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文期刊>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清代王遐春、王学贞父子“刻书祝寿”始末及其贡献
【24h】

清代王遐春、王学贞父子“刻书祝寿”始末及其贡献

机译:清代王遐春、王学贞父子“刻书祝寿”始末及其贡献

获取原文
获取原文并翻译 | 示例
       

摘要

清代嘉庆年间,福鼎市秦屿镇发生了一件出版家、训诂学家、版本校勘学家王遐春、王学贞父子“刻书祝寿”之事:1809年,值嘉庆皇帝50寿辰,王遐春恰与仁宗同龄,其子学贞时任宁洋县(今宁化)训导,被福建巡抚张师诚选调省城参与编校贡书,趁此机会,王学贞恭请巡抚大人撰文制锦为其父祝寿。王遐春闻讯后,即修书一封派人送往福州告诉学贞:“取古名人著作将灭仅存者,采梨伐枣先为古人寿,然后厕名校梓,得附古人之寿而为寿。”王学贞于是敬承父命,在学友梁芷邻、赵谷士、吴清夫、李秋潭、赵文叔等人的帮助下,收集唐先贤遗书一一校刊,次第告竣。其移风易俗的创举在当时成为美谈,对福鼎的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地方人文素养的提高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机译:清代嘉庆年间,福鼎市秦屿镇发生了一件出版家、训诂学家、版本校勘学家王遐春、王学贞父子“刻书祝寿”之事:1809年,值嘉庆皇帝50寿辰,王遐春恰与仁宗同龄,其子学贞时任宁洋县(今宁化)训导,被福建巡抚张师诚选调省城参与编校贡书,趁此机会,王学贞恭请巡抚大人撰文制锦为其父祝寿。王遐春闻讯后,即修书一封派人送往福州告诉学贞:“取古名人著作将灭仅存者,采梨伐枣先为古人寿,然后厕名校梓,得附古人之寿而为寿。”王学贞于是敬承父命,在学友梁芷邻、赵谷士、吴清夫、李秋潭、赵文叔等人的帮助下,收集唐先贤遗书一一校刊,次第告竣。其移风易俗的创举在当时成为美谈,对福鼎的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地方人文素养的提高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