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卫星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444篇,会议文献有103篇,学位文献有40篇等,科学卫星的主要作者有江山、小默、新华,科学卫星的主要机构有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上海市空间智能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Recent Progress of Earth Science Satellite Missions in China
摘要: Earth Science from Space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discipline that studies the in...
2.[期刊]
摘要: 以某对地观测星座任务为背景,对基于电推进的组网卫星自主轨道保持控制方法进行研究。由地面进行标称轨道递推并定期上注,星上考虑地球非球形J2项摄动进行本星和标称星...
3.[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参与研制的BNU-1极地观测小卫星进入总装测试阶段
摘要: 2019年1月9日,BNU-1极地观测小卫星于深圳进入总装阶段,截止1月12日已完成宽幅相机与卫星平台综合电测、卫星平台顶板合盖、安装相机载荷及加电测试,一切...
4.[期刊]
摘要: 2018年12月25日0时53分,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三号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三号由中国航天...
5.[期刊]
摘要: 空间相机结构频率需避开火箭振动频率的波峰,在轨成像时需隔离卫星平台的微振动.基于相机支撑结构发射段高频率、在轨段低频率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兼具锁紧隔振功能的两脚...
6.[期刊]
摘要: 锁紧机构是星载可展结构中常用的压紧和释放机构.在使用过程中,锁紧机构常常会因振动过大发生接触面滑移,导致锁紧释放失效.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根据锁紧座内力...
7.[期刊]
摘要: 为了实现卫星的高精度高稳定度控制,中法天文卫星建立了卫星姿轨控半物理仿真试验系统.对该系统采用导星电子星图模拟器引入仿真闭环进行研究.首先,将导星敏感器作为高...
8.[期刊]
摘要: 针对近地轨道航天器及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测量数据驱动的实时导航定轨方法,使用轨道动力学原理解析了由GNSS天线安装位置与航天器质心偏差造成的定轨误差...
9.[期刊]
摘要: 详细介绍了星载空间电场探测仪球形传感器的物理设计原理,在此基础上对传感器球壳结构、球壳表面涂层结构、短杆结构等部分的工程设计进行了计算推导,并给出了各部分结构...
10.[期刊]
摘要: "墨子号"卫星是2011年中科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首批批准的五颗科学实验卫星之一,旨在建立卫星与地面远距离量子科学实验平台,并在此平台上完成空间大尺度...
11.[期刊]
摘要: 绳系卫星系统部署阶段末时刻状态决定着其编队飞行的初始状态,为了研究不同因素对绳系卫星系统部署阶段运动的影响,建立了一种简单的平面哑铃模型,将系绳视作有阻尼的弹...
12.[期刊]
摘要: 基于连续小推力条件下星座轨道机动的动力学特性分析,研究了其入轨的布局置入和离轨机动方法.地球轨道上的大型星座数量巨大,传统的轨迹优化方法较难应用.针对多星入轨...
13.[期刊]
摘要: 绳系卫星系统部署阶段末时刻状态决定着其编队飞行的初始状态,为了研究不同因素对绳系卫星系统部署阶段运动的影响,建立了一种简单的平面哑铃模型,将系绳视作有阻尼的弹...
14.[期刊]
摘要: ''墨子号''发射快三年了,到底有什么新发现?量子通信和公众有什么关联,到底是不是伪科学?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科院院士潘建伟对此进行了回应。'...
15.[期刊]
摘要: 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在发射过程中,会受到惯性力、正弦载荷及随机载荷的激励,同时支撑结构与星载载荷振动也会相互影响,因此需要对整星进行动态性能分析.对...
16.[期刊]
摘要: 4月13日,在“世界意大利科学研究日”(4月15日)来临之际,由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馆,重庆市科协,中国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重庆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7.[期刊]
摘要: 2月14日,在华盛顿举行的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第185届年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领衔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科研团队被授予2018年度克利...
18.[期刊]
摘要: X射线脉冲星导航技术为航天器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导航提供了一种途径.针对该技术在轨验证问题,提出了基于微通道板(Micro-Channel Plate,MCP)的...
19.[期刊]
摘要: 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卫星飞行程序设计具有在轨使用模式复杂、载荷需求约束多、在轨工作状态多且多系统多组合耦合、在轨自主管理功能应用与飞行事件操作流程耦...
20.[期刊]
摘要: 针对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卫星低能探测器(CCD)的散热需求,开发了一种乙烷工质深冷槽道热管.在传热性能测试设备中,采用抽真空方式,对深冷热管的传热性...
1.[会议]
摘要: 本文初步介绍了大气-电离层微纳卫星星座探测计划的初步方案设计。大气-电离层微纳卫星星座拟采用6颗相同的微纳卫星(<50kg)组网,轨道分布在300km~800...
2.[会议]
摘要: 为了给我国第一颗地震电磁探测卫星的总体设计提供技术支持,本文对数传系统对探测设备可能造成的电磁干扰进行了重点研究,主要通过数传系统与探测设备间的EMC 预测仿...
3.[会议]
摘要: 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提出了全新的Pleiades 高分辨率光学卫星计划,其在星下点可进行幅宽为20km 的全色和多光谱成像,而且星下点全色分辨率可...
4.[会议]
摘要: 热层大气质量密度对航天器的跟踪、定位和在轨寿命具有重要的影响。受太阳活动和地磁扰动的影响,热层大气质量密度的变化非常强烈。因此,探测和研究大气密度的分布和变化...
5.[会议]
摘要: 本文针对卫星的瞬时覆盖区域及覆盖区域的融合问题,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卫星对地覆盖区域的融合算法,适用于多种卫星传感器的形状,充分考虑对地覆盖区域为凹多边形的情况,...
6.[会议]
摘要: 为了适应空间探测卫星对自主故障诊断的特殊需求,以动量轮为例,提出基于DM 分解技术的传感器优化配置方法。分析动量轮模型和故障,建立动量轮的结构模型和偶图;采用...
7.[会议]
基于VxWorks操作系统下的星载嵌入式软件动态测试技术应用研究
摘要: 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在XX-1 卫星中所做的软件测试工作,对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软件动态测试方法和无操作系统的软件动态测试方法进行了比较...
8.[会议]
7遥感卫星TDICCD相机的成像参数与在轨成像质量的关系研究
摘要: TDICCD 相机已广泛应用于光学遥感卫星,特别是高分辨率卫星。作为卫星最主要的有效载荷,TDICCD 相机的成像性能直接决定了卫星的整体性能和最终的图像质量...
9.[会议]
摘要: 本文从卫星测绘的实际应用需求出发,总结了三线阵+小面阵相机、双(三)线阵相机+激光测高仪、单线阵相机+激光雷达三种载荷组合设计方案,对其在提高对地几何定位精度...
10.[会议]
摘要: 环境减灾卫星A、B 星于2008 年9 月6 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A 星与 B 星装载的五O 八所研制的宽覆盖多光谱CCD 相机实现地面像元分辨率优...
11.[会议]
摘要: HXMT是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天文观测卫星。根据科学目标需求,HXMT 设计了高能X 射线望远镜(HE)20-250keV、中能X 射线望远镜(ME)5-30...
12.[会议]
摘要: 硬X射线望远镜卫星(HXMT)是我国首颗空间天文卫星,它应用我国学者发展的直接解调成像方法,将实现宽波段X 射线(1-250 keV)的巡天及定点观测。低能X...
13.[会议]
摘要: 硬X射线望远镜卫星(HXMT)是我国首颗天文卫星,其中低能X 射线望远镜(Low Energy X-ray Telescope;LE)是HXMT 卫星的重要有...
14.[会议]
摘要: 德国科学探测小卫星CHAMP 在2010 年2 月22 日03:15 UTC 至03:57 UTC 之间进行了一次在轨机动。经过这次机动,CHAMP 的飞行姿...
15.[会议]
摘要: 基于卫星综合电子系统的功能分析情况,本文对新型卫星综合电子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卫星综合电子系统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体系结构设计方法,提出了硬...
16.[会议]
摘要: 国外在地球重力场测量卫星、空间引力实验卫星方面进展巨大,成就斐然。简要回顾了国外CHAMP、GRAcE、GOCE等地球重力场测量卫星以及GP-A、GP-B、M...
17.[会议]
摘要: 本文针对国外低低跟踪重力卫星GRACE,从卫星的科学目标和任务要求出发,对卫星的轨道参数进行了优化选取和仿真验算;从重力反演对观测量的需求出发,对卫星载荷、平...
18.[会议]
摘要: 本文介绍如何利用GRACE两颗卫星之间K波段载波相位测量和轨道数据,得到星间电子密度,并借助CHAMP卫星的朗缪探针数据,消除所固有的偏差。利用消除偏差后的多...
19.[会议]
摘要: 硬X射线望远镜卫星(HXMT)是我国首颗天文卫星,其中低能X射线望远镜(Low Energy X-ray Telescope;LE)是HXMT卫星的重要有效载...
20.[会议]
摘要: 激光三维成像雷达卫星可以弥补光学成像和SAR成像的缺点,具有高测距精度,但受限于卫星平台功率,无法采用传统的成像体制.单光子探测器具有灵敏度高、测距精度高、对...
1.[学位]
DAMPE离线数据分析软件框架的设计及BGO量能器的在轨刻度
摘要: 近年来天文观测表明,暗物质在整个宇宙空间中大量存在,约占整个宇宙成分的26.8%,而可见物质仅占4.9%,目前除了确认暗物质具有引力作用和可能的弱力作用之外,...
2.[学位]
摘要: 近年来,天文观测表明可见物质仅占宇宙总质能的4.9%,而暗物质则占据约25%。然而,目前人们了解暗物质的方式除了观测宏观的天体运动之外,对其本质几乎一无所知。...
3.[学位]
摘要: 卫星系统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卫星通信、物流工程、测量监控等各个领域。故障诊断是卫星系统的重要研究领域。为了保障卫星功能的可用性及服务质量,当发生故障时,系统应当能...
4.[学位]
摘要: 星载嵌入式计算机长期工作在宇宙空间辐射环境中,各种辐射效应是导致星载计算机在运行期间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各类容错技术,如冗余加固技术、机内故障自诊断技术、系统...
5.[学位]
摘要: 电磁监测试验卫星主要的任务是监测全球空间电磁场、电磁波、电离层等离子体、高能粒子沉降等现象,其中对DC到15Hz低频磁场的探测由高精度磁强计负责。本课题根据电...
6.[学位]
摘要: 电推进系统可以长时间在轨工作,同时采用电推进系统可以延长卫星寿命、改善在轨性能和提高载荷比。我国自行研制的电推进系统在试验中已连续工作超过6000小时,开关机...
7.[学位]
摘要: 小卫星优化设计贯穿整个小卫星总体设计阶段,是小卫星研制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优化的结果对小卫星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直接决定了卫星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8.[学位]
摘要: 成像卫星星座在军事侦察、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相比单颗成像卫星,多星构成的星座具有覆盖范围大、重访时间短、时间分辨率低及投资风险小等优点。成像卫星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