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 >不同农艺措施对洱海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不同农艺措施对洱海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摘要

2009年6~10月,在大理市洱源县邓川镇中和村坡耕地上,开展6种种植模式(顺坡种植、横坡种植、横坡种植+盖膜、横坡种植+秸秆覆盖、横坡种植+生物覆盖、格网垄作,依次表示为DT、 CT、CT+PF、CT+S、CT+IS、RT)水土保持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施肥及管理条件下,DT水土流失严重,径流、泥沙、氮、磷的总流失量均为最大,分别为447.7 m3/hm2、39 802.9 kg/hm2、123.2 kg/hm2、21.3 kg/hm2,CT、CT+PF、CT+S、CT+IS、RT与DT相比具有明显的水土保持作用,可以减少径流16.25 %~35.2 %,减少泥沙流失84.4 %~88.34 %,减少水土流失总量21.95 %~42.42 %,总氮流失减少17.69 %~44.07 %,总磷流失减少26.29 %~59.62 %;其中CT+IS模式水土保持效果最优, CT、CT+PE、CT+S、CT+IS、RT几种模式与DT相比,玉米产量有1.7 %~18.6 %的增产,增产最大的为CT+S,增产最少的为CT.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