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眼科新进展》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治疗前后的眼表改变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治疗前后的眼表改变

         

摘要

目的 观察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治疗前后的眼表改变,为进一步了解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病理过程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51例(72眼)确诊为急性细菌性结膜炎者给予抗生素滴眼液治疗,分别于首次就诊当天、治疗后1周、2周、3周、1个月行患眼基础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基础泪液分泌试验结果显示:首次就诊当天为(7.6±2.7)mm,治疗后1周、2周、3周、1个月分别为(5.8±2.7)mm、(8.8±3.5)mm、(9.3±2.4)mm、(11.9±3.4)mm,与正常人群12.5 mm比较,治疗后1周、2周、3周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治疗后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泪膜破裂时间结果显示:首次就诊当天为(6.8±3.0)s,治疗后1周、2周、3周、1个月分别为(6.2±2.6)s、(8.6±3.6)s、(8.4±4.0)s、(24.3 ±3.9)s,与正常人群25.0 s比较,治疗后1周、2周、3周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治疗后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荧光素染色显示:首次就诊当天阳性49眼,治疗后1周、2周、3周、1个月阳性分别为50眼、36眼、30眼、10眼.结论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发病时及治疗恢复过程中会出现干眼症状的眼表改变,在治疗中可考虑使用药物进行改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