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PKP单侧与双侧入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比较

PKP单侧与双侧入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比较

         

摘要

目的 比较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行PKP治疗的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3例78节椎体.按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其中单侧组37例,双侧组26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透视次数、骨水泥灌注剂量、视觉模拟评分(VAS)、Oswse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椎体相对高度及LAK角的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2.5个月,两组术前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出血量、透视次数、骨水泥用量,单侧组明显少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邻近椎体骨折及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VAS、ODI、椎体相对高度、LAK角两组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单侧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接受放射暴露次数少、创伤小等优点,值得提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