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肾虚湿瘀”理论下的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候学研究

“肾虚湿瘀”理论下的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候学研究

         

摘要

目的探究"肾虚湿瘀"理论下慢性肾脏病不同分期的中医证型分布有何特点,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常见证型的辨证要点。方法通过对中国肾脏病应用创新联盟大数据平台中2012年9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于江苏省中医院孙伟主任医师处就诊的2899例患者中四诊信息齐全的慢性肾脏病人共计1445例进行证型分布、证型兼夹特点、四诊信息统计,并将相似症状进行规范合并,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与名医经验结合探究常见证型辨证要点。结论脾肾气虚证是慢性肾脏病本虚证的核心;血瘀证、湿浊证、湿热证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标实证,湿毒证只有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5期有较多分布,其他各分期均少见。并得出这5个常见证型的辨证要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