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中国美术研究 >功德画与灵验论——《唐朝名画录》中吴道子“功德画”钩沉

功德画与灵验论——《唐朝名画录》中吴道子“功德画”钩沉

     

摘要

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题材分类中列出"功德"一类,并与"山水""人物"等门类并列。由于"功德"一语源自于儒学和佛教,具有明确的文化功能属性,实与作为绘画题材分类的对象所指矛盾。在儒、佛思想中"功德"具体落实为"惩恶扬善"或"善恶报应"的实践行为,而儒、佛"圣人"又刚好是这一行为实践主体的典范代表。朱景玄从"画者圣也"的定义出发,建构起了绘画"妙将入神,灵则通圣"的理论路径,于是"灵验论"成为了评判"功德"能否变现的重要标准。由于唐朝举国崇奉《金刚经》,"功德积累"由"苦行渐修"转变为"心性顿悟","功德回报"由"来世"转变为"当世",致使"功德观"彻底走向世俗化和现实化。于是,寻求"功德画"、追求"通灵"则成为当世信徒的心理动机。由于吴道子持诵、抄写《金刚经》并"自识本身",以及他极具表现力的"疏体用笔",使其绘画与同时代画家相比,具有直指人心、人性的震慑力量,从而在唐朝人的宗教信仰与当世显灵之间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于是,吴道子的"功德画"成为了当时最受欢迎的绘画艺术,而被朱景玄置于首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