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猪业科学》 >20世纪前50年的四川养猪业

20世纪前50年的四川养猪业

         

摘要

四川养猪至少已有5000多年,20世纪前50年是四川传统养猪与现代养猪相结合的重要时期,在四川乃至中国养猪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四川乃至中国养猪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这一时期的四川养猪业,除可丰富四川乃至中国养猪史研究外,更主要的是可供今天四川乃至全国发展生猪产业化借鉴。首先阐述了四川政府自咸丰初年(1851)以来特别重视养猪业的2个主要原因:一是输出猪鬃,二是征收猪厘;其次对继广西之后于1936年3月成立的四川省家畜保育所科研推广工作重点从猪种选育与推广、养猪饲料与饲养试验、猪病流行与防制3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归纳了20世纪前50年推广优良猪种的三大措施(制定扶持政策、举办牛猪比赛、开办猪只保险及贷款)以及当时提出的“防疫重于治疗、行政重于技术”的猪病防制技术;第三是缅怀了许振英教授(1907--1993)、汪国舆教授(1904—1949)、程绍迥博士(1901—1993)、熊大仕博士(1900—1987)等畜牧兽医科学家在民国时期为四川养猪业所作的开拓工作,尤其介绍了许振英教授1937—1943年在川完成的“养猪试验研究’对“内江猪”、“荣昌猪”挤入国家级地方品种所起的作用以及对中国猪育种的主要贡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