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析气田开发与开采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569篇,会议文献有162篇,学位文献有166篇等,凝析气田开发与开采的主要作者有孙雷、郭平、李相方,凝析气田开发与开采的主要机构有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南石油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为探究凝析气藏衰竭式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选取塔里木盆地某区块凝析气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碳酸盐岩岩心人工造洞,开展不同降压速度、不同缝洞位置的凝析油和天然气采收...
2.[期刊]
摘要: 对于富含凝析油的凝析气藏,注CO_(2)是较为有效的开发方式,但目前对其开发机理和规律的认识不够充分。通过膨胀实验和气液两相平衡理论,分析了在富含凝析油的凝析...
3.[期刊]
摘要: 以牙哈(YH)凝析气藏E+K区块M井组为例,建立典型井组数值模拟模型,对注气提高采收率主控因素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在注采部位、注入介质、注气量、注采比、注气时...
4.[期刊]
摘要: 针对文昌某区低渗凝析气藏反凝析现象严重、边水水侵加剧、产量递减快等问题,系统地开展了循环注气提高凝析气藏采收率可行性研究,通过PVT、岩心驱替等实验手段,明确...
5.[期刊]
摘要: 东海西湖凹陷以天然气井为主,气藏埋藏深度深,储层较为致密,容易受到钻完井液污染,如何快速清井诱喷对于改善气井初期投产效果非常重要。目前东海开发井投产诱喷方式复...
6.[期刊]
摘要: 在气田开发后期,由于气井地层能量下降和凝析油消泡作用,常规泡排剂很难将高凝析油气井的井底积液高效举升出井筒。为解决此问题,采用室内与现场相结合的方法,对自主研...
7.[期刊]
X100管线钢在微生物腐蚀环境下的延性裂纹止裂可靠性及失效分析
摘要: 基于管线钢的环向应力、断裂韧性及腐蚀速率,建立了天然气管线钢在微生物腐蚀环境下延性裂纹止裂可靠性的预测方法,获得不同微生物腐蚀速率对X100管线钢的止裂韧性和...
8.[期刊]
摘要: 基于Ramey经典井筒温度计算模型,结合井筒与地层间的热量传递过程分别建立了开井与关井两种生产状态的瞬态井筒温度压力数学模型,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井筒传热过程。...
9.[期刊]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东南区二叠系气藏为煤系烃源岩形成的湿气气藏。开发过程中地层内无凝析油生成,但天然气进入井筒后,随着温度和压力低于临界凝析温度和临界凝析压...
10.[期刊]
摘要: 凝析气藏注气吞吐可提高采收率,但凝析气藏注气吞吐实验一般多研究注气量、注气速度及采收率的变化,而缺乏对注气后采出流体组分变化规律的研究。在建立带油环凝析气藏多...
11.[期刊]
摘要: 为了解决大宁-吉县区块致密气井井下节流易于出现水和物堵塞油管的问题.针对该区域采用井下节流工艺的气井,基于质量、能量守恒方程,结合并筒流入动态,建立考虑多因素...
12.[期刊]
摘要: 北美页岩气革命取得的巨大成功对全球能源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引起了工业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甜点预测是提高页岩气钻井成功率、保障压后产能的一项关键技术.目前传...
13.[期刊]
摘要: Fetkovich油气两相气油比预测方程式反映出当储层反凝析油饱和度达不到流动条件时,生产气油比取决于储层凝析油的含量;而凝析气PVT等容衰竭实验也是在保持凝...
14.[期刊]
摘要: 对抗凝析油气井起泡剂SH-1[其配方组成(质量比)为三聚环氧六氟丙烷酰胺甜菜碱:椰油酸单乙醇酰胺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辅料=(5~10):(...
15.[期刊]
摘要: 目前裂缝气藏产能评价方法形式复杂,矿场适用性欠佳,难以对裂缝气藏开发提供有效指导.在二维裂缝导流能力加权裂缝密度的基础上,引入裂缝倾角的影响,建立了三维加权裂...
16.[期刊]
摘要: 西湖凹陷各气田产出水以多种形态存在,其产水量直接影响气井的产能及开发效果.选取西湖凹陷不同构造带的3 口代表井,应用高温高压流体相态技术和低温冷凝分离装置精确...
17.[期刊]
摘要: 随着我国油气勘探逐渐向纵深探索,凝析气藏的开采已成为推动"非常规油气革命"的重要部分之一.如何通过正确的方式进行反凝析伤害评价,进而对其进行解除,已成为各大凝...
18.[期刊]
摘要: 随着海上油气勘探不断向深层拓展,以近临界态近饱和、高含凝析油为特征的特殊凝析气藏越来越多,但目前对海上该类凝析气藏的高压物性及注气混相机理仍认识不清,有待进一...
19.[期刊]
摘要: 气田开发效果评价在发现目前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气田管理水平以及提出调整对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产能、能量保持程度和井流物性质三方面出发,考虑采收率、地...
20.[期刊]
摘要: 注烟道气是凝析气藏保持地层压力,提高凝析油采收率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实现CO 2埋存、迈向“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注气过程中流体相态行为比较复杂...
1.[会议]
摘要: 以Turner模型为代表的临界携液流量模型在气井积液预测中应用广泛,但是这些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均只对井口或井底条件下的临界携液流量进行分析,并且在分析时取表面张...
2.[会议]
摘要: 随着新疆凝析气藏深入开发,地层能量下降、单井产量降低、出水加剧,气井积液问题凸显,由于受储层特征及生产条件限制,排液采气工艺应用没有取得理想效果.经过工艺优选...
3.[会议]
摘要: 凝析气藏作为一种特殊的油气藏类型,开发中不仅要考虑天然气的采出程度,而且还要兼顾凝析油的采出程度.为提高凝析气藏采收率和开发效益,可采用循环注气保压开发.针对...
4.[会议]
摘要: 本文介绍了某低产水量低压低产浅层气田的产水情况,地层不产水,生产过程中产出凝析水,产水量低,单井日产水5kg-15kg,通过排水工艺试验,得出了泡沫排水是适合...
5.[会议]
摘要: 针对含硫和二氧化碳下压力计试井困难的凝析气井,以X井为例,应用生产动态数据拟合井底参数建立产能方程,并对此类凝析气藏进行产能评价,确立合理工作制度.研究表明井...
6.[会议]
摘要: 英买力凝析气田群大多数区块属于块状底水凝析气藏,地层能量充足、气藏连通性较好.由于前期采气速度偏高,气藏地层压力较方案下降快,气井提前见水.动静结合开展块状底...
7.[会议]
摘要: 针对气井见水后动储量、水侵量难以准确计算、水侵动态预测等难题尚未有效解决的现状,运用水侵识别及预测方法,利用水侵特征图版、水驱气藏水侵动态预测方程式等手段,进...
8.[会议]
摘要: 三叠系油井套管气丰富且普遍用于井、站加温,在冬季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凝析油,目前采取气液分离器、分液包等方式分离并外排,因受到凝析油易燃、易爆、易挥发的影响...
9.[会议]
摘要: 露点压力是凝析气藏开发中一个重要的流体相态参数,露点压力的准确性预测对凝析气藏的高效开发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实验测定的高温高压凝析气藏露点压力基础上,分析对比...
10.[会议]
摘要: 凝析气藏衰竭式开发不可避免会面临反凝析问题.笔者结合多年开发实践,提出雾状反凝析控制机理,即利用凝析油析出之初呈雾状临界状态,通过提高天然气流速使反凝析油即时...
11.[会议]
摘要: 合理配产是提高凝析气藏采收率的关键.以埃及西部沙漠某典型凝析气藏为例,在单井动态储量及动态产能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单井经济界限产量、单井临界携液流量、露点压...
12.[会议]
摘要: 边水凝析气藏衰竭式开发的关键是控制反凝析和控制水侵.本文以边水突破和边水推进理论为基础,研判边水突破和推进的5大影响因素,创新提出了全生命周期均衡水侵控制和水...
13.[会议]
摘要: 在凝析气藏中,井眼附近的产层压力若低于露点压力,则液相凝析,产量急剧下降,井眼附近气层润湿性起关键性作用.通过能谱分析、毛细管上升法、润湿角测定法和自发渗吸法...
14.[会议]
摘要: 雅克拉凝析气田具有埋藏深(5300m)、水体大(100倍)、凝析油含量中等(234.5g/m3)、地露压差小(2.44MPa)等特点,在开发过程中容易出现发凝...
15.[会议]
摘要: 针对中江气田66%产凝析油气井泡排效果不佳问题,通过含油气井泡排携液机理和流动性实验研究发现,由于凝析油的存在,气井中部分起泡剂与井底积液形成乳化结构而消耗,...
16.[会议]
摘要: 针对牙哈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开发过程中气藏温度变化,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1)气藏温度对反凝析程度影响;(2)气藏温度对凝析油反蒸发的影响;(3)气藏温度对注...
17.[会议]
摘要: 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压力的保持至关重要,目前一般多采用注气(循环注气)、气水交替等保持压力开发方式.其中气水交替一方面具有较高的波及系数,另一方面也有效的抑制了...
18.[会议]
摘要: 凝析气藏开发中后期反凝析现象严重.循环注气后,受抑制反凝析、气驱油及反蒸发等作用综合影响,多种动静态参数发生变化.为研究循环注气效果,建立了凝析气藏开发中后期...
19.[会议]
摘要: X砾岩体位于大兴断层下降盘,属构造~岩性双重控制的块状高含凝析油的凝析气藏,具有边底水不活跃,最大反凝析液量高等特征.投入开发后,地层压力随时间基本呈同步下降...
20.[会议]
摘要: 凝析气藏作为一种特殊的油气藏,其开采过程要兼顾天然气和凝析油的采收率,循环注气保压开采便是一种有效的开发方式.地层条件下,注入气与地层湿气不是以混相的方式流动...
1.[学位]
摘要: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目前最炙手可热的清洁能源之一,它对资源分配以及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论文建立了对天然气水合物中水体组分的分析方法和对其气体分子的分析方...
2.[学位]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常规天然气资源不断减少,加之环境保护的要求日趋严格,使得煤层气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逐步提升。煤矿区煤层气开发...
3.[学位]
摘要: 目前,我国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大多集中在中高煤阶含煤区,而低煤阶煤层气资源非常丰富,且已取得单井产量突破,排采是低煤阶煤层气开发的关键技术,研究低煤阶煤层气井的排...
4.[学位]
摘要: 榆林气田部分单井含硫量高,采用湿气输送工艺模式,在有水存在的条件下,为含有硫化氢的天然气形成酸创造了条件,会造成管道、阀门、分离器等设备管线的腐蚀,以致泄漏、...
5.[学位]
摘要: 涩北气田具有长井段、多层、疏松砂岩、边水气藏等特色的地质条件,为国内外罕见的疏松砂岩气藏,其气藏特殊性,导致气井的出砂和出水问题成为制约涩北气田高效开发的关键...
6.[学位]
摘要: 煤层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具有广阔的市场,而我国的煤层气资源丰富,所以合理的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煤层气藏开发的难点是储...
7.[学位]
摘要: 页岩气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潜力巨大。但页岩储层不同于常规油气储层,具有低孔、低渗、致密的特点。目前,水平井技术及分段压裂技术是开发页岩气藏的有效手段。经...
8.[学位]
摘要: 我国煤层气资源非常丰富,对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和调整资源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国煤层气储层有着渗透性低的特点,而现阶段主要应用的水利压力压裂技术又存在诸多问题...
9.[学位]
摘要: 天然气水合物(主要是甲烷水合物)具有储量大、埋藏浅、分布广泛、能量密度高、清洁无污染和有机碳含量丰富(相当于化石能源的两倍)等优点,因此具有重要的开采价值和广...
10.[学位]
摘要: 天然气水合物已成为未来的重要战略能源资源,备受各国关注,其生成条件、形成机理、促进生成的因素及促进机理等一直都是人们的研究重点。因其赋存条件的特殊,自然条件下...
11.[学位]
摘要: 因其资源潜力巨大,天然气水合物成为了当今能源研究的热点。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天然气水合物主要赋存区域是深海海洋层和永久冻土区,形成条件主要为低温高压。目前对于生成...
12.[学位]
摘要: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储存量大,能量密度高、环境友好。对于其开采目前面临众多技术性及安全性问题。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是一个吸热过程,热量传递直接影响水合物分解速率和分解...
13.[学位]
摘要: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主要结合了传感器技术与无线技术,随着技术的成熟逐渐被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其不仅在军事...
14.[学位]
摘要: 煤层气作为清洁的新能源,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我国“煤、电、油”荒不断的当下,煤层气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对我国能源业将产生重大影响意义。煤层气产业将是我国政府未来...
15.[学位]
摘要: 煤层群发育区煤层气开发技术具有其特殊性,煤层群的发育特征及其赋存的地质环境深刻影响了煤储层的可改造性。煤层气及其层间砂岩气叠合成藏的资源赋存特征,决定了储层强...
16.[学位]
摘要: 近年来我国煤层气地面开发工程扩展迅速。煤层气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的挑战是单井平均产能低。其原因之一是对排采过程中气、水流体和储层物性参数动态变化规律不了解,对...
17.[学位]
摘要: CO2注气开采(CO2-enhanced coalbed methane),简称CO2-ECBM,不仅能通过地质封存CO2来有效缓解“温室效应”,而且有助于提...
18.[学位]
摘要: 煤层气直井是目前最常见的煤层气开发井型。合理的排采工作制度能够减少排采过程煤储层伤害,是煤层气直井获得高产稳产的重要保障措施。煤储层物性及结构的多样性、储层属...
19.[学位]
摘要: 在当前我国对天然气需求不断加大、大力倡导“绿色发展”和北美“页岩气革命”的背景下,页岩气以逐渐成为我国天然气开发的热点,其高效开发对于调整能源结构和保障能源安...
20.[学位]
摘要: 页岩裂缝的导流能力直接决定了页岩储层裂缝网络的有效性和页岩气井的产量,而采气开关井过程中形成的应力变化、水平井分段压裂过程中形成的应力阴影等应力加卸载路径会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