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心理学进展》 >证伪主义视域下的精神分析心理学研究——评判无意识理论的可证伪性

证伪主义视域下的精神分析心理学研究——评判无意识理论的可证伪性

         

摘要

弗洛伊德从医疗实践出发,寻找精神病理的心理原因,通过“自由联想法”开创了精神分析学说。进而于1916年发表《精神分析引论》将该心理学说运用到更广泛的人文科学领域之中,用无意识、性本能等理论阐释人类世界出现的各种现象,使其具有更广泛的哲学意义解释社会和文明问题。波普尔作为批判理性主义者,改写了自启蒙传统下的科学观与真理观,开创了科学哲学发展的新历程。提出证伪主义思想、科学发展的模式以及“科学”不等于“真理”的真理观,是对哲学与科学方法的一个巨大贡献。因精神分析学派所涉人物与学理浩瀚无垠,故本文仅解析精神分析心理学开山祖师——弗洛伊德及其相关理论。本文旨在以证伪主义为基础,评估精神分析学中的无意识理论的可证伪性,通过对现有研究、案例分析和相关临床实践进行批判性审查,探讨无意识理论的主要假设,并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结果表明,虽然无意识理论在精神分析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影响力,但其可证伪性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限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