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浙江中医杂志》 >穴位埋线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PPARγ及Visfatin表达的影响

穴位埋线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PPARγ及Visfatin表达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12周建立NASH模型,从第13周起以穴位埋线中脘、气海、天枢(双)进行治疗8周,每2周1次,连续4次.血清Visfatin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肝组织PPARγmRNA、Visfatin m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肝组织PPARγ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测定.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PPARγmRNA及蛋白表达较正常组明显降低,肝组织VisfatinmRNA表达及血清Visfatin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增高.穴位埋线治疗后大鼠肝组织PPARγmRNA及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增强,肝组织Visfatin mRNA及血清Visfatin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穴位埋线治疗NASH的作用机理之一可能与其增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脏PPARγ的表达,抑制Visfatin的过表达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