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科技信息》 >从玉希莫勒盖隧道施工实践浅谈隧道设计、施工与监理

从玉希莫勒盖隧道施工实践浅谈隧道设计、施工与监理

         

摘要

玉希莫勒盖隧道工程工程概况:玉希莫勒盖隧道位于中天山玉希莫勒盖达坂("达坂"蒙古语"山峰"的意思),隧道进口里程为:k722+095,隧道出口里程为:k724+038,隧道全长1943米,进口高程3200米,出口高程为3230米,是典型的高原隧道.隧道地质构造复杂,地质条件较差.地层节理较发育,地下水较丰富.气候条件恶劣,施工期短,每年只有四个半月.玉希莫勒盖隧道高原缺氧,气候严寒,施工组织困难.隧道工程地质复杂多变,围岩详细状况只能是"挖开来看",所以隧道支护设计不能象地面工程那样,可以一步到位,按图施工.隧道工程施工前的设计只是预计,在施工过程中还必须随着围岩类别的变化,不断地修改完善.施工前的预设计只能对施工起一个轮廓控制作用.科学的设计方案只有通过施工对围岩揭露后,准确的确定围岩类别,调整设计参数,不断的进行设计变更,并加以实施,才能使设计最佳化,业主和施工单位的共同利益均得到保证.因此,在隧道的监理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监理,也不能简单的套用路桥工程监理的一段做法.从某种角度说隧道设计实际上是动态设计,所以隧道必须进行施工、信息、设计一体化建设,即进行信息化设计.把公路隧道设计,施工由经验类比的定性水平提高到理论一经验一信息资料与计算技术相结合的定量综合集成水平.按新奥法原理设计隧道工程,必须要有信息反馈修正阶段,也是最终确定设计参数并据以实施的阶段.因此,我国公路隧道设计应转变观念与国际接轨.应采用两阶段设计:一为施工前预设计;二为信息反馈修改设计阶段.从隧道施工实践来看,多数不能完全按图施工.设计图提出的围岩类别,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工程投资概算,预算均有较大的突破,造成工程管理上的混乱,其根本原因是公路隧道设计要求脱离实际,不适合信息化设计要求,与隧道工程特点不相适应.

著录项

  • 来源
    《科技信息》 |2011年第31期|199|共1页
  • 作者

    刘绍军;

  • 作者单位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