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山西医药杂志 》 >帕金森氏病治疗的新进展

帕金森氏病治疗的新进展

             

摘要

帕金森氏病治疗的新进展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030013)申高梅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电生理科王清玉,杨建中二十余年来,治疗PD的主要药物已发展到第三代(既第一代药为抗胆碱能药;第二代为L-多巴包括美多巴,信尼麦;第三代为多巴受体直接激动剂等)。立体定向手术和自体移植疗法也用于治疗本病,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一、左旋多巴(L-多巴):1960年尸检证实PD黑质和新纹状体的多巴胺(DA)含量显著减少。由于DA减少,多巴胺-乙酰胆碱系统平衡失调,于是学者们试用透过血脑屏障的DA前体L-多巴补偿脑中多巴胺不足来治疗PD。①药物动力学:L-多巴系-芳香族氨基酸,口服后约80%在空肠被迅速吸收,口服后0.5~3小时血浆浓度达高峰。半衰期为0.75~1.5小时。②用法:多数学者主张小剂量逐渐增药的治疗方案,即开始每日125mg,以后每4~7天增加125mg,维持量老年组0.5~2。5g;年轻组2.5~6.0g,饭后服用。为避免更多的L-多巴在脑外脱羧变成DA,故用药期间禁用维生素B6。何时开始应用L-多巴仍有争论,1985年全国锥体外系疾病专题学术会提出L-多巴可推迟和减缓病情恶化时间,故原则上早期确诊,早期采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