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眼科新进展》 >近视眼不同屈光状态下调节反应量的观察

近视眼不同屈光状态下调节反应量的观察

         

摘要

目的 分析青年人群中近视眼调节功能与正视眼的差异.方法 根据等效球镜度数的不同,将55例(110眼)受试者分为正视组(24眼)、低度近视组(25眼)、中度近视组(36眼)和高度近视组(25眼).使用GRAND-SEIKO WAM-5500开放视野式自动验光仪测量3 D调节刺激下诱发的调节反应量,比较正视眼和低、中、高度近视眼在未矫正和矫正屈光状态下调节反应量的差异.结果 正视组诱发的调节反应量为(1.96±0.43)D.在未矫正屈光状态下,低、中、高度近视组诱发的调节反应量分别为(0.34±0.42)D、(0.10±0.27)D、(0.40±0.56)D,正视组与各近视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低、中、高度近视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0、P=1.00、P=0.05);在矫正至正视状态下,低、中、高度近视组诱发的调节反应量分别为(2.07±0.54)D、(2.06±0.41)D、(1.99±0.53)D,正视组与近视组诱发的调节反应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33,P=0.80).左、右眼未矫正屈光状态下,正视组诱发的调节反应量(1.94±0.40)D与各近视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而矫正屈光状态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青年人群近视眼在屈光不正状态下对调节刺激反应量较低,矫正至正视状态其调节功能与正视眼相近.屈光不正的科学矫正有利于调节的平衡稳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