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第四纪研究 >亚热带地区花岗岩风化壳上发育红土的磁性矿物转化机制——基于非磁学指标和岩石磁学的综合分析

亚热带地区花岗岩风化壳上发育红土的磁性矿物转化机制——基于非磁学指标和岩石磁学的综合分析

     

摘要

选取亚热带地区发育于花岗岩风化壳上的两个典型红土剖面(福州剖面和泉州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在前期系统岩石磁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常量地球化学元素、色度、粒度指标,分析磁学特征与环境条件的内在联系,重点探讨亚热带湿热气候条件下红土中磁性矿物转化途径及机制.结果显示:1)两个剖面硅(SiO2)、铝(Al2O3)、铁(Fe2O3)等常量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及其随剖面深度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衡量风化强度的化学蚀变指数(CIA)、风化淋溶指数(ba指数)以及元素比率(如硅铝率和硅铝铁率)在数值上非常相近.常量地球化学参数表明两个剖面土壤均处于脱硅富铝化的成土阶段.2)两个剖面红度和黄度值差异较大,表明福州剖面土壤中赤铁矿和针铁矿含量相对较高;色度参数在两个剖面中随深度变化规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3)两个剖面粒径均随风化程度增强而变细,强风化层位粘粒含量最高;相较于泉州剖面,福州剖面粒度更细.综合分析野外土壤发生特征及上述参数,认为幅州红土剖面由于成土时间较长,因此经历了更强的后期风化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土壤磁性转化影响因素及转化机制,得出如下结论:1)亚热带地区湿热的气候条件是磁性矿物总体特征变化的主导因素;2)土壤母质和成土时间是亚热带地区不同红土剖面磁性矿物特征差异的主控因子;3)亚热带地区土壤磁性矿物转化途径不同于温带地区:湿热气候条件对原生磁性矿物改造作用更为明显,并且影响次生磁性矿物的赋存形式.

著录项

  • 来源
    《第四纪研究》|2016年第2期|367-378|共12页
  •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州 350007;

    福建省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州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州 350007;

    福建省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州350007;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and Geography, Macquarie University, Sydney NSW 2109, Australia;

    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信阳464000;

    福建省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州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州 350007;

    福建省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州350007;

    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金华321004;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元素地球化学;地磁学;
  • 关键词

    亚热带红土; 岩石磁学; 磁性矿物转化; 地球化学; 色度; 粒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