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齐鲁学刊》 >困境与归路:文化工业时期的中国文学创作

困境与归路:文化工业时期的中国文学创作

         

摘要

文化工业已经成为我国的主流文化,电视、网络等媒介成为文化工业的核心,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和商业价值的追求导致文化个性和风格的丧失,文化被类型化、图式化.文化工业时期的文学创作不再是为了表现或反映现实而是为了赚取更多的稿酬收入,文学创作主体出现泛化,文学作品的特征一律标准化、平面化.但文学是心灵的守护者,文学创作应该回归审美,这体现为:首先,文艺创作应该根植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增强人文关怀;其次,文艺创作应当追求文学的意境,体现中国美;再次,文艺作品要根植于现实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最后,文艺工作者应当树立书生风骨,体现中国精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