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国卫生研究院文献>Chinese Journal of Hematology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长时间停用双膦酸盐后发生下颌骨坏死一例
【2h】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长时间停用双膦酸盐后发生下颌骨坏死一例

机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长时间停用双膦酸盐后发生下颌骨坏死一例

代理获取
本网站仅为用户提供外文OA文献查询和代理获取服务,本网站没有原文。下单后我们将采用程序或人工为您竭诚获取高质量的原文,但由于OA文献来源多样且变更频繁,仍可能出现获取不到、文献不完整或与标题不符等情况,如果获取不到我们将提供退款服务。请知悉。

摘要

患者,女,48岁,2011年4月因右髂腰部疼痛半年余,骨髓象检查示浆细胞系统异常增生,原始+幼稚浆细胞比例为0.348, 24 h尿λ轻链5 480 mg/L(尿量1 800 ml),血肌酐48.5 µmol/L,β 微球蛋白2.26 mg/L,白蛋白38.6 g/L, X线及CT检查示胸腰椎、髂骨、股骨等多发骨质破坏,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λ轻链型,DS分期Ⅱ期A组,ISS分期Ⅰ期。确诊后即予PAD(硼替佐米+表阿霉素+地塞米松)方案化疗3个疗程,获完全缓解(CR),之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并规律服用沙利度胺100 mg,每晚1次,定期复查提示病情稳定。2013年9月因疾病进展接受DVD(脂质体阿霉素+长春新碱+地塞米松)方案化疗2个疗程后继续规律服用沙利度胺维持治疗。患者自确诊后即开始每月使用唑来膦酸(商品名:天晴依泰)预防骨破坏。至2013年4月共使用25次(每次4 mg),停药时未出现齿龈疼痛、肿胀及牙齿松动等不适症状。2014年3月中旬出现右下颌后齿龈区疼痛,专科检查发现该侧第二磨牙Ⅲ度松动、齿龈红肿,于我院拔除该牙后,症状未明显改善,且创口不愈合,此处牙槽骨暴露、牙床发黑,齿龈可见肉芽组织,触之易出血,病理检查示(右下牙槽)黏膜慢性炎、脓肿形成、肉芽组织增生、可见细菌菌落,未发现骨髓瘤细胞( );全身ECT示右侧下颌骨骨代谢增多。2014年7月4日拍全景片示右下颌后齿龈区骨质破坏,有死骨形成,骨质破坏接近下牙槽神经管( ),诊断为右下颌骨骨坏死。期间使用替硝唑、奥硝唑、头孢丙烯等抗生素,同时加强口腔护理、局部清洗漱口。经积极治疗后于2014年8月肿痛消失,但创面仍未完全愈合。
机译:患者,女,48岁,2011年4月因右髂腰部疼痛半年余,骨髓象检查示浆细胞系统异常增生,原始+幼稚浆细胞比例为0.348, 24 h尿λ轻链5 480 mg/L(尿量1 800 ml),血肌酐48.5 µmol/L,β 微球蛋白2.26 mg/L,白蛋白38.6 g/L, X线及CT检查示胸腰椎、髂骨、股骨等多发骨质破坏,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λ轻链型,DS分期Ⅱ期A组,ISS分期Ⅰ期。确诊后即予PAD(硼替佐米+表阿霉素+地塞米松)方案化疗3个疗程,获完全缓解(CR),之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并规律服用沙利度胺100 mg,每晚1次,定期复查提示病情稳定。2013年9月因疾病进展接受DVD(脂质体阿霉素+长春新碱+地塞米松)方案化疗2个疗程后继续规律服用沙利度胺维持治疗。患者自确诊后即开始每月使用唑来膦酸(商品名:天晴依泰)预防骨破坏。至2013年4月共使用25次(每次4 mg),停药时未出现齿龈疼痛、肿胀及牙齿松动等不适症状。2014年3月中旬出现右下颌后齿龈区疼痛,专科检查发现该侧第二磨牙Ⅲ度松动、齿龈红肿,于我院拔除该牙后,症状未明显改善,且创口不愈合,此处牙槽骨暴露、牙床发黑,齿龈可见肉芽组织,触之易出血,病理检查示(右下牙槽)黏膜慢性炎、脓肿形成、肉芽组织增生、可见细菌菌落,未发现骨髓瘤细胞( );全身ECT示右侧下颌骨骨代谢增多。2014年7月4日拍全景片示右下颌后齿龈区骨质破坏,有死骨形成,骨质破坏接近下牙槽神经管( ),诊断为右下颌骨骨坏死。期间使用替硝唑、奥硝唑、头孢丙烯等抗生素,同时加强口腔护理、局部清洗漱口。经积极治疗后于2014年8月肿痛消失,但创面仍未完全愈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