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长江学术》 >模糊语言和模糊言语

模糊语言和模糊言语

         

摘要

模糊语言学研究的模糊(fuzzy),应该包括语言层面的模糊和话语层面的模糊.语言层面的模糊是语言单位仅仅受制于语言系统、并不跟言语活动相联系的模糊.话语层面的模糊是言语活动中同一定交际任务、交际环境相联系而产生的模糊.为加以区别,我们且称语言层面的模糊为“模糊语言”,话语层面的模糊为“模糊言语”.本文就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分别举例证实语言单位存在不同程度的模糊;同时指出,词语或句法结构的多义性不属于语言模糊.本文着重讨论了话语中的模糊,即模糊言语.将话语中的模糊分成修辞性的模糊言语和社会性的模糊言语.修辞性的模糊言语是适应修辞需要,有意背离语言系统、改变语言单位固有意义而形成的话语模糊;对此,分别从语义偏离、实意隐藏、概念杜撰这三方面加以举例说明.社会性的模糊言语是受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话语中的有关词语跟其在词汇·词义系统中的价值不同步,有差异,从而造成的话语模糊;用“重要”和“著名”这两个词实际使用情形的调查材料,对此作了具体说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