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免耕对农田土壤持水特性和有机碳储量影响的区域差异

免耕对农田土壤持水特性和有机碳储量影响的区域差异

         

摘要

[目的]分析耕作对土壤碳储量的影响,明确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的科学耕作方式,为区域优化耕作模式、改善土壤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吉林公主岭(GZL)、山西寿阳(SSY)、河北廊坊(HLF)、山西临汾(SLF)4个长期定位试验,选择传统耕作(CT)、免耕(NT)两个耕作处理,分析耕作对有机碳影响的区域差异. [结果](1)免耕对土壤容重和紧实度影响存在区域性差异,显著提高了东北冷凉区黏质黑土(公主岭)和华北砂质潮土(廊坊)的土壤容重和紧实度,土壤容重分别增加了12.1%、0.7%,但降低了黄土高原东部粉砂壤质黄土(临汾)和砂壤质褐土(寿阳)的土壤容重和紧实度,土壤容重分别降低了1.5%、8.2%.(2)公主岭试验点0、10 kPa土壤体积含水量处理间差异显著,免耕较传统耕作分别提高了40.4%、30.1%;寿阳试验点0、10、500 kPa下免耕较传统耕作土壤体积含水量分别降低了6.4%、4.3%、5.9%,350 kPa下提高了2.1%;廊坊试验点1 0、350、500kPa免耕下土壤体积含水量分别提高了0.6%、5.6%、2.6%;临汾试验点0和10 kPa免耕下土壤体积含水量分别降低了7.1%、5.5%,350和500 kPa土壤体积含水量分别提高了2.9%、8.9%.(3)在4个区域,免耕显著提高了0-10 cm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其中公主岭增加最显著,提高了45.4%;但免耕对0-80 cm土层总有机碳储量影响存在区域性差异,公主岭提高了7.2%,寿阳、廊坊、临汾分别降低了26.8%、31.3%、23.5%.(4)土壤有机碳与饱和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年均温、年降水、紧实度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有机碳储量受气候因子、持水能力、紧实度的影响显著.[结论]由于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气候、作物类型、土壤性质等不同,免耕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影响存在区域性差异,可以显著提高各区域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但仅提高了东北冷凉区黏质黑土(公主岭)土壤总有机碳储量.总体来说,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提高表层有机碳储量的有效途径.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 |2020年第18期|3729-3740|共12页
  •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山西临汾041000;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北京10008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北京10008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北京100081;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北京100048;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北京10008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北京10008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北京100081;

    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山西临汾041000;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北京10008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北京10008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北京10008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免耕; 土壤有机碳; 土壤物理性质; 水分特征曲线; 区域;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