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宗教与哲学》 >商人伦理与宗教伦理——兼论华南地区道教世俗化运动

商人伦理与宗教伦理——兼论华南地区道教世俗化运动

         

摘要

商业、扶乩与慈善之间,就是一个三角关系。这种三角关系的形成发生在19世纪,乃是国家统治力降低、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活跃的特殊时期。道教的宗教伦理适应了商人经济伦理,从传统的'八德'变为'九德',正好适应商人的心理需求,而宗教内部的'以德为戒'则支持了这样的改变。商人之喜爱道教,在于人格与神格的契合。'九德'是吕祖降授的,而吕祖的'格'与商人的'格'最为契合,甚或吕祖'曾经'经商的身份也为商人所认同,商人们觉得吕祖不仅敦厚儒雅,又洒脱自在,神通广大,是可以保护自己的神。商人进入宗教团体,改变了宗教结社的性质,同时也改变了商人自身。发生在19世纪的华南扶鸾结社以及慈善运动,乃是道教的一次世俗化运动,历史表明,世俗化运动不是一次完成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