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历史事件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六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408篇,会议文献有1篇,学位文献有31篇等,其他历史事件的主要作者有苏全有、王冀青、应俊,其他历史事件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师范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政府逐步接收铁路,整顿铁路各项制度的工作,由于当时铁路会计制度混乱、铁路款项稽核权力旁落、用款被挪用等原因,铁路会计整顿改革成为其中...
2.[期刊]
民国时期甘南草山纠纷与地方政府之因应——以“北山事件”为中心的考察
摘要: 对于地处偏僻高寒之地的甘南藏族老百姓而言,草山是其唯一的生存资源,而甘南各部落之间又因草山向无明确界线以及草山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不统一,使得各部落之间对草山的争...
3.[期刊]
摘要: 明治维新后,日本推行大陆政策。在对中国和朝鲜的侵略过程中,武力征服的同时还伴有经济侵略,西原借款即是日本经济侵略中国的产物。寺内内阁吸取大隈内阁倒台的教训,企...
4.[期刊]
摘要: 清末民初,中国各地兴起自办铁路风潮。全浙铁路由汤寿潜任总理,改为商办。汤寿潜主张铁路与商务繁荣密切相关,故在江墅铁路绕城还是穿城的讨论中,坚持“破城而入”。城...
5.[期刊]
摘要: 中华民国二年度预算案是民国首个正式国家预算案,其编订过程既遭遇多种财经难题,更充斥各类政治角力。各省预算案编送在央地关系缓和时拉开序幕,却在不断推进中因财权划...
6.[期刊]
摘要: 蓝公武是五四时期的重要人物,以其所主编的《国民公报》活跃于新文化运动,但在既有研究中仍处于"失语"状态。五四运动前,蓝公武的言论重心从具体的政治讨论转向思想界...
7.[期刊]
摘要: 长期以来,对于段祺瑞于1918年4月25日晚由汉口东下南京时,其护卫舰楚材舰撞沉商轮江宽号一案众说纷纭,有将此案件视为军阀草菅人命者,有认为法庭包庇军舰,以至...
8.[期刊]
摘要: 1916年,俄属中亚地区爆发了民族大起义,导致了中亚各族人民的大逃亡,其中有20多万人涌入了中国新疆沿边各地,其中主要为柯尔克孜人.面对这次前所未有的难民危机...
9.[期刊]
束缚下的突破:民初中外对领事裁判权的博弈——以1912年苏佑泰案为例
摘要: 1912年4月,上海租界内发生了一起日本人谋杀中国人的刑事案件,引发了热烈的舆论讨论与关注.此时正值中华民国初创,政权更迭,内外形势复杂,经过中方努力交涉,该...
10.[期刊]
摘要: 长期以来,对于段祺瑞于1918年4月25日晚由汉口东下南京时,其护卫舰楚材舰撞沉商轮江宽号一案众说纷纭,有将此案件视为军阀草菅人命者,有认为法庭包庇军舰,以至...
11.[期刊]
摘要: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尽快争取外国列强的承认成为了民国政府外交工作的优先课题,日本则在该问题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同年7月,日本明治天皇病逝,民国中央...
12.[期刊]
摘要: 中日两国都是儒家文化盛行的国家.但政治、经济、文化等很多领域存在着本质的差异.晋商和日本商人有本质的不同,晋商"重义""以义制利",日本商人"金钱本位""上下...
13.[期刊]
摘要: 青岛日德战争作为"一战"中唯一爆发在亚洲的战争,在近代史上具有深远意义.日、德两国作为交战国,却把战场放在青岛,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申报》作为中国近代史...
14.[期刊]
摘要: 山西民俗文化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蕴含着山西人民深沉的精神追求.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山西乡村民俗文化发展面临着科技强势冲击、多元文化渗透、代际传承断裂...
15.[期刊]
晚清广东州县催征钱粮探微——以《望凫行馆宦粤日记》的记载为中心
摘要: 同治、光绪年间在广东任州县官的杜凤治,留下一部350余万字的日记,其中有大量有关州县征收钱粮的内容,研究清代赋税的学者很少有人注意到这部日记.从杜凤治的日记可...
16.[期刊]
摘要: 烟草原产于美洲,于明末传入中国.自18世纪初期开始,西藏佛教就已经禁止僧侣使用烟草.西藏烟草产出甚少,主要靠外部供应,清末之前外部输入烟草数量较少,禁烟一直较...
17.[期刊]
摘要: 1917年北方数省发生了水灾,河北、天津等地尤其严重,水灾造成了大量人员流离失所。面对水灾,天津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从政府到民间慈善团体及社会知名人士都纷纷...
18.[期刊]
摘要: 民国初年,传染病的肆虐严重影响着军人的生命安全和军队的战斗力。为了应对疫情,陆军部颁行了一系列军队防疫法规,各地军队制定了具体的防疫措施和办法,军队也较注重防...
19.[期刊]
摘要: 武昌起义后,孙中山的美籍军事顾问荷马李陪同孙中山回中国,引起了一场风波。荷马李之所以陪同孙中山回中国,是因他积极帮助孙中山进行革命活动,“长堤计划”中即将其定...
20.[期刊]
改土归流后德格土司残存势力的分化研究——以三次康藏纠纷为中心
摘要: 德格土司辖区处于汉藏交接地带,是进藏北路商道的重要地区。清末赵尔丰就德格土司进行改土归流,但德格土司残存势力在二十世纪前期实际上管理着原有地区。清末、民国时期...
1.[会议]
摘要: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深最频的危机,莫过于“民族危机”。每次危机的应对,都往往引发一场声势浩大的集体动员和集体行动。一般而言,“危机”与“动员”之间存在着正...
1.[学位]
摘要: 中国现代的孔教运动是民国初年由种种保守派发起的一场尊孔的社会运动,其中的主角是孔教会,目的是在宪法中定孔教为国教,树立孔子的教主地位。 民国时期的孔教运...
2.[学位]
保守与自由:钱智修思想述论——以《东方杂志》为中心的研究(1911—1924)
摘要: 钱智修,《东方杂志》任期最长的一个主编,1911-1924年在该志上发表文章207篇,对杂志的编辑、转型时期中国文化发展方向及政治出路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
3.[学位]
摘要: 外蒙历史上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911年,以活佛哲布尊丹巴为首的外蒙封建上层驱逐清朝驻库伦办事大臣三多,宣布“独立”。1912年11月,俄国与库伦当局签订了《...
4.[学位]
摘要: 苏报案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著名事件,学术界对此已有相当多的研究成果。本论文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的同时,试图在资料和研究方法方面对以往的研究有所突破。论文分上下两篇...
5.[学位]
摘要: 近些年来,研究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成为历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关于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界定研究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概念,检索...
6.[学位]
摘要: 《正谊杂志》是二次革命后创办的一份大型综合性刊物,以促进政治改良、培育社会道德为宗旨。该刊于1914年1月创办,1915年6月停刊,共出九期。尽管该刊存在时间...
7.[学位]
摘要: 民国时期是社会救助事业发展的一个转型时期。此时,西方近代慈善理念传入,使这一时期既延续了传统慈善事业的运作方式又注入了新的、近代化的救助机制.这不仅体现在政府...
8.[学位]
摘要: 1912年2月29日发生在北京的兵变,一直是民国史上的一桩疑案。对于此次兵变发生的原因,学术界看法不一:有的认为是袁世凯指使曹锟发动的,有的则认为只是清末以来...
9.[学位]
摘要: 20世纪初,随着清政府实行“新政”以及俄国介入,外蒙古开始寻求脱离大清王朝的控制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辛亥革命的爆发更是加紧了外蒙古走向“独立”的步伐。随后...
10.[学位]
摘要: 民国时期,是一个动荡的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娼妓业遍布全国,娼妓名目繁杂,嫖客身份增多,娼妓问题严重。随着西方妇女解放思想的传播与影响,娼妓这个由来已久的社会...
11.[学位]
摘要: 中国和俄国的交往可谓是渊源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元朝。到了近代,俄国侨民的大量流入中国则是始于19世纪末,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大量的俄国侨民来到哈尔滨定居。俄侨...
12.[学位]
摘要: 1917年护法战争爆发后,南北双方形成两个政权对峙的局面。广东护法军政府连同西南军阀以护法为名义宣告脱离北洋政府的统治,北洋政府则在皖系的主导下对西南展开武力...
13.[学位]
摘要: 3000多年可考史,2000多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地位传承、2000多年城建史、几乎囊括湖南省地区重大事件,如此铸就长沙氤氲人文历史文化和社会文...
14.[学位]
摘要: 自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在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种新的交往模式,即条约关系。在列强的武力胁迫之下,中国被迫订立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李鸿章自1870年出任直隶总督...
15.[学位]
摘要: 清末民初,是革命风起云涌、政局诡谲多变的时期,随着辛亥革命的枪声响起,清王朝被推翻,国家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抉择期,而政体的选择在这时成了最为迫切的问题。从20世...
16.[学位]
摘要: 晚清以降,当中西文化交流的帷幕再度拉开时,肩负福音传播使命的西方来华传教士置身其中并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他们或译书,或办报,或创设机构,从不同层面促进了这一...
17.[学位]
摘要: 鸦片问题是民国时期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湘西的鸦片种植始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当时正值西方国家大量向中国倾销鸦片的时候。湘西鸦...
18.[学位]
摘要: 兴起于1932年的中国科学化运动,是由官方和专家学者共同发动领导的。它持续时间长达十年之久,这其中离不开官方的强有力的支持,但更离不开一些专家学者的积极支持。...
19.[学位]
解放与塑造:国民党的“三八”妇女节纪念(1924-1945)
摘要: 本文以1924年到1945年间的国民党主导下的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为中心,研究国民党主导三八妇女节活动的具体运作过程,并从中了解国民党在对于妇女运动的潜移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