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浙江临床医学》 >老年性耳聋发病机制及基因修复治疗进展

老年性耳聋发病机制及基因修复治疗进展

         

摘要

老年性耳聋又称为年龄相关性耳聋[1],是一个复杂的退行性疾病,是哺乳动物衰老后在听觉器官表现的一种普遍现象.主要特点表现为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生的双侧缓慢进行性耳聋,其听力下降主要为高频听力下降为主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同时伴有言语识别力差,尤其在噪声环境中,中枢对声音信息的加工过程缓慢,对声音的定位能力下降等.在老年性耳聋的发展过程中,伴随发生多种分子理化功能改变,导致DNA损伤的增加和线粒体功能下降.本文着重介绍老年性耳聋与线粒体DNA突变、线粒体氧化损伤的关系及其相关基因的修复作用并做一简要综述.

著录项

  • 来源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12期|2215-2217|共3页
  • 作者

    黄海林; 刘俊;

  • 作者单位

    310053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310006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