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化学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40篇等,海洋化学的主要作者有杨桂朋、陆小兰、吴莹,海洋化学的主要机构有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1.[期刊]
摘要: 通过分析长江河口湿地典型植物根际沉积物柱样(0~ 40 cm)中总汞(THg)、甲基汞(MeHg)及其与粒度、总有机碳(TOC)、还原态硫等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2.[期刊]
基于稳定同位素方法的吕泗渔场近岸海域主要生物潜在碳源及营养级分析
摘要: 基于稳定同位素方法,对2018年吕泗渔场近岸海域夏季主要生物种类的潜在碳源及其营养级进行分析,利用IsoSource模型计算该海域消费者的3大碳源(浮游植物、...
3.[期刊]
El Niño事件对河流入海COD的调控机制-基于高分辨率时间序列观测的证据
摘要: 入海污染物在线监测是实现海洋污染总量控制和测管协同的关键手段之一.本文基于布设在福建省九龙江口的多参数浮标,获取2014-2018年浮标盐度和荧光溶解有机质(...
4.[期刊]
光照和硝酸盐浓度对东海原甲藻和三角褐指藻释放挥发性卤代烃的影响
摘要: 海洋中产生的挥发性卤代烃(Volatile Halocarbons,VHCs)是氯、溴和碘进入大气的重要载体.海洋藻类能够产生损耗大气中臭氧的VHCs,尤其是...
5.[期刊]
西太平洋秋季130°E断面有色溶解有机物的分布特征及光降解行为研究
摘要: 对2018年秋季西太平洋130°E断面上层水体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的光学特性及光降解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西太平洋上层水体CDOM的吸收系数a(3...
6.[期刊]
摘要: 90Sr长期被视为最重要的人工放射性核素之一,日本福岛核事故导致包括90Sr在内的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进入海洋,厂区储水罐中冷却废水至今仍然存在大量90Sr.海...
7.[期刊]
海底地下水排放对典型红树林蓝碳收支的影响——以广西珍珠湾为例
摘要: 海底地下水排放(Submarine Groundwater Discharge,SGD)是陆海相互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其携带的物质对近岸海域生源要素的收支...
8.[期刊]
摘要: 于2014年3月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表层沉积物进行了高分辨率采样,分析了沉积物粒级组成、比表面积、总有机碳含量及其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正构烷烃及其相...
9.[期刊]
沉积记录中脂类生物标志物对琼东上升流强度的指示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摘要: 本文对海南岛东部上升流边缘区域(S5站位)和上升流中心区域(S10站位)两根沉积柱进行了正构烷烃和脂肪酸的分析,结合有机碳含量、粒径、碳稳定同位素(δ13C)...
10.[期刊]
摘要: 白令海、西北冰洋等高生产力海域在北冰洋“生物泵”中起到重要作用;海水升温、海冰消退等北极快速变化,将强烈影响该海域“生物泵”的结构与规模,并在沉积物中有机质的...
11.[期刊]
摘要: 利用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研究了冲绳海槽中部沉积物岩芯中有机碳及磷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冲绳海槽沉积速率(16.5~32.5 cm/ka)变化...
12.[期刊]
摘要: 为了寻找安全有效的海洋生物保水剂,本研究以海洋生物多糖/寡糖为研究对象,经多糖筛选和单因素实验确定壳聚糖1号、壳聚糖2号和海藻酸钠的最佳添加量,采用响应面优化...
13.[期刊]
摘要: 根据2015年7月对长江口邻近海域13个站位海水中的主要营养盐含量的调查结果,分析了其时空分布特征,初步探讨了其来源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调查海域NO2--N...
14.[期刊]
摘要: 基于密度分离原理,利用饱和NaCl溶液对秦皇岛近岸海域潮间带砂质沉积物中的微塑料进行了浮选和分离提取,采用显微红外光谱方法分析附着在滤膜上的微塑料颗粒形貌和材...
15.[期刊]
摘要: 海水胞外酶活性可以指示有机物的分布特征以及微生物的营养状况。我们测定了2017年3月25日至4月15日黄海和东海44个大面站以及2018年4月28日至29日胶...
16.[期刊]
长江河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铁溶解和磷释放活性的动力学表征
摘要: 运用溶解动力学实验及活性连续体模型表征了长江河口至东海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铁(Fe)和磷(P)的活性。通过动力学数据拟合得到了活性组分的理论含量m0和表观速率...
17.[期刊]
养殖水体环境参数随潮汐变化特征及相关性分析——以湛江特呈岛东近岸海域为例
摘要: 利用2018年4-5月在湛江特呈岛东边海域养殖区内测定的数据,以及海事服务网提供的潮汐数据,分析了研究区域潮汐、流速和流向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溶解氧(Disso...
18.[期刊]
摘要: 溶解有机氮(DON)作为近海生态系统总溶解态氮(TDN)的重要赋存形态,其生物可利用性对查明绿潮爆发期间氮的供给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2015年在青岛近海...
19.[期刊]
摘要: Based on the data of two cruises in the Yellow Sea in summer and autumn of 2013...
20.[期刊]
摘要: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water content,total organic carbon and concentratio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