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材质改进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991篇,会议文献有309篇,学位文献有144篇等,木材材质改进的主要作者有周永东、张璧光、伊松林,木材材质改进的主要机构有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现代工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耗了大量的石油及石油基材料,导致碳排放问题日益凸显,并使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越发严重。开发并利用各种绿色的生物质功能材料以部分代替通过石...
2.[期刊]
摘要: 本研究以汉代饱水考古木材为试材,通过改良超薄切片制样方法,在电镜下观察其细胞壁超微构造,结果表明:(1)取样时垂直于管胞的方向不大于1 mm;微波和真空处理可...
3.[期刊]
摘要: 为探索桉木的最佳气干方式,以5年生巨尾桉广林9号(Eucalyptus grandis×E.urophylla GLGU9)锯材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分析堆积...
4.[期刊]
摘要: 以木、竹等生物质材料为基材的3D打印木质制品,兼具木材质感与填充材料的良好性能,是实现可再生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总结了近年来木塑基耗材的增材制造研究、...
5.[期刊]
摘要: 【目的】基于木蜂筑巢习性,划分古建筑木构件木蜂危害等级,为古建筑保护工程勘察提供参考依据和评定标准。【方法】收集受木蜂危害的轻木构件,采用内窥镜、CT扫描和巢...
6.[期刊]
TiO_(2)@SiO_(2)-脱木素木材的制备及其耐光性增强
摘要: 【目的】在二氧化钛(TiO_(2))颗粒表面包覆光惰性物质二氧化硅(SiO_(2)),制备出具有抑制纳米TiO_(2)固有的光催化活性、仍保留其原有的紫外屏蔽...
7.[期刊]
摘要: 为了增强无机改性组分与木材组分间的联结作用,分别在硅石溶液化过程中或硅石溶液中加入硅油,制得硅油同步杂化复合硅改性剂(SC、硅油分步杂化复合硅改性剂(SC_(...
8.[期刊]
摘要: 以细木工板基材用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为研究对象,对杉木锯材进行小试干燥试验,依据GB/T 6491-2012标准,分析干燥缺...
9.[期刊]
摘要: 利用水热法在木材表面沉积纳米氧化锌颗粒,从而达到不均匀润湿性木材表面构筑的目的。借助加工后木材早材和晚材的差异,氧化锌在木材表面进行选择性修饰,制备出亲水-疏...
10.[期刊]
摘要: 木材易燃的特性是限制其应用的重要原因,通过绿色环保的改性处理提升木材阻燃特性对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杨木单板先后真空浸渍于氯化钙和碳酸氢钠两种溶液中,在杨...
11.[期刊]
摘要: 【目的】为了解馆藏原位保存的出土木质文物上真菌病害特点,以针对性制定综合保护措施,本研究对南越国宫署遗址原位保存出土木质水槽上分离的11株真菌进行木材败坏测试...
12.[期刊]
摘要: 木材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其表面富含羟基,木材很容易吸水。水分会导致木材变形、腐烂和强度下降。在木材上构建超疏水表面能有效抑制水分侵入,从而提...
13.[期刊]
摘要: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elamine formaldehyde resin,MF)具有耐磨、防水等特性,广泛应用于粘合剂、阻燃涂料、室外板材保护等领域,但由于交...
14.[期刊]
摘要: 以水性环氧树脂为改性剂,采用真空加压浸渍的方法改性速生杨木、松木,并探究其在物理、力学及表面性能等方面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水性环氧树脂可浸渍到木材内部,填充...
15.[期刊]
摘要: 预处理方法是影响木材表面性能的重要因素,为此探讨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防腐材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润湿性的影响。以马尾松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业碱性脱脂剂,水溶性环保型...
16.[期刊]
摘要: 采用富含氨基的大豆蛋白对酚醛树脂进行共缩聚改性,探索蛋白对酚醛树脂低温快速固化的影响。通过检测树脂的pH、固含量、凝胶时间,以及结合红外、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
17.[期刊]
摘要: 以吉林省临江市桦树林场48林班的落叶松人工成熟林为研究样地,分别在20、30、40 m宽度的皆伐区域与25%、35%、45%强度的择伐区域设置调查样地。在样地...
18.[期刊]
摘要: 采用芬兰Thermo Wood热改性处理工艺,研究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10年生橡胶木表面颜色变化的影响.使用CIEL*a*b*表色系统,分析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
19.[期刊]
摘要: 以碱式碳酸铜和碱式碳酸锌为原料,经湿法研磨后制备纳米复合防腐剂(MCZ,微经铜锌化合物)。通过将丙烯酸酯乳液、含硅丙烯酸酯乳液与MCZ共混,获得改性MCZ以及...
20.[期刊]
摘要: 为研究桉木干燥速率的影响因素,基于正交试验,对桉木进行微波干燥处理,分析试材进干燥箱初含水率、微波辐射功率和干燥温度对干燥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后,桉...
1.[会议]
摘要: 研究高温热处理对云杉和花旗松平衡含水率及吸湿特性的影响,为热处理木材吸湿特性科学评价及实际高温热处理木材生产提供参考.采用水蒸气作为保护介质,设定160°C、...
2.[会议]
摘要: 大果紫檀由于颜色花纹美丽和特殊的气味成为目前市场上的主要红木家具用材,而工厂生产阶段对浅色大果紫檀缺乏有效的调色手段,造成大量浪费.为改善浅色大果紫檀颜色,提...
3.[会议]
摘要: 本文结合超声波的特性,采用超声波功率为10W/cm2,频率为28kHz和40kHz的超声波对木材进行预处理,处理时间分别为30min,60min和90min;...
4.[会议]
摘要: 以毛白杨木材为材料,采用常温高压空气微爆破的处理技术,通过实验研究、微观结构分析等方法,探讨分析了处理材的渗透性、弹性模量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1)微爆破处...
5.[会议]
摘要: 木材表面颜色对于木材的利用率有很大的影响.对于木材颜色变化趋势的预测可以定向调控木材颜色变化,进而改善木材表面颜色.本实验采用三种加热方式对落叶松木材进行加热...
6.[会议]
摘要: 高频真空干燥具有高频快速加热与真空下水的沸点降低的双重优势,能够在低温下快速干燥木材.本文探讨了高频真空干燥生产中干燥工艺参数的计算和选取,并以白蜡木(Fra...
7.[会议]
摘要: 为提高油棕木材的密度和尺寸稳定性,本研究以油棕木为研究对象,采用软化后热压密实方法进行试验,研究初含水率和压缩温度对油棕压缩木密度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8.[会议]
摘要: 主要研究了粉藤的物理性质及尺寸稳定性,并用三种方法对粉藤材进行改性处理,以期为粉藤更好地商业化应用提供基础数据及改性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改性处理后的藤材其密...
9.[会议]
摘要: 以粉藤为研究对象,高分子量酚醛树脂、低分子量酚醛树脂和纳米二氧化硅溶液为改性剂,采用真空浸渍的方法,通过对其改性处理前后主要力学的性质变化进行研究,以期为藤材...
10.[会议]
摘要: 本文以速生杨木为实验材料,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为改性剂,采用真空浸渍的方法处理速生杨木,探讨真空浸渍工艺对速生杨木力学性能的影响.浸渍处理工艺中真空度对改性后的速...
11.[会议]
摘要: 本研究初步探索一种高温热处理工艺,对木材表面进行热改性,而木材内部结构基本保持不变,制备具有非均匀结构的新型热改性木材.结果表明,下述工艺切实可行:对南方松及...
12.[会议]
摘要: 为进一步考察热处理对木材表面润湿性的影响,本文对200°C、220°C热处理杨木进行分层刨切取样并将粉碎、压片获得结构均一测试表面,并对比热处理材表面、刨切处...
13.[会议]
摘要: 本研究以脲醛(UF)树脂改性杉木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温过热蒸汽对其进行热处理,系统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UF树脂改性杉木吸湿性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14.[会议]
摘要: 以香樟木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干燥、过热蒸汽干燥和预热式过热蒸汽干燥三种方法进行干燥,系统研究了不同升温方式下不同温度的过热蒸汽对樟木干燥效果的影响规律及干燥过...
15.[会议]
摘要: 相变储能材料应用于木材太阳能干燥领域能够有效地降低木材干燥过程中对化石能源的消耗,对木材干燥领域的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相变材料石蜡为芯材,三聚氰胺改性...
16.[会议]
摘要: 为探明人工林杨木的水分对皱缩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单边核磁共振技术对北京杨和新疆杨在径向上含水率偏差进行了研究,并通过计算建立了细胞饱水性与皱缩之间的关系.研究的...
17.[会议]
摘要: 传统木材加工过程中的干燥是耗能最大的生产环节,与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理念格格不入.利用海运过程中对木材进行干燥,利用运输途中的时间完成干燥加工可以缩短木材加...
18.[会议]
摘要: 采用高氯酸法测定橡胶木中的淀粉含量.试验表明由该方法测出橡胶木素材中的淀粉含量高达11.681%,经过高温(125、145、165、185°C)热改性后,其淀...
19.[会议]
摘要: 皱缩是制约桉木实木化利用的首要难题,在皱缩调控的研究中全干缩率及纤维饱和的研究对于皱缩曲线分析及皱缩量的确定至关重要.本研究利用1mm、2mm、3mm厚(纤维...
20.[会议]
摘要: 对热压干燥过程中杨木锯材内水分温度和压力进行测试,探究热板温度对热压干燥过程中锯材内水分温度和压力等水分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板温度越高,锯材内水分温度和压...
1.[学位]
摘要: 木材压缩密实化是改良人工林速生木材性能和提高其附加值的有效方法。但传统的整体压缩方法木材体积损失大,表层压缩方法形成的压缩木材经过后期加工后压缩层会变薄甚至消...
2.[学位]
摘要: 揭示热压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水分状态及水分压力的变化规律,以及对传热传质的影响机制,以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锯材为研究对象,采用温度一压力...
3.[学位]
摘要: 木材压缩密实化是人工林速生木材性能改良和高附加值利用的绿色改性方法。探讨压缩密实化过程中木材内部含水率和温度分布规律对压缩层位置、厚度选择性控制的作用机制,研...
4.[学位]
摘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在木材及其制品中甲醛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compounds,简称VOCs)的释放行为,本论文选取青杨和南方松作为...
5.[学位]
摘要: 米老排作为我国南方地区一种有重要价值的经济林作物,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存在应力大、尺寸变异较大、干燥过程易开裂等缺陷,制约了米老排木材在实木家具等领域...
6.[学位]
摘要: 木材是一种兼具复合材料和多孔材料特性的复合生物质材料,现今,天然的良品木材稀缺,在木材供需关系日益紧张的情况下,人工林速生林木材的快速发展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
7.[学位]
摘要: 针对杉木材质松软、密度和强度低、高附加值利用困难等缺陷,本研究以改性UF树脂浸渍杉木为研究对象,采用过热蒸汽对其进行快速干燥和高温热处理,系统研究了杉木浸渍材...
8.[学位]
摘要: 马尾松作为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松属树种,因其树脂含量丰富,不仅难以进行有效的干燥,在使用过程中还易发生溢脂现象,严重制约了其产品附加值的提高。本研究以人工...
9.[学位]
摘要: 木材和竹材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霉变,该缺点严重限制了其使用范围。防霉剂处理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防霉方法。化学改性是一种有效提高木材尺寸稳定性、防腐、防蛀、抗老化...
10.[学位]
摘要: 木材是一种天然且可再生的生物质材料,具有良好的结构与功能特性,其细胞壁经过长时间的进化,具有多层次分级多孔结构,且表面含有众多羟基,适合其它无机或有机材料与木...
11.[学位]
摘要: 木材的表面性质对木制品的装饰特性以及其胶接、涂饰、防腐等许多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目前,最常用的两种木材表面处理方法是化学法和热处理法。近年来,有机-无机杂化复...
12.[学位]
摘要: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是一种绿色环保的聚合物,其制品在医学材料、农用生产、交通工具、电子电器、日常生活用品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木材是一种天然多孔结构的高...
13.[学位]
摘要: 系统辨识是现代控制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辨识算法通常是建立在线性、非时变和具有不确定参数对象的基础上进行的,而对于一般的非线性系统的辨识却不易实现...
14.[学位]
摘要: 木材是绿色环保的可再生资源,因其良好的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室内装潢等方面。但因为木材本身结构的原因,使得木材易受液体污染,改善木材表面润湿性可以有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