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科技创新导报》 >海洋生物候选药物成药性评价技术

海洋生物候选药物成药性评价技术

         

摘要

该研究开展了10种海洋生物来源候选药物的成药性评价.主要研究任务包括候选药物的规模化制备及其技术,药理药效学评价,安全性评价和初步药代动力学评价.在10种海洋生物来源候选药物中,6种用于抗恶性肿瘤,2种用于镇痛,1种用于抗糖尿病和1种用于溶栓.建立了10种候选药物的规模化制备工艺,质量标准方法和相关的药学研究.在抗肿瘤药理评价中,红树植物角果木来源的二萜tagasin C为PAPR-1靶向抑制剂,具有膜通透性和选择性抗肿瘤活性,对人白血病细胞,肝癌细胞等有明显的抑制活性,而对正常细胞的毒性低.适用于治疗临床Bcl-2高表达、耐常规化疗的药物或治疗复发癌症的药物;总合草苔虫来源的大环内酯bryostatin 19对人白血病和人肝癌模型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在治疗剂量时与化疗药相比毒性小,且对免疫功能没有影响;海洋微生物来源生物碱HDN-1为HSP90抑制剂,具有靶向抗白血病功效,诱导HL-60细胞分化并诱导的HL-60细胞分化成成熟粒细胞;微生物来源生物碱WHJ-64为CDK4选择性抑制剂,对胰腺癌具有高效抑制作用;微生物来源的降二萜化合物wbg对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均具有显著抑制活性;微生物来源的变构甾体HDZ-137与阿霉素联用可显著抑制对阿霉素耐药肿瘤细胞,作用机制是抑制耐药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红树海芒果来源的苯并大环内酯GSW-1具有显著盐皮质激素拮抗活性,可发展为对盐皮质激素相关重大疾病(糖尿病等)高效低毒的药物候选物.黑星芋螺来源的寡肽E b1.6对坐骨神经半切镇痛作用显著,可发展为慢性疼痛镇痛药,其作用靶点为N-型钙通道.而信号芋螺来源的寡肽安诺吉斯肽对多种急性和慢性疼痛模型有显著作用,其机制与体内乙酰胆碱递质系统和阿片系统有关.微生物来源混源生物碱FGFC1对急性肺血栓栓塞具有显著溶栓作用,其作用机制为提高纤溶体系纤溶酶原活性.对10种候选药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包括急性毒性和特殊毒性,结果表明,在有效剂量下,大多数候选药物未表现出毒性,但个别候选药物的安全窗较窄,有待对其给药方式进一步研究.对候选药物进行了初步药代动力学研究(8种进行体内和体外,2种体外),结果表明7种候选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血药浓度等达到要求,并进一步对候选药物进行了制剂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提升了我国海洋小分子药物创新能力,为进一步海洋创新药物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础,7种候选药物有望发展成新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