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山东医药》 >肠杆菌科细菌产AmpC酶和ESBLs的状况及药敏检测分析

肠杆菌科细菌产AmpC酶和ESBLs的状况及药敏检测分析

         

摘要

@@ 来,产两种β内酰胺酶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耐药性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革兰氏阴性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为18.6%、19%、13.7%[1],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耐药原因主要是细菌产生质粒介导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染色体介导的AmpC酶,其灭活了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而致耐药[2].AmpC酶是一类诱导酶,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诱导AmpC酶的产生.第三代头孢菌素是弱诱导剂,不会直接导致细菌耐药,但当用以治疗这类细菌引发的感染时,会将突变的耐药株筛选出来并可导致迅速传播.本实验收集至少耐1种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肠杆菌科细菌113株,研究其产酶状况,并根据其药敏情况为临床治疗产AmpC酶和ESBLs酶的菌株提供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