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层中电磁波传播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60篇,会议文献有25篇,学位文献有18篇等,电离层中电磁波传播的主要作者有赵正予、周晨、司家才,电离层中电磁波传播的主要机构有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为验证区域电离层模型在大洋洲的适用性,利用达尔文和珀斯站点的电离层探测数据,对亚洲和大洋洲地区模型(Asia-Oceania Model, AOM)在大洋洲的...
2.[期刊]
摘要: 为了满足高轨道目标高精度测控的需要,提出了基于双频GNSS的空间投影法和自适应网格法两种电离层距离折射误差修正方法,并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在不同仰角、角径时电离...
3.[期刊]
摘要: 历经25年的发展,基于GNSS的无线电掩星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临近空间探测手段,但是在无线电大气掩星观测及数据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误差的影响,其中...
4.[期刊]
摘要: 为进一步探索基于多颗卫星观测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现象识别,利用Swarm星座三颗卫星观测的电子密度数据和磁场数据,对已报道的2017年11月12日伊朗MW7.3地...
5.[期刊]
摘要: 利用大功率高频(HF)电波调制加热电离层可在电离层中有效形成辐射源,并用于辐射ELF电磁波.本文基于磁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通过对电离层中极低频(ELF)辐射源的...
6.[期刊]
摘要: 在单轴各向异性介质和运动介质的电磁场量本构关系的基础上,详细推导了运动单轴各向异性介质的本构方程,并利用KDB系统分析了波在运动单轴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特征,...
7.[期刊]
摘要: 电离层闪烁会引起地空无线电系统的信号幅度、相位的随机起伏,使系统性能下降,严重时可造成通信系统、卫星导航系统、地空目标监测系统信号中断.该文利用位于挪威斯瓦尔...
8.[期刊]
摘要: 电离层闪烁会引起地空无线电系统的信号幅度、相位的随机起伏,使系统性能下降,严重时可造成通信系统、卫星导航系统、地空目标监测系统信号中断.该文利用位于挪威斯瓦尔...
9.[期刊]
摘要: Es层是存在于电离层中的电子密度非常高的偶发E层(Sporadic E),其电子密度可达常规E层的100倍.电离层Es能够反射原本穿透F层的VHF低频段(30...
10.[期刊]
摘要: 电离层人工变态会影响短波通信及卫星通信,对空间物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性气体扩散方程、离子化学反应方程及等离子体扩散方程,模拟了三种典型化学物质(氢气H2...
11.[期刊]
摘要: 为了研究产生午夜之后电离层F2层增层现象的可能物理机制,基于云南省普洱地区(E101.05°,N22.70°)电离层垂测站的观测数据,采用了频高图固定探测频率...
12.[期刊]
摘要: 为了研究产生午夜之后电离层F2层增层现象的可能物理机制,基于云南省普洱地区(E101.05°,N22.70°)电离层垂测站的观测数据,采用了频高图固定探测频率...
13.[期刊]
摘要: 地震电离层异常现象已被大量观测所证实,地震电离层异常的特征分析及其物理机理研究对开展地震监测意义重大.近年来,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利用国家电波观测站网长期积累的...
14.[期刊]
摘要: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无线电波传输技术在通信领域的运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借助数字化、自动化技术的推广,无线电通信技术得到了有效的完善与改进.本文将对无线...
15.[期刊]
摘要: 应用广义Zakharov模型,“全尺度”模拟了大功率电波垂直注入电离层后电磁波与电离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在寻常波(O波)反射点附近,无线电波参量衰减为电子等离...
16.[期刊]
摘要: In this paper,a current density convolution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metho...
17.[期刊]
摘要: The amplitude anomalous absorption of an O-mode low-power diagnostic radio wave...
18.[期刊]
摘要: 涡旋波加热是目前电离层加热试验技术研究的一个热点,但主要侧重于试验现象的分析和解释,对涡旋加热波传播特性及空间场分布特性的讨论很少.文章从菲涅耳衍射理论出发,...
19.[期刊]
摘要: In order to refine and fully verify the accuracy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high ...
20.[期刊]
摘要: 针对对流层无线通信系统的论证设计,文中引入ITU-R P.2001方法,分析了建议书中采用的具体传输机制,给出了详细的预测流程。为验证ITU-R P.2001...
1.[会议]
摘要: 人工地基VLF电磁发射信号已经被很多近地卫星探测并研究.这些人工电磁波信号通过大气层,到达电离层和磁层,能够散射被束缚在地磁场中的高能电子,进而引起电子沉降到...
2.[会议]
摘要: 本文分析了2008年10月我国多站电离层垂测foEs(Es层寻常波临界频率)数据和曲靖地区MF(中频)雷达风场数据,结果表明:电离层foEs数据中存在显著的准...
3.[会议]
摘要: 电离层误差是影响卫星导航、雷达等系统的重要因素,上述系统一般采用电离层模型进行误差的修正或补偿。国际参考电离层(IRI)是经常采用的模型,该模型利用长期数据统...
4.[会议]
摘要: 由法国航天局(CNES)、法国空间测地研究院(GRGS)和法国国立地理研究所(IGN)设计和研制的星基多普勒轨道确定和无线电定位组合系统(Doppler Or...
5.[会议]
摘要: 以demeter卫星空间VLF电场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最大熵谱进行多时相分析,得出空间电场的动态频谱图,为地震前兆异常分析提供参考。
6.[会议]
摘要: 极区夏季中层顶的尘埃等离子体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且回波强度与电子温度密切相关.本文中,初步分析了极区夏季中层进行主动调制实验中产生的回波现象,并通过理论仿真对尘...
7.[会议]
摘要: 在电离层的60km~1000km空间高度,其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变化范围为10~106cm-3.本论文以稳态电离层等离子体电子密度随高度变化规律为基本出发点,研究...
8.[会议]
摘要: 基于大功率高频地面电磁波加热设备,可以通过人工加热电离层激发受激电磁辐射(StimulatedElectromagnetic Emissions,SEE),用...
9.[会议]
摘要: 在大气风剪切在E层不均匀体上起到控制作用.在110km高度上,离子的碰撞频率远远大于离子磁回旋频率,大的中性风场剪切量驱动中性大气不稳定,其Richardso...
10.[会议]
摘要: 大功率高频电波加热电离层时会产生一级时空效应和二级时空效应.参量不稳定性理论就是主要用来解释加热电离层时产生的二级时空效应.本文应用广义扎哈罗夫模型,“全尺度...
11.[会议]
摘要: 综合利用现有模型、资料和航天测控数据,分析电离层对月球探测活动的影响,研究了测控站电离层数据修正,并利用电离层修正数据开展嫦娥二号定轨实验,以评估电离层对探月...
12.[会议]
摘要: 对于VLF电波而言,电离层随机不规则变化将影响传播路径上场强的稳定性,从而使得场强起伏在多模区特别是场强极小点附近较为明显。本文从VLF电波传播基理出发、研究...
13.[会议]
摘要: 本研究利用LORADDTMS长波接收机、NovatelGPS接收机、计数器组成的ASF测量设备在青岛测量我国南海罗兰C台链的6780X台的天波传播ASF昼夜变...
14.[会议]
摘要: 本文利用三维数字射线追踪技术,根据电离层垂测数据得到的背景电子密度剖面,仿真垂测电离图,结果显示射线追踪的应用是可行而且有效的。在此基础上,利用射线追踪模拟了...
15.[会议]
摘要: 射线追踪自导引(homing-in)技术是研究射线在发射机处以多大的仰角和方位角起飞才能精确到达给定的接收机位置的方法,目前已有Newton求根法和Nelde...
16.[会议]
摘要: 低纬电离层电动力学过程与不均匀结构是电离层物理中十分重要的问题,由于电离层不均匀结构引起的电离层闪烁,对通信导航等系统均有较大影响,故该课题在电离层空间天气研...
17.[会议]
摘要: 本文尝试用一种解析方法,即特征曲线法,研究R-T不稳定性非线性演化和等离子体泡生成过程。文中从描述夜间赤道电离层的守恒方程出发,利用特征线方法进行求解守恒方程...
18.[会议]
摘要: 电磁波穿过等离子体传播时,波的电矢量引起电子运动,电子同其它粒子的碰撞,部分能量转移到中性分子,最终变成热能,从而引起电波振幅的吸收衰减。本文给出了计算电离层...
19.[会议]
摘要: 用基于Runge-Kutta方法的射线方程求解了不同电离层扰动模型的电波传播,并分析了不同模型对电波传播的影响.模型中为了简化分析,忽略了地磁场和碰撞对电波传...
20.[会议]
非相干散射雷达的电离层电子浓度剖面观测数据的经验正交函数分析
摘要: 对电离层F2层电子浓度剖面的分析是电离层物理基础研究以及电离层电波传播应用研究中最有代表性的内容之一。非相干散射雷达(Incoherent Scatter R...
1.[学位]
摘要: 由于短波通信具有通信距离远、架设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但是由于短波信道存在多径时延、多普勒频移、频谱展宽等一系列复杂现象,使得短波波段信号...
2.[学位]
摘要: 毫米波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制导、遥感等军用和民用各领域之中。但由于其波长较短,毫米波在对流层传播时容易受到气象环境的影响,产生的传播衰减主要包括大气气...
3.[学位]
摘要: 人类生活离不开通讯,而电离层是卫星通讯的必经信道,又是天波通讯的反射镜。由于电离层结构本身的不稳定性导致通讯质量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导航定位精度的下降,给人...
4.[学位]
摘要:
本文采用两点法数值求解了高频和低频电磁波穿透电离层的反射与透射系数。
对于高频的电磁波穿透等离子层的两点法数值求解,首先建立物理模型并推导出边界条...
5.[学位]
摘要: 在电离层具有较强的空时相关性的前提假设下,我们引入了辅助估计通道的概念。即在具体实现多扫频接收方案时,采用主、辅双通道的体制。在辅助估计通道进行多扫频接收,并...
6.[学位]
摘要: 近年来随着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已将活动领域延伸到了星际空间,空间中的等离子体环境是人类开展空间探索活动的基本环境条件。空间等离子体环境包括电离层等离子体环...
7.[学位]
摘要: 风廓线雷达是利用大气湍流对电磁波的散射作用对大气风场等物理量进行探测的遥感设备。风廓线雷达具有观测频次多、自动化程度高、业务运行成本低等优势。间距适中、布局合...
8.[学位]
摘要: 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是美国国防部的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是一个基于人造卫星、面向全球的全天候无...
9.[学位]
摘要: 电磁波进入电离层主要受自由电子的影响而发生折射,电磁波在电离层中能传播多远受制于电磁波的入射频率及电离层中的电子浓度。频率较低的电磁波在通过电离层时会被电离层...
10.[学位]
摘要: 论文针对地球—电离层波导系统内极低频/特低频电磁波产生的谐振电磁现象,即舒曼谐振(Schumann Resonance,SR)电磁现象进行研究。近些年来对舒曼...
11.[学位]
摘要: 随着现代通信科学、计算机科学、空间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科学等学科在众多相关领域的交叉研究和集成应用的迅速发展,人们能更多地利用电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特性,来完成...
12.[学位]
摘要: 震前电离层发生异常已经被众多震例所证实,震前电离层异常监测有望成为短临地震预测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基于FDTD(时域有限差分法)方法建立了三维地球电离层波导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