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铃木科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九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9篇,学位文献有5篇等,悬铃木科的主要作者有汪丽萍、许智宏、俸宇星,悬铃木科的主要机构有安徽师范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以南京市热河路、北京西路、市政府大院中胸径≥1 m的行道树悬铃木(Platanus spp.)为试验对象,利用树木雷达检测系统,在距树干0.5、1.0和1.5...
2.[期刊]
rbcL基因序列分析对连香树科和交让木科系统位置的重新评价———兼论低等金缕梅类的关系
摘要: 测定了悬铃木科和金缕梅科5个亚科的6个代表种的rbcL基因序列,对低等金缕梅类植物及新近提出的相关类群进行了分子系统发育分析,获得4个最简约树。简约树步长为8...
3.[期刊]
摘要: 为了控制悬铃木果毛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在悬铃木初花期,用化学药剂处理之后,嫩枝上的球果鲜重减轻,含水量下降,电解质外渗增加,球果活力降低,致使球果皱缩,萎蔫,干...
4.[期刊]
摘要: 本文报道了AC合剂对悬铃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AC合剂对茎叶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筛选的最适浓度AC3合剂对茎叶的营养生长...
5.[期刊]
摘要: 从1.5—2个月龄的悬铃木(Platanus orientalis)无菌苗叶片游离得到大量的叶肉原生质体,纯化后其产量为3.7×10~6g^(-1)FW。纯化...
6.[期刊]
摘要: 悬铃木突变体是其种子经γ射线辐培育出的一种营养生长正常而开花发育过程受阻的不育植株。经过10多年的观察研究证明:突变体的花芽不能形成是因为突变体细胞染色体有部...
7.[期刊]
摘要: 通过对合肥等地选育出的一球悬铃木少果植株和正常结果植株的体细胞染色体组型分析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分析,找出了两者遗传上的差异。
8.[期刊]
摘要: 采用土钻法研究了青岛市城阳区悬铃木在四种立地条件下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细根根系主要分布在10~60 cm的土层中.在水平方向上随着离悬铃木主干的距离越远...
9.[期刊]
摘要: 大规格法桐在滨州市行道树种植中应用得越来越多,但普遍存在成活率较低现象.通过分析,找出了移栽时间、起苗时留根大小、苗木原产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和挖掘施工技术等影响...
1.[学位]
摘要: 二球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是悬铃木属植物中的一种,为一球悬铃木(P.occidentalis)和三球悬铃木(P.orientalis...
2.[学位]
摘要: 本研究以北美一球悬铃木茎段为外植体,系统研究了组织培养的基本培养基、植物激素、有机附加物等因素对芽诱导、不定芽增殖及不定芽生根的影响;建立了适于北美一球悬铃木...
3.[学位]
摘要: 本文以南京市郊公路边的生长20~30年的二球悬铃木(Plantanus hispanica)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调控的方法,研究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化学药剂对...
4.[学位]
二球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Ait.)Willd.)结构研究
摘要: 本文采用石蜡切片、徒手切片、离析方法和显微技术观察等,研究二球悬铃木(Platanusacerifolia(Ait.)Willd.)结构与抗寒性的相关性;通过...
5.[学位]
二球悬铃木子叶再生体系的建立及ANT和BEL1同源基因的功能研究
摘要: 二球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属于基础真双子叶植物群,山龙眼目悬铃木科木本植物,凭借其树姿优美、冠大遮阴、耐修剪易移栽等优良特性,被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