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眼科新进展》 >LASIK术后中长期暗视下对比敏感度观察

LASIK术后中长期暗视下对比敏感度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比较近视患者戴镜矫正后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后1 a以上、裸眼视力1.0以上的患者,在暗视下有和无眩光下对比敏感度的变化.方法 以MesotestⅡb对比敏感度仪(德国Oculus公司)检测暗环境下有和无眩光时的对比敏感度,其背景亮度分别为无眩光情况下(0.032±0.003) cd·m-2和有眩光时(0.100±0.010)cd·m-2共4个对比度8个等级.其中对照组近视患者72例,最佳矫正视力( BCVA)≥1.0,等效球镜度数-1.00~-8.00 D;试验组患者89例,LASIK术后1 a以上,裸眼视力≥1.0,术后残存等效球镜度数(0.24±0.58)D.结果 暗视下无眩光情况,试验组未通过检测的发生率:gradel 12.3%、grade2 23.6%、grade3 44.9%、grade464.0%,均高于对照组(grade1 0%、grade2 1.4%、grade3 9.7%、grade4 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暗视下有眩光情况,试验组各等级未通过率:grade5 13.4%、grade6 16.8%、grade7 30.3%、grade8 40.4%,高于对照组(grade5 1.3%、grade6 2.7%、grade7 4.1%、grade8 29.1%);5~7等级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试验组有眩光情况下三个对比度等级(1∶5、1∶2.7、1∶2.0)的未通过率低于无眩光,其中1∶2.7、1∶2.0两个等级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LASIK术后患者尽管裸眼视力达到正常,并且术后恢复1 a以上,暗视下对比敏感度仍低于未手术的近视患者;背景光亮度对术后患者暗视下对比敏感度有较明显的影响.

著录项

  • 来源
    《眼科新进展》 |2012年第3期|236-238|共3页
  • 作者单位

    200433 上海市,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眼科;

    200433 上海市,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眼科;

    200433 上海市,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眼科;

    200433 上海市,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眼科;

    200433 上海市,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眼科;

    200433 上海市,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眼科;

    200433 上海市,复旦大学光源与照明工程系;

    200433 上海市,复旦大学光源与照明工程系;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对比敏感度; 近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