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浙江临床医学 》 >高血压性脑出血外科干预

高血压性脑出血外科干预

             

摘要

cqvip:全世界每年发生500多万脑出血(ICH)[1],发病1个月病死率近50%,其中约50%死亡发生在最初出血后的24h内,较多幸存者仍面临严重残疾,包括失语、偏瘫、意识障碍等,仅20%的患者在6个月后可独立生活[2-3].我国ICH发病率为159/100000(全球最高),病死率为80/100000[1].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是最常见的ICH类型,约占所有脑出血的50%~70%[4],出血位置约70%处于基底节区域(主要指壳核、尾状核、丘脑),其次为脑叶、小脑和脑干.手术及时清除血肿可以减轻损伤,从而提高血肿周围缺血区可能存活的脑组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但国际脑出血外科手术STICH试验[5]和STICHⅡ试验[6]均证实,相比于内科治疗,患者未从外科手术(主要是开颅血肿清除术)中获益.究其原因,可能是手术自身造成的创伤抵消部分可能的获益.这些年来,伴随着微创理念的普及和推广,大众对于微创手术的呼吁声也越来越多,临床中有更多的学者倡导在清除脑内血肿的同时,用尽可能小的创伤达到最满意的治疗.本文对近年来手术相关的证据作如下综述.

著录项

  • 来源
    《浙江临床医学 》 |2020年第7期|1074-1075|共2页
  • 作者

    张运孝; 张祖勇;

  • 作者单位

    310000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310000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