趋势变化。在空间变化方面,年降雨量呈明显上升趋势的有6个站点,年降雨日数全区大部分站点呈显著下降的趋势。
  • 摘要:利用柳州市沙塘农业气象试验站近54年的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五日滑动平均法,分别计算柳州市5℃、10℃、15℃及20℃的初终日期及保证率,并进一步分析各农业界限温度初终日期间的持续日数及积温,结合各农业界限温度的规律,分析柳州市的农业生产季节。通过分析得出:柳州市全年均为“农耕期”,全年均适合农作物生长,早春作物播种的日期宜从2月上旬中期开始,双季稻的安全生长期约为5个月左右,早稻安全播种期为3月18日以后,安全移栽期在4月15日以后,幼穗分化安全期在5月9日以后,晚稻安全齐穗期在10月7日以前。
  • 摘要:利用河北省冬麦区23个农气站点1981~2007年冬小麦冻害观测资料和同期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气候变暖背景下河北省冬小麦冻害发生规律及变化趋势,并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结果表明:随气候变暖,小麦品种冬性减弱,春性品种逐渐北移;冬季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冬季负积温均呈螺旋式上升趋势,但寒潮天气出现时温度波动幅度没有减弱;冬小麦冻害发生频率在1996~1999年达到最低值,2000年后呈抬升趋势。分析表明小麦弱冬性品种的引入、小麦抗寒锻炼时间和强度减弱、冷暖交替突变及不合理的栽培措施是导致小麦冻害发生频率回升的重要原因。
  • 摘要:根据河北省多年冬小麦产量和冬麦区气候资料,采用改进的气候产量分离方法,分析气候变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河北省冬麦区冬季气温呈上升趋势,平均每10a上升0.5℃,春季气温也是升高的,但不如冬季升温明显,平均每10a上升0.3℃;冬小麦产量与冬季、春季降水量相关不明显,而与冬季、春季气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河北省冬小麦实际单产呈逐年增加趋势,每10a每公顷约增加1125kg;而气候产量与冬小麦实际单产变化明显不同,随着气候变暖,气候产量波动性逐年增大,近年每公顷产量波动在300kg左右。从总体看,随着气候变暖,气候产量呈下降趋势,平均每10a每公顷产量减少52.7kg。气温造成小麦产量波动幅度一般在±10%之间,但随着小麦单产逐年提高,气候变暖对小麦单产所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
  • 摘要:利用雷达资料结合天气背景、地面雨量和探空资料,综合分析2009年6月8~9日出现在武汉的一次暴雨过程中多普勒天气雷达平均径向速度PPI图像和垂直风廓线产品以及大气层结构对于降水的响应。研究表明:探空资料对于降水发生有很好的指示作用。降水发生前,K指数、沙氏指数均有响应,K指数陡增,沙氏指数减小;各层等压面T-Td≤5℃,特别地,700hPa以上各层T-Td≤2℃,说明降水来临前整层空气趋于饱和;雷达基本反射率很好地反映本次降水过程中的两个阶段性强降水,它与地面降水呈现正相关,回波强,降水强;反之亦然;平均径向速度PPI图像显示与垂直风廓线能够判断判断冷、暖平流,以及各个高度层风的辐合、辐散,揭示风场结构配置与降水密切相关,风随高度顺转,利于降水发生;风随高度逆转,预示降水减弱。
  • 摘要:采用第I型和第II型两种极值分布拟合了光明顶站的电线积冰年最大标准冰厚序列,结果表明,极值分布可以较好的拟合电线积冰观测序列,并且利用历史排序和最小二乘估计法,能够较为简便的获取极值分布函数的参数。采用极值分布拟合的方法可以计算长于观测年限的重现期下极值情况,计算结果也较为接近其数学期望,可以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 摘要:本文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抗灾能力等四个方面,运用安徽省气象资料、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地理信息资料等等,采用专家打分法及加权综合法建立了暴雨洪涝灾害各评价因子和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在GIS平台上,对安徽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和区划,结果表明:沿江地区和淮北西部阜阳、临泉一带为高风险区,而江南东南部和大别山区为低风险区,再用历史洪涝灾情资料、典型大涝年洪水淹没区以及相关历史文献记录进行对比验证,风险区划结果和实际灾情基本符合。
  • 摘要:本文从组织体系、制度流程、产品服务、效益评估几个方面介绍了我省决策气象服务的发展及现状,阐述了我省决策气象服务为省政府指挥防汛抗灾提供科学依据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结合我省工作实际指出了决策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指出提升服务水平的必要性。在抓住改革重点的基础上展开论述了“增强预报预警能力”、“涵盖多轨道内容”、“建立用户反馈机制”、“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服务”、“加强决策人才建设”等制度改革细节,提出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 摘要:界壳被定义为处在系统外围能卫护系统且与环境进行交换的中介体,它是系统的一部分,又和环境相毗邻.界壳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如栅栏、国界、生物膜、大气层、防火墙、蛋的外壳、人的衣服等等。界壳论或界壳理论要研究的就是上述界壳现象,它研究界壳的普适性规律,而不研究一个一个的各别界壳;从一般意义上研究界壳的结构、功能和行为。大气是一个围绕地球旋转的流体,因此,作为大气本身,其中的界壳现象并不到处存在。但是气象若与社会相连结,界壳论问题就相当明显。本文试图用界壳论观点来探讨气象灾害,宏观地研究气象灾害的种种问题。太阳是地球上能量的来源,生命依赖于太阳能.大气虽是围绕固体地球的薄层流体,但却保护着地球上的生命.大气中的云和其他痕量气体对地球上的环境起着软壳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反照率调节的.如果人类不加控制地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实际是破坏了地球的固有热平衡,这样就导至全球增温。无论气候系统,无论人类文明,都是一种脆弱的平衡,因此即使不大的温度变化都会给环境、社会带来严重影响甚至灾难性后果.
  • 摘要:选用大雾观测资料测算城市地区的雾灾危险性指数,以规则网格作为评估单元,逐网格计算网格区域内的路网密度,以此作为雾灾的空间脆弱性指标,并针对重点设施的分布情况对脆弱性指数进行空间叠加订正;选用网格内的人口密度作为雾灾的易损性指标;危险性、脆弱性及易损性按5:2:1的分配比例综合测算雾灾的风险指数。实例研究选用北京地区近10年大雾资料按空间网格化评估方法对大雾灾害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北京地区雾灾脆弱性指数的强弱分布与高速路及环城路延伸方向一致,高速路段、环城路、市中心及机场等地段为雾灾的高风险区域,北京东南部地区的雾灾风险也相对较高。
  • 摘要: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濮阳市1954-2009年历年11月-次年1月(55年)的降水资料、结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特征值、青藏高原指数、环流指数、北半球500hpa平均高度距平场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自70年代中期以来,秋、冬季节北方大部为降水稀少的季节,本地此次干旱是在华北地区呈现降水偏少、气温偏高的年代际背景下发生的;由于气温的升高,地表水分加速向空中蒸发,气候变暖是全球干旱地区扩大的主因,本地的气候变暖为干旱的发生提供了气候背景;在秋、冬季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大、强度强、西伸脊点偏东、脊线偏南的年份出现降水偏少、气温偏高的气候概率较大;秋、冬季总降水量与上年汛期总降水量具有正相关关系,当汛期总降水量出现负距平的年份,秋、冬季出现干旱的概率会大一些;当6、7、8各月中存在有≥1个月降水量距平百分率≤-50%的年份,秋、冬季总降水量出现偏少的气候概率较大,对秋、冬季出现连旱具有指示意义。
  • 摘要:本文使用NCEP/NCAR1951-2000年7月300hPa-700hPa五个层次东亚范围高度场资料和甘肃同期17站降水量观测资料,选取了7月最干旱的五个年份(2000、1982、1987、1991、1983),分析了夏季(7月)典型旱年东亚范围300hPa、400hPa、500hPa、600hPa、700hPa五个层次的平均位势高度场、涡度场、散度场、ω场的一致性和差异性,指出甘肃夏季干旱与中高纬环流特征有关,表现在物理量场上与一般年份有显著差异:(1)环流场的水平分布在典型旱年有十分明显的特征。旱年位势高度场在东亚范围内中高纬自西向东呈现+-的距平分布;在中纬300hPa-500hPa自西向东呈-+-的距平波列,在600hPa、700hPa上呈+-的距平分布。从300hPa-700hPa五个层次距平场上看,西北东部高度距平场在干旱年都表现为“西正东负”,即新疆为正距平,日本海为负距平。(2)青藏高原东北侧在旱年辐散下沉气流增强,不利于降水的形成;青藏高原上空的对流辐合上升气流非常强盛,造成其南北两侧辐散下沉气流相应加强。旱年甘肃地区对流层中低层辐散加强,对流层上层辐合加强,而环绕其周围的广大区域对流层中低层辐合加强,对流层上层辐散加强,这样就形成了旱年夏季甘肃上空整层大气盛行下沉气流,不利于降水的形成。(3)青藏高原东北侧在旱年为负涡度区,受高压控制且加强,对应辐散下沉气流增强,不利于降水的形成;而高原上空为强大的正涡度区,盛行辐合上升气流,造成其南北两侧相应为辐散下沉气流。旱年甘肃地区多为负涡度平流,受高压带控制且加强,对应辐散下沉气流增强,不利于降水的形成。(4)旱年高原区域上空维持强盛的上升气流,该区域上升气流与高原东北侧上空强盛的下沉气流形成一个闭合的环流圈,甘肃旱年基本都处于此环流圈的下沉气流之中,不易形成降水。
  • 摘要:利用如皋市电网2004年—2005年逐日用电量与同期如皋站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平均风速的气象资料,统计并分析了用电量与同期五要素的相关关系,得出平均气温是影响用电量最主要的因子,研究发现二者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主要在夏半年(6-8月)与气温相关最显著,建立了相应的预报方程,通过系数订正可用于日常用电量预测,并建立用电量敏感等级预警系统。同时通过1℃效应量的计算,提出了温度的敏感点。
  • 摘要:平流层是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的部分,冬季平流层环流的异常(通常表现为平流层极涡的异常)会下传,甚至影响对流层。为了搞清平流层环流的异常对不同地区天气气候的影响,本文采用NCEP/NCAR1979~2008年的资料,对平流层不同强弱的极涡和不同形态的极涡异常情况下500hPa位势场(特别是东亚大槽和北美大槽)和地面温度的变化做合成分析。结果表明,不仅平流层极涡的强弱变化会影响对流层位势高度场和地面温度场的改变,而且平流层极涡位置的变化,对对流层位势高度场和地面温度场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当平流层发生弱极涡事件时,东亚大槽主体一开始是增强的,之后逐渐减弱。北美大槽一开始有些减弱,然后有明显的加强。同时,欧亚大陆北部地面是降温的,而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南方)是偏暖的。当平流层为强极涡时东亚大槽以减弱为主,北美大槽以加强为主。特别是当强极涡伸向北美时,北美大槽加强的更快,而东亚大槽的减弱更明显。在强极涡条件下,东亚地区会出现大范围强降温,特别是在强极涡伸向东北亚时东亚地区的降温区有明显的向南移动,对南方的影响比北方大。在时间上平流层极涡异常都先于对流层长波槽和地面温度的变化,因此对于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摘要:平流层极涡强弱和形态的变化,会下传到对流层并对不同地区的天气和气候产生影响。为了探讨其影响过程和机理。本文采用等熵位涡分析的方法,对2007/2008年冬季和2008/2009年冬季的强极涡和弱极涡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强极涡和弱极涡期间等位温面和等位涡面的配置不同,冷空气从平流层极地的高位涡区向下移动的路径不同,引起对流层不同地区的影响也不一样。平流层为强极涡时等位温面在极地和高纬度较高,当极涡向南延伸时,冷空气就会沿着倾斜的等位温面下沉,将高位涡从平流层的极地和高纬地区带到对流层的中纬度地区,这种自平流层向对流层的下传在平流层极涡南伸最强的方向上最为明显。平流层为弱极涡时等位温面在极地和高纬度较低,并且向中纬度地区向上倾斜,高位涡冷空气被限制在极地和高纬度地区,空气向下运动时更多的是将高位涡带到较低层的高纬度地区,冷空气对中低纬度的影响较小。2008年1月强极涡偏向东北亚,在东亚地区向南延伸较远,对中国南方影响特别显著,2009年1月底到2月份极涡特别弱,冷空气影响的主要是北方地区,中国南方偏暖。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