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天津医药》 >用线虫模型从基因学角度分析抗癌药5-氟尿嘧啶的抗药性机制

用线虫模型从基因学角度分析抗癌药5-氟尿嘧啶的抗药性机制

         

摘要

5-氟尿嘧啶(5-FU)的结构与胸腺嘧啶相似,其在体内可转变为一磷酸脱氧核糖氟尿嘧啶核苷(5Fd-UMP)及三磷酸氟尿嘧啶(FUMP)。它们对于胸苷酸合成中的甲基化作用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从而造成癌细胞的死亡。在过去的40年里,包括5-FU在内的嘧啶对抗剂广泛应用于各种癌症的治疗中,如结直肠癌、胃癌和卵巢癌等,其中以5-FU用于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最为常见。该药物前体在体内通过核苷酸生物合成途径转换为活化形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