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社会科学辑刊》 >从语境看阐释的有限与无限

从语境看阐释的有限与无限

         

摘要

发话人或作者受其认知到的社会历史文化、客观世界、情景要素、个人意图的影响发出话语或文本,其中直接的字面意义根据词汇、语法、文法容易得到较为一致且可证伪的阐释结果;审美、伦理道德教化意义则随着阐释者所处时代的不同而见仁见智,宜从哲学、思想史、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运用知识考古的方法析出阐释的依据;作者意图最具个性化特征,随着作者生活阅历而变迁,对此,在阐释端往往莫衷一是,成为阐释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性课题,也是当下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阐释者要依据文本提供的期待作者与阐释者互明的语境线索,找出作者在文本创作时最佳关联性的语境要素,从而求得最佳阐释,即符合作者意图的阐释.这是避免强制阐释、追求公共阐释的路径,也是对阐释的有限性和无限性做出的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探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