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冠截流和树干水流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74篇,会议文献有6篇,学位文献有23篇等,林冠截流和树干水流的主要作者有王彦辉、于澎涛、盛后财,林冠截流和树干水流的主要机构有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植物树干液流密度的变化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对理解植物蒸腾作用、植物生理生化特性和植物耗水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的树干液流主导因素...
2.[期刊]
摘要: 【目的】为了探讨不同类型植被系统对水分的调蓄功能,为水源涵养林营造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2年生杉木人工纯林、马尾松人工纯林、马尾松与柠檬桉混交人工林...
3.[期刊]
南方水土流失区马尾松林降雨截留再分配特征与修正的Gash模型模拟
摘要: 以我国南方典型水土流失区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观测2018年5-11月降雨情况,分析马尾松林降雨截留再分配特征,以修正的Gash模型模拟林冠截...
4.[期刊]
摘要: 比较不同研究目标和实验条件下适用的基于热技术的树干液流测量方法,展望不同热技术方法在液流测定中的应用前景,为活立木液流测量的方法选择提供参考。目前常用的基于热...
5.[期刊]
摘要: 森林对降雨的分配是森林生态水文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重要过程之一。通过对黄土丘陵区2种典型林分(刺槐林和辽东栎林)生长季降雨分配过程的实地监测,探究2种林分的...
6.[期刊]
摘要: [目的]探究滇中磨盘山不同林龄华山松人工林对天然降雨动力学特征的影响,为区域水土资源保护、森林结构调整等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方法]基于2019年5至10月在...
7.[期刊]
摘要: 采取林下小区观测方法,对黑土区几种人工林冠层截留与降水量、降水强度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冠层截留量与降水量呈正相关,且降水量在40 mm以下时,降...
8.[期刊]
摘要: 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协调雨洪管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植物冠层雨水截留能力的对提高公园绿地雨洪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武汉市公园绿地中常见...
9.[期刊]
青海高寒地区典型针叶林的降雨分配特征及Gash修正模型的应用
摘要: 为了揭示高寒地区典型针叶林的降雨分配特征以及Gash修正模型在同一立地条件 下不同林分类型的适用性,并为林分的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以充分发挥林分的水...
10.[期刊]
摘要: [目的]为揭示树干茎流养分动态变化特征及其与降水量、种间差异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解析不同树种树干茎流养分通量和输入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安徽仙寓山常绿阔叶树(...
11.[期刊]
摘要: 在哈尔滨市城市林业示范基地(126°37′15″E,45°43′10″N),以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应用观测的20场降雨截留数据,计算穿透雨、树干径流、林冠...
12.[期刊]
摘要: 以毛乌素沙地西南缘三种典型灌丛(羊柴、中间锦鸡儿和油蒿)为对象,研究其在不同降雨量下的截留特征,并分析了降雨特征与三种灌丛冠层截留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
13.[期刊]
摘要: 基于2018 年6?9 月野外采集的数据,采用野外观测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祁连山天祝地区金强河流域典型灌丛:山生柳(Salix oritrepha)...
14.[期刊]
摘要: 在湖北省太子山选取柏木纯林、马尾松纯林、麻栎与五角枫混交林、柏木与红果冬青混交林、马尾松与红果冬青混交林共5种林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天然降雨监测的方法,研究5...
15.[期刊]
摘要: 为了探究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中伴随降雨分配过程的养分循环变化及养分平衡特征,采用定位研究的方法,于2015 年5—9 月份对东北林业大学城市林业示范研究基地樟子松...
16.[期刊]
摘要: 为进一步认识高寒植被灌丛生态水文过程机制,以祁连山东段的山生柳、硬叶柳和绣线菊灌丛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7—9月份对3种灌丛的穿透雨进行了监测,分析山生柳、...
17.[期刊]
摘要: 以哀牢山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态系统中的穿透雨和树干茎流pH、矿化度、总氮(N)、总磷(P)、电导率(COND)以及Mg2+、Ca2+、K+、Na+、H...
18.[期刊]
摘要: 对毛竹笋用林采用(稻草+砻糠)进行覆盖试验,研究分析覆盖对冬笋出笋量、产量和产值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采用覆盖处理的竹林地冬笋出笋量增加了194%,产量产值比...
19.[期刊]
摘要: 以重庆开县南山桥沟小流域2013—2017年降水、径流、输沙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年内∕年际变化幅度、变差系数、年内不均匀系数及相关分析法研究各指标的年内、年际...
20.[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马尾松林下穿透雨和树干茎流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准确量化马尾松林下降水分配过程以及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年5—9月,...
1.[会议]
摘要: 为了验证Gash模型在苏南丘陵区的适用性,于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定位观测了东善桥林场铜山分厂杉木林的林冠截留特征.研究期间共有降雨事件89次,累计...
2.[会议]
摘要: 本文对油桐林的穿透雨、树干流和林冠截留的水文特征进行了监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测定期间,油桐林穿透雨率为74.2±8.6%,树干流率...
3.[会议]
摘要: 林冠截留降水是林地水分循环过程中的重要水文现象.通过对黑松和龙柏人工林天然降雨条件下穿透降雨和树干径流等数据的统计分析,比较两个树种的截留量和截留率,使人们了...
4.[会议]
摘要: 为了评估生态公益林涵养水源服务功能,选择德庆县三叉顶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定位观测了2006年6月~2007年6月100次大气降水事件的截留分配效应.结果表明...
5.[会议]
基于LIDAR数据的林冠层三维信息模型(DCM)的提取与应用
摘要: 通过对林冠的研究可以监测林木的长势,预测林木的生物量,判定林木木材的材性,甚至可以用来管理林分的密度。林冠层三维信息模型(Digital Canopy Mod...
6.[会议]
摘要: 应用Ripley’s K(t)函数对长白山红松阔叶林空间格局进行分析,通过林冠平面投影探讨了林冠空隙结构特征、分布格局以及林冠空隙与树种分布格局间的空间关系。...
1.[学位]
摘要: 闽北是我国毛竹分布和种植的主要地区,现有毛竹林面积36.1×104 hm2,占全国的1/10,毛竹林是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人们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该...
2.[学位]
摘要: 本研究选择大兴安岭南段西辽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典型天然林—山杨(Populus davidiana)林和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为研究对...
3.[学位]
摘要: 本文以贡嘎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以降雨等级为主要影响因子,应用长期定位观测及现场原位试验的方法对贡嘎山地区成熟针叶林、未成熟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的...
4.[学位]
摘要: 研究林冠对降雨的截留作用不仅具有重要的水文学意义,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在研究林冠截留降雨问题中,过去通常采用林冠截留量和截留率指标,最近又提出了林冠截...
5.[学位]
摘要: 本研究采用森林生态定位研究方法,在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邓生生态定位站设立观测点,以川滇高山栎林、灌竹林、阔叶林和岷江冷杉林四种群落类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凋落...
6.[学位]
摘要: 本文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城市森林生态定位站的北亚热带次生毛竹林林冠降雨再分配的观测研究,探讨了场降雨林冠截留、透流雨和干流动态过程,影响林冠截留、透流和干流因子的...
7.[学位]
摘要: 本研究在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第Ⅱ集水试验区进行,以湖南会同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对其林冠结构特征提取的基础上,对其林冠截留、林内穿...
8.[学位]
小兴安岭原始红松林降雨截留分配及其修正的Gash模型模拟研究
摘要: 原始红松林是我国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的地带性植被。随着其林地面积的日益减少,其科学研究价值日显重要。本文以小兴安岭地区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选择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