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第四纪研究》 >毛乌素沙漠东南缘湖沼相沉积物粒度特征记录的12.2 cal.ka B.P.以来的区域环境变化

毛乌素沙漠东南缘湖沼相沉积物粒度特征记录的12.2 cal.ka B.P.以来的区域环境变化

         

摘要

选取毛乌素沙漠东南缘典型湖沼相沉积炭窑沟剖面,通过分析沉积序列粒度组成与粒度分布特征,结合AMS 14C年代数据,恢复了本区12.2 cal.ka B.P.以来的环境变化过程.结果显示:12.2 cal.ka B.P.之前沉积物较粗,以极细砂和细砂为主,粒度分布曲线与现代风成砂一致,为典型风成砂堆积,说明这一时期气候干旱,炭窑沟地区为沙漠环境;12.2~6.2 cal.ka B.P.堆积湖相沉积,粉砂和粘土含量增加,指示气候变湿,变为湖滨或浅湖环境;6.2~3.0 cal.ka B.P.发育泥炭,沉积物以粉砂为主,在细颗粒及300~500μm处各有一个弱峰,说明这一时期气候持续好转,植被生长茂密,湖滨或浅湖变为湿地或沼泽;3.0 cal.ka B.P.之后沉积物平均粒径变粗,各组分随深度变化频繁,但粒度分布曲线主要表现为两种模式,一种为典型风成砂模式,一种为细颗粒显著增加的湖相沉积模式,指示这个时期气候总体变干,但期间经历了多次干湿变化.12.2 cal.ka B.P.以来毛乌素沙漠东南缘环境演化过程与季风边缘区气候变化有很好地一致性,与东亚季风变化也具有同步的变化规律,说明本区环境演化进程主要受到东亚季风的控制.

著录项

  • 来源
    《第四纪研究》 |2018年第5期|1211-1220|共10页
  • 作者

    贾飞飞; 鲁瑞洁; 高尚玉;

  •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 100875;

    防沙治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100875;

    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 100875;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 100875;

    防沙治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100875;

    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 100875;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沙漠区;全新世(统);古气候学;
  • 关键词

    毛乌素沙漠; 湖相沉积; 泥炭; 粒度; 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