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茶树3类渗透调节物质与冬春低温相关性及其品种间的差异评价

茶树3类渗透调节物质与冬春低温相关性及其品种间的差异评价

         

摘要

[目的]探讨2个茶树品种可溶性糖、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等3类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变化及其与冬春期间气温的相关性,评价其对低温的响应程度及其品种间的差别.[方法]选早芽品种‘平阳特早’和‘中茶102’,连续2年于10月21日至翌年4月5日逐日记载茶梢间气温,每天8:00、14:00、20:00记录干湿球温度计的温度,每日3次测得的每块茶园3支干球温度计的平均值即为当日茶梢生境气温;测温期间每月5日、15日、25日采摘成叶,以葸酮比色法测定茶鲜叶可溶性糖含量,将剩余擦拭干净的鲜叶蒸青、烘干制成蒸青茶样,用SDE-HPLC方法测定茶干叶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根据茶树的发育起点温度和休眠温度,将试验阶段分为越冬期(2013/10/21-2014/3/5,2014/10/21-2015/3/5)和早春期(2014/3/6-2014/4/5,2015/3/6-2015/4/5)2个阶段.①连续2年试验的越冬期间(2013/10/21-2014/3/5,2014/10/21-2015/3/5),气温先逐渐下降,再持续低温;2个品种成叶的可溶性糖含量相应地升高、再升高,与旬平均气温显著负相关;脯氨酸含量升高、保持,与旬平均气温显著负相关;游离氨基酸含量则为下降、保持,与旬平均气温显著正相关;当温度出现最低值时,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相应出现最高值,游离氨基酸含量也跟随着出现最低值,两当温度出现最高值时,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随后也就相应地出现最低值,游离氨基酸含量随之也相应地出现最高值.②2年试验的早春期间(2014/3/6-2014/4/5,2015/3/6-2015/4/5)气温渐升,可溶性糖含量趋于减少,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含量趋于增加;③茶树抗冻性与温度密切相关,茶鲜叶可溶性糖、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与茶树的抗冻性密切相关,2年越冬期间,与‘中茶1 02’相比,在遭受冬季低温胁迫时,‘平阳特早’3类渗透调节物质对低温的响应性、响应幅度分别更灵敏、更大,‘平阳特早’3类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稍多.[结论]深秋至清明期间茶树易受冻害和倒春寒,其中越冬期间可溶性糖、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皆能敏感地响应低温变化,三者含量分别与甸平均气温显著相关,是茶树的重要抗冻指标;‘平阳特早’品种对于低温响应程度大于‘中茶102’.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 |2016年第19期|3807-3817|共11页
  • 作者单位

    中国计量大学浙江省生物计量及检验检疫技术重点实验室;

    杭州310018;

    中国计量大学浙江省生物计量及检验检疫技术重点实验室;

    杭州310018;

    中国计量大学浙江省生物计量及检验检疫技术重点实验室;

    杭州310018;

    江苏吟春碧芽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丹阳212345;

    中国计量大学浙江省生物计量及检验检疫技术重点实验室;

    杭州310018;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低温; 茶树; 冻害; 可溶性糖; 脯氨酸; 游离氨基酸;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