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救灾项目的面纱——四川孟村灾后房屋重建案例省思

救灾项目的面纱——四川孟村灾后房屋重建案例省思

         

摘要

人们在研究灾难时,常常从政治一经济和社会一文化的角度理解"灾难"对当地社会成员、社会—文化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造成的冲击和破坏,而极少去关注作为行动者参与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行动者的行动和价值观也可能是一种"灾难"的研究。本文通过对一个生态桥NGO在四川凉山孟村房屋灾后重建中与一户居民冲突过程的描述和分析来呈现救助目标孟友成、乡政府与NGO三方为追求各方价值或利益最大化而调动各自"文化象征资源"进行博弈以求达成交易的过程,据此探讨以"资本"为主要手段来解决灾难的单一方式,不仅会使灾区"碎片化"和"商品化",而且还会使灾民"原子化"和"资源化"。本文得出的警示是在当今"市场社会"背景下的自然灾害已不再是造成当地村民的文化结构和社会关系解体的最大威胁,而以发展、现代化或慈善为名义的灾后重建工作将成为威胁当地灾民"文化图式"和"生存哲学"的新特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