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动力工业经济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三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435篇,学位文献有12篇等,能源与动力工业经济的主要作者有赵黛青、李钢、杜河花,能源与动力工业经济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国网能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具备碳捕集功能的半闭式再压缩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的经济性分析
摘要: 近零排放发电技术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针对半闭式再压缩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布雷顿循环,建立了热力性能计算模型,并基于平...
2.[期刊]
“双碳”目标下统筹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的我国能源系统演化趋势与路径研究
摘要: 研究未来我国能源系统如何演化,探索“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以宏观社会经济和重点用能行业发展分析为基础,以国家关于经济和能源等中长期规划为关键边界条...
3.[期刊]
摘要: 利用KMnO4、浓H2SO4的氧化性及纳米金刚石边缘缺陷引入含氧官能团,得到氧化金刚石(OND)。OND在强碱条件下与1,4-丁磺酸内酯反应,进行烷基磺酸的接...
4.[期刊]
摘要: 煤炭是我国能源供应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各种化石碳基能源的消费则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占比90%。该文分析我国现存煤炭、天然气、石油的主要利用途径,发现燃料...
5.[期刊]
摘要: 从黄河流域当前能源结构、能源产业发展与生态环保现状分析出发,探讨并回答了在我国“双碳”目标下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中,黄河流域能源产业要实现转型...
6.[期刊]
摘要: 综合能源服务是一种新型能源服务模式。分析了煤电企业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煤电企业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的重要意义,从开展煤电机组“三改联动”...
7.[期刊]
摘要: 世界各国高度重视能源科技创新发展,新一轮能源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新的能源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将持续改变世界能源生产、传输、存储与消费格局。立足我国自身资源禀赋...
8.[期刊]
摘要: 基于全球各主流能源研究机构在一定周期内从不同立场发布的全球能源展望报告,通过对比分析各个报告不同的情景设置与展望结果,研判了未来世界能源发展趋势。立足应对气候...
9.[期刊]
摘要: 为了验证特定工况下立式降膜闭式冷却塔的热力性能,通过对一台设计换热量为150 kW的冷却塔进行试验测试,得到在额定风量和喷淋水量以及进风湿球温度为20℃时,不...
10.[期刊]
摘要: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对煤炭行业碳减排提出了巨大挑战,煤炭行业将面临全方位深度调整,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开展煤炭行业稳健可靠碳减排至关重要。基于煤炭流图...
11.[期刊]
摘要: 以电力行业为中心的能源电力产业链已逐步形成,但存在协调链长、信息融合度差、监测预警手段缺失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能源电力产业链短期预警方法。首先,确立能源电力...
12.[期刊]
摘要: 改善阳极水管理是碱性阴离子交换膜(AEM)燃料电池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阴极研究中,发现改变催化层内部结构能够有效改善阴极的水管理...
13.[期刊]
摘要: 针对火电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综合价值评价研究的不足,从经济性价值、稳定性价值、灵活性价值和环保性价值4个方面,对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火电综合价值进行了分析。采用熵权-...
14.[期刊]
摘要: 针对当前煤炭产业发展环境的不稳定性和复杂性,以及各种影响因素交织导致单一的、静态的煤炭产业发展应对策略难以奏效的现状,提出国内煤炭产业在新形势下要具备打赢“遭...
15.[期刊]
摘要: 基于价差法提出电价交叉补贴不同规模与程度的计算方法;针对不同区域,借助CGE模型量化分析交叉补贴取消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相比经济欠发达的河南省...
16.[期刊]
摘要: 在当前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下,全球大多数国家正致力于建设本国清洁、低碳、安全、可持续的能源系统。中国的“双碳”目标也推动了能源系统的高质量发展。建设能源系统韧性...
17.[期刊]
摘要: 太阳能是绿色能源,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目前的光伏板安装主要是固定安装,没有时时跟踪太阳光线,所以转化率未达到最佳效果。为了解决固定安装带来导致电能转化率不佳的...
18.[期刊]
摘要: 电力市场化改革开启了由“计划电、市场煤”转向“市场电、市场煤”的进程,发电企业直接参与到市场主体竞争,传统经营方式面临重塑。基于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新能源...
19.[期刊]
摘要: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未来我国将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以煤电为主体的时代即将落幕。煤电行业面对如此巨大的挑战,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粗放型...
1.[学位]
摘要: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内五大发电集团公司的成立和发展,发电市场的垄断局面被打破,相互竞争的局面已经形成。项目法人、政府管理部门和公众对工程建设所涉及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