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化石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8篇等,骨化石的主要作者有王旭日、季强、钱迈平,骨化石的主要机构有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1.[期刊]
关于“浙江吉兰泰龙”(“Chilantaisaurus zhejiangensis")的讨论
摘要: “吉兰泰龙”(“Chilantaisaurus”)自1964年首次描述命名以来,长期被认为是异特龙科(Allosauridae)的大型掠食恐龙,包括4个种.但...
2.[期刊]
摘要: 株洲天元恐龙化石遗迹区,是湖南省新发现的一个恐龙化石产地,亦是当今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位于大中城市中心的恐龙化石埋藏地之一.本文在区域资料的基础上,首次在上白垩统...
3.[期刊]
摘要: 记述滇池盆地含煤层中首次发现的上新世剑齿象化石,包括脊棱齿象属的一个新种昆明脊棱齿象(Stegolophodon kunmingensis sp..nov.)...
4.[期刊]
摘要: @@ 2000年作者在进行黄河中上游河谷阶地考察时,在兰州刘家峡水库西侧祁家大坡公路边路堑壁上,发现一古象门齿化石.化石产出剖面位于黄河Ⅵ级阶地后缘,其海拔高...
5.[期刊]
摘要: 浙江白垩系朝川组、中戴组、金华组、赖家组和赤城山组等地层中,已发现了数以千计保存完好的蛋化石,而恐龙骨骼化石却很少而且大多很残破.其中,目前能鉴别的恐龙有暴龙...
6.[期刊]
摘要: 大型蜥脚类恐龙是地球历史上最大的陆地动物,其中已知体形最大者是梁龙,身长可达54m,所有已知身长超过20m 的恐龙都属于蜥脚亚目.蜥脚类恐龙向大型化演化是为了...
7.[期刊]
摘要: 浙江白垩系中戴组和赖家组地层先后发现镰刀龙超科(Therizinosauridae)恐龙骨骼化石,证明镰刀龙类恐龙生活区域不仅遍及蒙古、哈萨克斯坦、中国华北、...
8.[期刊]
摘要: 热河生物群中有一种水生爬行动物,以长颈、长尾、小头颅为主要特征.在研究中,不同学者使用了不同的学名,构成了同物异名.简要回顾它的研究历史,主要讨论究竟哪一个学...
9.[期刊]
摘要: 简要回顾了中国晚泥盆世晚期地层“阶”和“亚阶”划分的历史沿革,阐述了划分的基本原则,即在全球性或大区域性关键地质事件和生物进化事件研究的基础上,“阶”和“亚阶...
10.[期刊]
江苏泗洪晚更新世淮河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huaihoensis)化石的发现
摘要: 江苏省泗洪县石集乡毛山村在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治期间,在上更新统塔兰托阶戚嘴组上部棕黄、棕红色粉砂质亚黏土夹浅灰绿色粉砂层中发掘出一体形巨大、保存较完...
11.[期刊]
摘要: 简要介绍了羽毛的结构、类型、发育过程、起源及早期演化,讨论了“单根管状羽毛”的性质,指出这种管状结构不是羽毛,而是高度变形的特化鳞片.尽管羽毛与爬行动物的鳞片...
12.[期刊]
摘要: 报道了美颌龙类一新属新种:季氏北票颌龙(Beipiaognathus jii gen.et sp.nov.).它不仅具有美颌龙科的鉴定特征,如扇形的背椎神经脊...
13.[期刊]
摘要: 所有鸟臀目恐龙都是植食性或杂食性.鸟臀目恐龙中的奇异辽宁龙是一种体型很小的甲龙,以往均认为与其他甲龙一样生活在陆地上,主要以植物为食.报道了中国发现的一件新的...
14.[期刊]
摘要: 简要回顾了中国早石炭世早期地层“阶”和“亚阶”划分的历史沿革,阐述了划分的基本原则,郎在全球性或大区域性关键地质事件和生物进化事件研究的基础上,将“阶”和“亚...
15.[期刊]
摘要: 侏罗纪在全球范围内属于重要的产煤期,然而此时云南、四川中-南部没有煤系出现,反而发育了一套独特的"红色岩系".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并繁盛着蜥脚亚目等形形色色的恐...
16.[期刊]
摘要: 侏罗纪在全球范围内属于重要的产煤期,然而此时云南、四川中-南部没有煤系出现,反而发育了一套独特的"红色岩系".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并繁盛着蜥脚亚目等形形色色的恐...
17.[期刊]
摘要: Huaxiaosaurus aigahtens Zhao, gen. & sp. Nov. Was a mild herbivorous dinosaur t...
18.[期刊]
摘要: 侏罗纪在全球范围内属于重要的产煤期,然而此时云南、四川中-南部没有煤系出现,反而发育了一套独特的"红色岩系".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并繁盛着蜥脚亚目等形形色色的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