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四川动物》 >山东烟台一例雄性北草蜥

山东烟台一例雄性北草蜥

         

摘要

作者于1996年6月8日在山东省烟台市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北纬36.88°~37.40°,东经121.10°~122.08°)指导学生动物学专业实习时,于海拔450m处的林缘草丛中采到一雄性成体北草蜥(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 Gunther,1864)活体。经鉴定该标本与北草蜥的已有报道存在较大变异。标本保存于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动物标本室。现报道如下。rn 标本量度:头长18.5mm,头宽10.72mm,头高8.58mm,头体长77.2mm,尾长277.1mm,前肢长28.1mm,后肢长39.2mm,第4指长10.2mm,第4趾长15.1mm。前肢贴体前伸,指尖仅达吻端;后肢贴体前伸,趾端仅及腋下。尾长约为头体长的3.59倍。 rn 被鳞变异:吻鳞1枚,三角形,入鼻孔,后与额鼻鳞相接,将左右上鼻鳞隔开。鼻鳞消失,鼻孔开口于吻鳞、上鼻鳞、后鼻鳞和第一上唇鳞之间。左右前额鳞近前端1/3相接。额鳞后端窄,向后突出。枕鳞小,短于顶间鳞,前缘较窄,与顶间鳞相接,后缘较宽,前后缘近平直,大致呈梯形,侧缘与顶鳞相接,并无1~2枚小鳞片或顶鳞的中接线把枕鳞与顶间鳞隔开。眶上鳞4枚,第2枚最大,其中右侧第3枚眶上鳞有一深横凹沟,极似两枚,但下缘相连,实为一枚。rn 体色与饰纹变异:活体头背土褐色。体背暗褐略沾绿色,两侧有淡蓝绿色纵纹,向前至颈部呈黄白色,并沿顶鳞侧缘达于上睫鳞,向后止于肛后15mm处尾背侧。在蓝绿色纵纹的外侧,还有一黑褐色纵纹,向前至颈部呈褐色,经耳孔直达眼后,向后延至尾部,愈近尾端其色愈变浅淡。体侧鲜绿色,近上缘杂有黑斑,近腹缘有一条由蓝绿色与黑褐色点斑构成的纹线。将该标本量度与北草蜥在各地的已有报道比较,其头长、头宽和头高均在已有报道的正常范围,其头体长略大于已知头体部最长的陕西周至一雄性标本(76.2mm),但其尾长、前肢长和后肢长均超过已知最长的福建崇安标本,其尾长比崇安标本(242.0mm)长35.1mm,前肢长较崇安标本(26.0mm)长2.1mm,后肢较崇安标本(35.0mm)长4.2mm。该标本尾长为头体长的3.59倍,与北草蜥的已有报道(2~3倍)相差较大,与分布于我国台湾的蓬莱草蜥(Takydromus stejnegeri)(3.45~3.67倍)相符,但其头体长和尾长又远大于蓬莱草蜥(42.0~57.0mm,184.0mm),而且头部鳞片也不同于蓬莱草蜥(有前鼻鳞、鼻间鳞,鼻孔开于前后鼻鳞之间等)。其分类地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