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造林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550篇,会议文献有47篇,学位文献有124篇等,人工造林的主要作者有刘增喜、郭利华、张宏文,人工造林的主要机构有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河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辽宁省朝阳县林业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目的】探究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替代泥炭用作波斯菊Cosmos bipinnata栽培基质的可行性,实现园林绿化废弃物的科学、经济、有效利用,减少花卉栽培中泥炭...
2.[期刊]
摘要: 针对平湖市林场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采伐迹地呈分散小块(片)状、林相上层落叶乔木保留较多等特点,以及前期更新造林中...
3.[期刊]
摘要: 为更好地促进辽西地区沙棘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从嫁接、扦插两个方面总结出了沙棘无性繁殖技术,包括整地、栽植、雌雄配置、土水肥管理、修剪以及病虫害防治等诸多方...
4.[期刊]
摘要: 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须多管齐下,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等方式扩大林草植被,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防治产生新的石漠化土地。该文通过海寨林场在石漠化综合治理...
5.[期刊]
摘要: 在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与其之间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因此,当前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而义务植树,在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还可以...
6.[期刊]
摘要: 平欧杂种榛是多年生的灌木经济树种,其生态、经济价值高,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栽培品种的选择、榛园选址与防护、栽植技术、抚育管理等几...
7.[期刊]
摘要: 云南松是四川、云南以及贵州等地区独特的造林树种和绿化树种之一,具有生长速度快、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强以及抗干旱的特点,是我国西南地区荒山造林的主要选择。文章对云...
8.[期刊]
摘要: 筛选出有效促进红皮云杉幼树生长的土壤养分和光照条件,为建立促进红皮云杉幼树生长的管理技术提供科学依据,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8~10 a生红皮云杉人工幼...
9.[期刊]
摘要: 根据三明市梅列区陈大国有林场米槠人工林培育经验,本文从苗木培育、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米槠人工林培育技术,以期为米槠林人工培育提供参考。
10.[期刊]
摘要: 后林改时代,推动林权适度流转与抵押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关键,实施“林票制”有助于推进改革。介绍福建省三明市实施“林票制”的运作流程与票证量化分配,从国有林...
11.[期刊]
摘要: 方竹种植是昭通市及水富市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之一,通过开展方竹母竹移植造林与1年生苗造林成活率对比试验,探讨了造林中苗木采购管理、苗木培育、苗木采挖、苗木运输的...
12.[期刊]
摘要: 通过对张家口地区2017年和2018年2个年度GPS导航在飞播造林生产实践中落种数据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将GPS导航应用于飞播造林生产,极大提高了落种率,提...
13.[期刊]
摘要: 政治动员的行为逻辑是建构“共意”。“共意”本质上是政策内化于退耕还林户行动的过程,具体包括:基于强制的内化、基于利益的内化和基于合法性的内化。这三种内化模式共...
14.[期刊]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强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不局限于吃饱穿暖。更高的生活质量、舒适的居住环境也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荒山造林绿化技术指的是通过人工等技术手...
15.[期刊]
摘要: 我国北方寒冷干旱地区的大苗造林面临成活率及保存率不高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总结整地技术、树种选择、造林技术及造林后抚育等方面冻土坨杯苗造林技术,利用该技术...
16.[期刊]
摘要: [目的]揭示土壤理化特性与细菌丰度之间的内在关系,为红壤侵蚀区马尾松林水土流失分区精准治理提供参考。[方法]以福建省长汀县红壤侵蚀区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选择侏...
17.[期刊]
摘要: [目的]探明不同林分类型对圪秋沟流域土壤碳库与土壤碳稳定性的影响,为探讨土壤固碳机理、优化圪秋沟流域土壤管理及人工林选育措施,实现圪秋沟流域土壤固碳减排和肥力...
18.[期刊]
摘要: 为了提高黄羊滩沙地的造林成效,加快京津冀生态圈建设步伐,研究以樟子松和油松容器大苗为试验材料进行大苗造林,探讨了其造林季节、造林地形和首水方式等关键技术对其成...
19.[期刊]
摘要: 管涔山林区是汾河的发源地,是桑干河、滹沱河、岚漪河、朱家川河上游区域,生态区位十分重要,是山西省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为维护华北地区生态安全发挥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
20.[期刊]
摘要: 根据碳汇林的特殊性,结合湖北省自然资源条件,分析碳汇造林前期工作,从碳汇造林地选择、基线调查与作业设计方法、碳汇造林主要树种选择、造林方式、整地、播种与栽植、...
1.[会议]
摘要: 通过对咸阳市1996-2005年飞播造林播区(以旬邑、淳化、礼泉为代表)开展飞播成效调查,并收集与飞播造林同期气象实况资料,对飞播造林成效与气象因子进行了回归...
2.[会议]
摘要: 植苗造林的现代造林营林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些不适宜播种的地区或需要尽快完成造林的地区来讲,植苗造林要比播种造林更快,而比大树移植造林更经济,因此植苗造林...
3.[会议]
摘要: 针对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以欠水年土壤水分特征与苗木的抗旱性为依据,探讨了渭北黄土高原流域人工林配置。得出流域土壤水分具有沟道高、阳坡上部低,秋季高、春季低的时...
4.[会议]
摘要: 在去年年初,习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森林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提出了四个要着力做好的工作,其中第二个提出要着力提高森林...
5.[会议]
摘要: 从广东林业建设现状段及人工林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广东人工林经营所存在的问题,指出由于历史以来一些地方人工造林的质量和科学经营水平不高,如造林树种选择不当,林分结...
6.[会议]
摘要: 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工林在中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长期沿用传统粗放的管理方式,使得我国人工林质量下降,生态服务功能...
7.[会议]
摘要: 对北京低山侧柏人工林资源分布及生长状况进行分析,北京低山侧柏人工林资源分布特征表明:七个山区县侧柏人工林面积为7.84万hm2,幼龄林面积占92.01%,中龄...
8.[会议]
摘要: 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支持下,结合野外考察,确定了毛乌素沙地研究区的景观要素类型。通过采用平均斑块面积、景观分离度和斑块伸长指数这三个景...
9.[会议]
摘要: 飞机播种造林是荒山造林的一种快捷方式,在陕北干旱地区如何能提高飞播出苗问题,提高造林成效尤为重要,真正实现飞一片成一片见效一片。
10.[会议]
摘要: 调查采伐更新造林引起“山涧水”断流和不断流的实例,分析认为:引起“山涧水”断流主因是没有保护坑沟边的阔叶林所致,是采伐更新造林常见的共有现象,并非营造桉树人工...
11.[会议]
摘要: 为了降低人工林木材的干燥能耗,减少干燥作业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人工林种植、营林和干燥的机械一体化作业,提出了基于人工林活立木蒸腾作用的生理干燥方法.论文阐述了树...
12.[会议]
摘要: 人工造林被认为是防治荒漠化、恢复生态环境的最有效途径.为了减轻土地退化危害,我国政府投入巨额经费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然而,长期实践结果表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开展...
13.[会议]
摘要: 随着我市飞播造林的不断深入,立地条件好的平缓沙地越来越少,项目区逐渐转向远沙大沙恶劣立地条件.项目区沙丘密度大、沙丘相对高度大,植被稀少、沙流动性强、降水少....
14.[会议]
摘要: 本文初步对聚乙烯薄膜袋聚袋苗栽植造林技术进行了研究.根据聚乙烯薄膜袋苗的特点,结合林区实际造林情况,对聚乙烯薄膜袋苗高度、运输方式、栽植方法做了大量调查研究,...
15.[会议]
摘要: 本文从插穗选择、扦插过程、扦插后管理和炼苗方法等方面介绍了耐盐柳树嫩枝扦插育苗技术,并从整地、插穗准备和抚育管理等方面总结了耐盐柳树盐碱地直插造林技术,为耐盐...
16.[会议]
摘要: 本文采用每亩不同种植量和定干模式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沿海滩涂耐盐柳树能源林造林模式.结果表明,每亩种植量在10000株,直接分枝模式更有利于本地区耐盐柳...
17.[会议]
摘要: 在北京西南区以山区生态林工程建设为重点,构筑北京的生态屏障已成为当前热点问题。在建设生态林工程中,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土质等特点选用适合生长又能产生丰厚...
18.[会议]
摘要: 五节芒荒山采用“现代营林耕作法”营造桉树工业林的研究表明:该工艺经济生态效益显著,枯草覆盖林地保土保水,枯草腐烂后每亩转化肥力值2414.31元,免除因“炼山...
19.[会议]
摘要: 通过对深松插干造林技术,钻孔深栽造林和传统造林技术的研究表明,深栽比传统造林成活率高,生长量大,差异显著,而且深松插干更适宜科尔沁沙地大面积机械化造林。通过对...
20.[会议]
摘要: @@在“九五”、“十五”期间,山西省委、省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全省开展“退耕还林”和“绿化荒山荒坡”等造林工程。据省林业部门统计,山西省东西两山(太行山,...
1.[学位]
摘要: 为了探索杨树人工林的滴灌技术,于2012年,在北京市大兴区林场研究了滴灌条件下2年生杨树人工林的土壤水分运移规律、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规律以及灌溉制度和适宜灌溉...
2.[学位]
摘要: 林业血防工程是通过营造抑螺防病林来达到兴林抑螺、兴林致富的一项特殊防护林工程。安徽省共营造低丘岗地抑螺防病林11984.11hm2。本文基于对抑螺防病林思想的...
3.[学位]
摘要: 人工造林是退化林地或火烧迹地的森林生态修复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华南地区高温多湿,水热条件优越,林地的人工造林,可促进森林的自然修复。然而,人工造林工程的生态效应...
4.[学位]
摘要: 为了探索石灰岩山区人工造林的限制因子和林木生长的驱动力,选择人工造林正确的整地措施和地表覆盖方式,本研究以新泰市汶南镇岩庄村为试验区,通过专家打分及权重计算的...
5.[学位]
摘要: 本文研究了黄腐酸对盐胁迫下旱柳(Salix matsudana)扦插繁殖的影响。选取旱柳当年生枝条,在5个不同盐碱梯度下(含盐量为0-7‰)进行扦插,扦插后3...
6.[学位]
摘要:
本研究是以库布齐沙漠利用低压水冲植柳技术栽植的沙柳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水冲植柳造林的经济、生态效益。得出结论如下:
⑴利用低压水冲植柳技术栽植沙柳较...
7.[学位]
摘要: 土壤增水剂是一种新型的土壤保水剂,以腐殖酸为基质,利用脱硫镁渣中硫酸镁的强吸湿性特点,从水分含量非常低的空气中吸取水分,将气态水转化为土壤中的膜状水及部分毛管...
8.[学位]
摘要: 杉木是我国亚热带主要的速生丰产造林树种,广泛分布于我国17个省、市、自治区,人工面积约占我国人工林总面积的24%。本论文从杉木人工林林地土壤肥力特征、土壤微生...
9.[学位]
摘要: 本文以湘潭锰矿栾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降水再分配规律及降水化学性质进行研究,以探讨栾树人工林的水文效应及净化功能,从而为废弃锰矿区的生态恢复、地力恢复提供科...
10.[学位]
摘要: 雷竹是我国特有的竹种,原产地为浙江省临安与安吉等地。雷竹林分也是我国南方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雷竹林具有生长快、产量高、用途广、一次造林永续利用。其笋体营养...
11.[学位]
摘要: 我国东北林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相继开展了湿地排水造林实践,目前形成的湿地落叶松人工林面积约在数万至数十万hm2。相关研究表明湿地排水造林一方面能够提高局部生...
12.[学位]
摘要: 泡桐Paulownia原产于我国,因其生长迅速、分布广、适应性强、木材轻质且用途广泛,已成为我国主要的人工造林树种之一。本文以白花泡桐新品种绿桐1号人工林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