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印度洋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5篇,会议文献有1篇,学位文献有7篇等,热带印度洋的主要作者有王卫强、徐康、谢强,热带印度洋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科学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印度洋赤道潜流(equatorial undercurrent,EUC)是赤道流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印度洋物质输运和能量交换有着重要意义。基于SODA3.4....
2.[期刊]
摘要: 上层经向翻转环流(shallow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SMOC)主导热带-副热带上层海洋水体交换,对海洋物质...
3.[期刊]
摘要: 印度洋上层海气相互作用对印度洋和太平洋气候系统有重要影响.目前针对印度洋气候态环流特征已有较为全面的研究,但针对印度洋环流的年际变化及其季节性差异的特征分析和...
4.[期刊]
摘要: 利用1958-1999年6-8月平均的GISST(Global India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海表温度资料和同期850 hPa...
5.[期刊]
摘要: 通过分析多年气候月平均的Levitus水温资料,结合多年气候月平均海表面风场资料以及观测的热带印度洋上层海流的分布状况,探讨热带印度洋上层水温的时空分布特征,...
1.[会议]
摘要: 本文对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发展的第三代海洋模式(L30T63OGCM)进行改进,分析该模...
1.[学位]
印度洋海温偶极子型振荡和南半球高纬度气候异常之间的遥相关及动力机制解释
摘要: 1999年,在热带印度洋发现了令人瞩目的大尺度海表面温度场年代际变化现象——印度洋海温偶极子型振荡(IOD,Indian Ocearl Dipole Mode...
2.[学位]
摘要: 受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转换时期的赤道纬向西风影响,赤道印度洋每年春季和秋季会出现两次东向Wyrtki急流(WJ)。WJ影响着热带印度洋上层海洋的动量、盐度和热量...
3.[学位]
摘要: 由于热带东印度洋实测资料缺乏,对该海域生源要素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尚缺少清楚的认识。本文根据2013年3~5月春季东印度洋的调查资料,分析了热带东印度洋上...
4.[学位]
摘要: 热带海表温度(SST)模拟偏差是困扰海气耦合模式发展的经典问题之一,其原因仍不完全清晰。针对海气耦合模式CESM1(Community Earth Syste...
5.[学位]
摘要: 利用2004年1月至2008年8月的月平均Argo资料、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周平均Argo资料、NCEP风场资料以及OLR资料对热带印度洋范围内...
6.[学位]
摘要: 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GISST全球海温资料以及数值模式CCM3,对热带太平洋与热带印度洋的相互作用及其年代际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