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生态学、古生物地理学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78篇,会议文献有22篇,学位文献有42篇等,古生物生态学、古生物地理学的主要作者有王金权、刘家润、刘金陵,古生物生态学、古生物地理学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中国地质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灵武市位于宁夏平原中部,地表出露地层有奧陶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和新近系,产无脊椎动物、鱼、恐龙、哺乳动物和植物等化石.笔者对该地主要化石产地产出...
2.[期刊]
摘要: 通过对中国东北地区古生代有关时段的地层古生物信息及其与古亚洲洋域的区域构造的关联分析认为,东北北部陆块群及毗邻褶皱带的古生代构造演化,属古亚洲洋构造域演化历史...
3.[期刊]
摘要: 通过孢粉图谱的绘制及孢粉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渤东地区馆陶组植物孢粉在地层上的组合特征及气候演化特点.主要表现为:乔木层的演化分为两个阶段,馆陶组早期(孢粉组合...
4.[期刊]
中国扬子海盆——世界上罕见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和辐射进化的化石库
摘要: 在简要论述我国扬子地块或扬子海盆,包括现今云南、贵州、湖南和湖北等地,寒武纪地层中相继发现的以澄江生物群、凯里生物群、牛蹄塘生物群和清江生物群等为代表的特异埋...
5.[期刊]
摘要: Present article is on Russian Far East carnivorous dinosaur paleoecology.Descri...
6.[期刊]
摘要: 通过对中国南海62个站位表层沉积硅藻的分析,查明研究海区硅藻的种类组成及分布特点.共鉴定到硅藻56属的235个种(包括变种和变型),以热性外洋种为优势,伴有一...
7.[期刊]
摘要: 以广西桂林、安徽合肥及辽宁沈阳等三地的银杏材料为基础,通过对叶片及叶柄微观形态特征的对比研究,探讨银杏对不同气候带气候条件的响应.结果显示部分微观特征随气候带...
8.[期刊]
摘要: 皖南上溪群出露于"江南古陆"东北部,自下而上分为樟前组、板桥组、木坑组/环沙组和牛屋组,前人根据其中岩体的同位素年龄推定其时代为中元古代.在 20世纪 80年...
9.[期刊]
摘要: 以原地埋藏为主的中寒武世凯里生物群生活环境为远离古陆、盐分正常、透光性良好和含氧量充分的热带海洋;沉积环境为波浪基准面与风暴基准面之间、软性泥质基底、水体相对...
10.[期刊]
摘要: 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后,在华南地区碳酸盐岩台地上普遍形成一套微生物岩.微生物岩所代表的是一种以蓝细菌和其他底栖生物为主体的独特的生态系.蓝细菌作为生产者是该生态...
11.[期刊]
摘要: The occurrence of Silurian rocks in western Guizhou Province is very limited an...
12.[期刊]
准噶尔西北部塔尔巴哈台组早石炭世植物和遗迹化石的发现及其古地理意义
摘要: 首次在准噶尔西北部塔尔巴哈台组上部发现了早石炭世维宪期植物化石Archaeocalamites scrobiculatus,Sublepidodendron ...
13.[期刊]
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古湖相地层正构烷烃与河蚬化石记录的古生态环境
摘要: 利用常规14C、加速器(AMS)方法对柴达木盆地察尔汗湖一典型古湖相沉积剖面系统测年,并对测年结果进行不同组分和不同实验室对比,确定该剖面发育于察尔汗古湖高湖...
14.[期刊]
摘要: 对内蒙古中部大青山地区石拐子侏罗纪陆相含煤沉积断陷盆地的侏罗系召沟组植物化石进行系统分类、鉴定与研究.结果表明召沟组植物群共有18属31种,分别属于真蕨纲、苏...
15.[期刊]
摘要: 晚石炭世晚期黔南地区生物礁发育非常特殊,主要表现在:生物礁类型齐全,有后生动物建造了石炭纪罕见的大型珊瑚骨架礁.通过沉积岩及微量元素分析认为该区的成礁环境属于...
16.[期刊]
摘要: 通过对现有资料的分析,研究了环境单因子改变对造礁珊瑚的影响.珊瑚礁发育受海平面控制,形成与海平面动荡相适应的功能骨架.大气CO2浓度升高易引起海水CO32-浓...
17.[期刊]
摘要: 今鸟型鸟类属于鸟胸骨类的一支,与现生鸟类的关系密切,发现于中生代的化石数量相对较少.迄今为止,产自中国中生代地层的今鸟型鸟类共有12个属种,化石产地主要为辽宁...
18.[期刊]
泥河湾盆地晚新生代介形类生物地层和旧石器文化遗存地层及环境演化的探讨
摘要: 通过泥河湾盆地44条剖面、6个钻孔介形类生物地层研究,发现介形类26属70余种,从老到新可划分Ⅰ~V个组合带,第1组合带分布于上新统红崖村组和石匣组;第Ⅱ~Ⅳ...
19.[期刊]
摘要: 随着Alvarez等人提出白垩纪-第三纪过渡时期的小行星撞击假说,世界各国科学家从许多角度,如铂族元素富集、界线冲击层、冲击变质矿物、同位素异常、生物绝灭和炭...
20.[期刊]
泥河湾盆地晚新生代介形类生物地层和旧石器文化遗存地层及环境演化的探讨
摘要: 通过泥河湾盆地44条剖面、6个钻孔介形类生物地层研究,发现介形类26属70余种,从老到 新可划分Ⅰ 个组合带,第 Ⅰ组合带分布于上新统红崖村组和石匣组;第 n...
1.[会议]
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凝灰岩的锆石年代学和化学组成研究:是岛弧而不是地幔柱火山作用
摘要: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火山成因的沉积夹层的锆石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些夹层来自与同时的岛弧火山活动,而不是来自于前人认为的峨眉山或者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这个...
2.[会议]
摘要: 文章讨论了热河生物群环境背景的埋葬条件、古气候条件、古生态系统条件。分析了特异埋葬动物群的成因条件和机制。
3.[会议]
摘要: 陆生哺乳动物的分异度变化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完全耦合,所以它可以作为一种古温度的代用性指标.根据对周口店遗址北京人时代各层位的哺乳动物分异度的分析,得出不同时期...
4.[会议]
摘要:
5.[会议]
摘要:
6.[会议]
摘要:
7.[会议]
摘要:
8.[会议]
摘要: 以往微生物地球化学的研究通常注意的环境因子为温度和pH,而忽略了其它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的影响.含水率对微生物的活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利用水的减少,会导致细胞...
9.[会议]
摘要: 早三叠世的生物和环境是古生代生态系统向中-新生代(现代型)生态系统重大转变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代表了显生宙地球演化史上一种十分特殊的状态,其不仅是全面揭示古、中...
10.[会议]
摘要: 元古代的“硫化海洋”和“生物无机桥”的假说成功解释了为何需氧的真核生物进化长期停滞,直到“雪球地球”事件后才结束了这种状态。在硫化海水中Fe、Mo、Co、Mn...
11.[会议]
摘要: 根据近年来对黔东南至滇东关岭、兴义、贞丰和罗平等地中一晚三叠世含海生爬行动物骨架和(或)深水海百合黑色岩系(通常所称黑色页岩)化石库的研究,现将该区岩石地层单...
12.[会议]
摘要: 河南灵宝朱阳地区下寒武统辛集组中新发现的小壳动物化石包括软体动物群的软舌螺、单板类、双壳类和腹足类以及海绵骨针和齿形类。该动物群可与安徽淮南雨台山组、河南确山...
13.[会议]
摘要:
14.[会议]
摘要: 近年来,随着白垩纪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井的实施,以及生物地层学、年代地层学和磁性地层学的系统而深入研究,为科学标定松辽盆地各组段的地质时代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基...
15.[会议]
摘要: 本文通过对位于“大贵州滩”浅水碳酸盐岩台地内部的打讲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进行系统的生物结构组成和关键地球化学指标研究,试图进一步探讨该浅水相区缺氧事件的...
16.[会议]
摘要: 埃姆斯阶的底界最初是以牙形刺Polygnathusdehiscens的首次出现定义,之后,由于Pol.dehiscens系统分类的改变,确定埃姆斯阶底界的依据...
17.[会议]
摘要: 研究区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东昆仑与巴颜喀拉、柴达木地块和西秦岭结合带.本区发育自元古代至新生代不同类型的物质建造,尤以新元古—古生代混杂岩建造的广泛分布最为...
18.[会议]
摘要: 不同区域类型生物跑到了一起,长期以来被称为混生现象,它们大多指平面上的分布,而纵向剖面上的混生现象尚未引起人们注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陕西陇县龙门洞剖面,这里阿...
19.[会议]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临夏盆地毛沟剖面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和环境指标的研究,表明与其它无机指标反映的气候环境变化过程基本相似,共同记录了本区气候环境对全球变化和青藏高原...
20.[会议]
摘要: @@在我国老一辈地质学家中,许杰可算一位独树一帜的人物,他集革命宿将、学术权威、政府高官于一身。他在近一个世纪、跨越两个时代的六十多年里,始终坚持不渝地为革命...
1.[学位]
川西北地区中卡尼期泥质岩中古生态分析:湿润气候事件的古生物响应
摘要: 晚三叠世卡尼期湿润气候事件(Carnian Pluvial Event或Carnian HumidEvent)被看作是三叠纪最显著的气候变化与沉积事件之一,多...
2.[学位]
摘要: 蚯蚓由于其形态特征稳定,移动能力较差,常被认为是验证古生物地理学的理想生物。海南岛位于我国最南端,也是我国第二大岛屿,在地质上与中印板块和华南板块有着密切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