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的物理性质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36篇,会议文献有6篇,学位文献有24篇等,海水的物理性质的主要作者有李博、余荣臻、刘应中,海水的物理性质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基于AVISO卫星高度计、验潮站数据,利用最小二乘、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等方法,在研究1993—2019年南海海...
2.[期刊]
摘要: 本文利用第五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中的地球系统模式(ESM2M),结合Argo观测数据和由Ishii等整理的再分析数据集,分析现在气候背景和辐射...
3.[期刊]
摘要: 以光学遥感数据反演海水表层盐度时,常以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为中介指示盐度的变化。但因河口水动力环境的时空异质性,指示盐度的中介参数并不恒定。该文以珠江...
4.[期刊]
摘要: 为研究风急流对吕宋海峡处黑潮路径的影响,本文使用1.5层约化重力浅水模式,设置了与吕宋海峡跨度相接近的缺口宽度,考虑西边界流在西边界缺口处当处于迟滞过程的临界...
5.[期刊]
摘要: 本文利用PHC、ECCO2、SODA、GECCO3和CMIP6资料,分析了北冰洋热含量的水平分布特征、季节变化和长期变化趋势等,评估了CMIP6模式对北冰洋海...
6.[期刊]
摘要: 内孤立波在海洋中的传播会携带能量和动量,不同振幅的内孤立波对海洋中的能量交换及海上工程等影响也不同,因此,研究内孤立波振幅与半波宽度、水深、分层条件、密度等水...
7.[期刊]
摘要: 本文利用卫星高度计数据,采用多种方法对1993-2017年中国南海海平面高度异常(Sea Level Anomaly,SLA)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进行分析,主...
8.[期刊]
摘要: 本文使用吕宋海峡以东的潜标观测的长达1年的海流数据,重点对该海域海流的高频波动(潮流)的垂向分布及其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次表层(100~1...
9.[期刊]
摘要: 本文利用卫星高度计数据,采用多种方法对1993-2017年中国南海海平面高度异常(Sea Level Anomaly,SLA)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进行分析,主...
10.[期刊]
摘要: 针对海洋中的行进波所对应的数学物理方程——无界波动问题,借助于Matlab软件的可视化功能,分只有初速度和只有初位移两种典型情况,进行一维无界波动问题的可视化...
11.[期刊]
摘要: 通过回顾历年关于长江口及邻近海域低氧区的相关文献记录,结合目前已有的调查研究结果,从动力机制,地质地理环境,生物化学地球过程三个方面来总结低氧水体发展过程,并...
12.[期刊]
摘要: 中尺度涡旋在海洋中无处不在,研究中尺度涡旋的海表温度(SST)对于研究中尺度涡旋上的海气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南海2000—2015年的SST和海面高...
13.[期刊]
摘要: 通过回顾历年关于长江口及邻近海域低氧区的相关文献记录,结合目前已有的调查研究结果,从动力机制,地质地理环境,生物化学地球过程三个方面来总结低氧水体发展过程,并...
14.[期刊]
摘要: 本文基于粗分辨率卫星数据和中尺度分辨率ROMS模型数据,通过一种较新的循环平稳经验正交函数(CSEOF)方法,分析南海表面温度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其中南海表...
15.[期刊]
摘要: 利用浮标、卫星高度计和再分析这3种数据分析了海水温度和海浪波高之间的关系。发现同一纬度海域的低温波高大于高温波高,且两者的差异随风速的增大而减小。对不同纬度处...
16.[期刊]
摘要: 利用浮标、卫星高度计和再分析这3种数据分析了海水温度和海浪波高之间的关系.发现同一纬度海域的低温波高大于高温波高,且两者的差异随风速的增大而减小.对不同纬度处...
17.[期刊]
日本海西南海域现场观测和卫星高度计获取的海面高度距平的比较研究
摘要: Pressure-sensor-equipped inverted echo sounders (PIES) can be used to measure s...
18.[期刊]
摘要: Seasonal variations of the eddy kinetic energy (EKE) and its related mechanisms...
19.[期刊]
摘要: [目的]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基于SAR图像反演海浪参数.[方法]以东北太平洋两幅RADARSAT-2 SAR图像为例,利用谱方法和C波段地球物理模...
20.[期刊]
摘要: 使用流体旋转平台模拟流体旋转与直行两种运动以及它们的合成运动.同时设计配置多个不同坐标系进行多角度流体观察与物理量测量.这些实验不仅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属于虚...
1.[会议]
摘要: 超大型浮式结构物无论在民用上还是在军事上都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箱式超大型浮式结构物是超大型浮式结构物的一种形式.本文应用三维水弹性理论和刚体的三维势流理论...
2.[会议]
摘要:
3.[会议]
摘要: 在可见光波段,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主要体现为臭氧的吸收.在近红外波段,臭氧的吸收非常小,对大气起吸收作用的主要为水汽.文中将在介绍太阳辐射衰减理论的基础上,利...
4.[会议]
摘要: 提出三维直接型区域分解法(DomainDecompositionMethod,DDM),实现了大范围租糙海面电磁双站散射的复合建模:首先建立迭代Robin边界...
5.[会议]
摘要: 重开胶莱人工海河是近年来热议的—个话题。实施这一工程将面临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在自然条件下重开运河后,河道中的海水将会怎样流动?为此,我...
6.[会议]
摘要: 本文总结了实际海浪非线性效应的几种主要表现,包括波高的非瑞利分布、双峰乃至多峰谱的出现、波浪变形及破碎、丰富的波谱局域化特性等,归纳了造成海浪非线性效应的几种...
1.[学位]
摘要: 该论文由两部分研究工作组成.第一部分主要就海洋水色遥感中的叶绿素浓度反演算法和水色资料的大气修正展开讨论.首先对水色遥感中叶绿素浓度反演算法的发展历史做了一个...
2.[学位]
摘要: 该文在国家高技术计划863课题
3.[学位]
摘要: 海水的涡黏性体现了海水内部的动力机制,可以从海水的涡黏性系数剖面的变化定性地推断出海洋内部湍混合强弱的变化,以及风场对涡黏性系数的影响等信息。如何根据海水的运...
4.[学位]
摘要: 海浪破碎是海-气间动量、能量、物质交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机制,是物理海洋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由于破碎现象的复杂性,人们至今仍无法给出破碎波的严格定义,也没有...
5.[学位]
摘要: 地震海洋学是近几年兴起的利用多道地震手段研究物理海洋的新方法,凭借在横向分辨率上的优势,该技术已开始应用于海洋锋面、内波、中尺度涡旋等海洋现象的研究。早期的研...
6.[学位]
摘要: 海洋内部混合一直是物理海洋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海洋内部混合的参数化在海洋数值模式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直接影响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不准确的混合参数化方案将导...
7.[学位]
摘要: 作为全球底层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极底层水(Antarctic Bottom Water,AABW)在全球的经向翻转环流中扮演了非常关键的角色,南极底层水的性质...
8.[学位]
摘要: 海上建筑物和基础承受着频繁的波浪引起的动力荷载的作用.因此,波浪荷载作用下海床动力反应的分析与计算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当风浪较小时,土体变形也较...
9.[学位]
摘要: 近年来海洋环境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海洋环境问题的关键是了解水体中物质输运特征和污染物演化规律。本文针对近海海域典型的海湾水环境,以半封闭海湾象山港...
10.[学位]
摘要: 本文根据缓变水深、水位、流场波浪传播非线性模型,建立基于离散谱方法的不规则波传播联合折射、绕射数学模型和模拟谱及其参数分析算法。同时采用折射理论解、线性和非线...
11.[学位]
摘要: 人为增加的悬浮物量是一项比较敏感的海水水质指标。由于疏浚等水下施工所形成的高浓度悬浮物水团会对海水水质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悬浮物的输运过程及悬浮...
12.[学位]
摘要: 本文借助遥感观测数据,统计分析了2002~2010年夏季期间入侵南海北部海域的21个热带气旋的移速和强度等特征,探讨了热带气旋经过区域叶绿素a浓度的前后变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